1至10月
新簽約産業招商項目數同比增長12.4%
協議總投資同比增長17.8%
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45個 同比增長24.4%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11月26日召開的2025年雲南省招商引資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上下聚焦“三大經濟”,強化省級專班統籌、緊盯優勢資源轉化、注重園區載體發揮、加強沿邊口岸帶動,全力以赴抓招商、引項目、促落地,全省招商引資保持穩中求進、結構優化、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持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促發展的“主引擎”,把抓好招商引資作為促發展的“必答題”,持續擦亮“雲南效率”“雲南服務”“雲南誠信”品牌,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高質量招商引資支撐有效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
招商引資項目實現量的合理增長與質的有效提升。1至10月,全省新簽約産業招商項目數同比增長12.4%,協議總投資同比增長17.8%;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45個,同比增長24.4%;新簽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42個,引進京東、農夫山泉、圓通等知名企業在滇投資;新簽約高新技術企業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投資項目211個,優質企業加速聚集。
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全省招商“一盤棋”工作格局正在形成。省委、省政府高位統籌,大抓招商、大抓營商環境,省領導帶頭精準務實開展招商活動30余場。由常務副省長和分管副省長牽頭,於今年初成立省級投資和招商引資工作專班,通過發改部門與投促部門牽頭共謀招商項目、共辦招商活動、共推項目落地,實現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一體推進投資與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各州(市)全面扛實招商引資主體責任,“一把手”帶頭行動,1至10月,16個州(市)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精準拜訪企業100余次,會見外來投資企業超1600家。
産業鏈招商與標誌性項目一體謀劃、協同推進的成果更為豐碩。1至10月,綠色鋁、磷化工、有色和稀貴金屬、中藥材産業新簽約項目超200個。新興産業快速崛起,儲能産業新簽約項目103個,到位資金佔全省到位資金的8.5%,成為投資新熱點。重點産業新簽約項目數及協議投資額約佔全省總量的80%,主導産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為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省級投資和招商引資工作專班牽頭謀劃推進茶産業工業化轉型、鋁精深加工、低空經濟、鍺産業園、錫産業基地、稀貴金屬全産業鏈等一批重點招商方向和標誌性招商項目,項目的落地將為雲南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區域合作助力“築巢引鳳”作用更加凸顯。全省積極承接産業轉移,持續深化重點區域合作,聚焦國家産業轉移指導目錄、西部地區鼓勵類産業目錄,瞄準産業主要轉出地做實做精對接合作,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經濟圈在滇投資到位資金佔省外投資比重分別為34.4%、16.8%、26.9%,其中,東部地區投資佔比64.8%,成為雲南省重要的投資來源地。與此同時,園區承載項目、促進産業集聚發展能力不斷增強。1至10月,全省122個開發區新簽約項目69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95個,佔全省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的34.9%。磨憨、河口、瑞麗3個沿邊産業園區新簽約項目33個、新落地項目20個,沿邊産業園區産業轉移承接能力不斷增強。
“引得進來、落得下去、服務得好”的招商引資新模式不斷完善。雲南省先後&&《關於加快構建高水平招商引資新模式的指導意見》,指導全省各級各部門積極適應招商引資新模式、新要求;&&《雲南省招商引資跨州市協作實施辦法(試行)》,引導各州(市)結合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區位特點進行錯位招商、協作招商。在深化“以商招商”方面,選聘16名全球招商顧問,加強與省內外重點商(協)會互動交流,市場化招商打開新局面。省投資促進局還會同省直有關部門、聯動州(市)和園區,精準邀商、務實對接,組織實施省領導帶頭開展的“投資雲南”招商活動18場,達成了一批新的合作意向。在服務保障方面,省招商引資企業服務平台累計註冊企業超3000家,通過專員跟蹤和信息化監測,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問題300余件,提振企業投資信心,推動項目加快落地。1至10月,全省新落地億元以上産業招商項目607個,同比增長32.2%。
下一步,雲南省將堅持精準、務實、規範、高效的工作導向,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全力構建符合雲南實際的招商引資新模式:強化統籌聯動,發揮省級投資和招商引資工作專班作用,自上而下謀劃推動一批標誌性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突出精準務實,精心組織“投資雲南”系列活動,更加注重主題精準、企業匹配與後續跟蹤,推動合作項目落地見效;創新招商模式,大力推行産業鏈招商、資源招商、場景招商、綠電招商等模式,支持市場化專業招商,發揮好全球招商顧問、龍頭企業、省內外重點商(協)會“以商招商”作用,助力引進更多優質企業來滇發展;強化數字賦能,建設“智慧招商”平台,引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實現産業分析、精準尋商與全過程管理;優化企業服務,推動外資、民資、國資、財資、融資“五資”同引,內培外引並重,通過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強化跟蹤問效,營造更優營商環境,助力項目加快落地。(記者 陳曉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