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10/10 09:29:02
來源:雲南日報

從旅游到旅居——打造旅游升級版的雲南實踐

字體:

  清晨的陽光灑在洱海上,來自重慶的陳琳已在大理古城邊的白族小院裏煮好了咖啡。3年前,她只是這裡的過客,如今,她成了半個“新大理人”。“每年都會來住上三四個月,大理不再是景點,而是我的‘第二居所’。”在雲南,像陳琳一樣,越來越多的人從短暫停留的游客成為旅居者,這不僅是旅游方式的迭代,更是雲南旅游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十四五”期間,雲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雲南旅游這塊金字招牌”的囑託,以“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為引領,推動旅游業從傳統觀光向深度體驗轉變、從“流量經濟”向“留量經濟”升級,努力走出一條文旅産業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量質雙升 旅游業邁上新&階

  今年暑期,雲南旅游市場迎來高峰。7至8月,全省接待游客1.98億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3319.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8%和21.4%,主要指標均創歷史新高。數據的背後,是雲南旅游加快産品、模式、業態創新和服務創優的深刻變革。

  産品創新成為引流密碼。雲南積極推動“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演藝”等跨界融合,打造了一批新業態、新場景。騰衝高黎貢山荒野廚房、大理婚禮旅拍、西雙版納基諾山雨林徒步,頻出的新意讓雲南旅游一年四季不缺吸睛點。同時,夜間文旅經濟蓬勃發展,作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子品牌的“雲南之夜”成功打響,“遇見雲南”夜間民族特色廣場舞在40個活動點定期開展,讓游客在夜晚也能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情。大型營業性演出場次創新高,今年1至8月舉辦5000人以上演出82場,超過去年全年。

  文化賦能提升體驗深度。全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實施“文化興滇”行動,加強對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推出一批文博、非遺、紅色文化等精品旅游線路和産品,推動文化賦能旅游品質提升。其中,建成非遺工坊600多個,“滇西抗戰文物主題游徑”入選國家優秀文物主題游徑,國門文化“極邊好聲音”賽歌會成為展現雲南邊疆地區文化魅力的舞&,省博物館原創大展“從西南夷到益州郡”暑期日均接待觀眾超2萬人次。

  市場監管守護金字招牌。全面摸清A級景區相關設施數量和基本狀況,排查整改安全隱患,每天調度研判預警,實現今年暑期旅游無一起安全事故。集中通報典型案例,提級督辦重點案件,在集中整治中開展“六個專項、兩個突擊戰”,在人次快速增長的同時做到了全省涉旅投訴、負面信息持續下降,維護了旅游市場的良好秩序。

  從單點突破到系統發力,文旅産業逐漸成為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有效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進一步促進消費、拉動內需。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7億人次,旅游總花費1.14萬億元,旅游及相關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超過7%。

  詩與遠方 以旅居開啟新篇章

  當旅游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旅居”便成為新的關鍵詞。雲南憑藉獨特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底蘊,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率先邁入旅居時代。

  在昆明滇池附近的養老公寓,北京退休教師李民已經居住兩個月。“這裡夏天涼爽、空氣清新,還有醫生定期來進行健康監測,生活很舒服。”他所在的康養社區,配套了醫療站、活動場所和綠地,同時在此居住的“候鳥老人”有近百人。

  從“旅游”到“旅居”,一字之別,折射出發展理念的改變。2024年,全省旅居人數約400萬人;今年1至8月,這一數字已達380.1萬人,同比增長50.6%,接近去年全年規模。“旅居雲南”正從概念走向現實,成為推動旅游升級的重要引擎。

  在紅河哈尼梯田,民宿主人馬俊把老宅改造成“梯田上的家”,游客可以參與插秧、收割,體驗真實的農耕生活。“來的客人都不想走,最短的也住一週。”她説。

  鄉村旅居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從事旅居業務的自然村達633個,較2024年增長11.5倍,盤活閒置房屋10543棟。“企業+村集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廣泛建立,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曲靖馬龍區土瓜衝村引入經營主體改造120多間老屋,村民戶均年增收超2萬元,實現了“近悅遠來、主客共享”。

  在發展旅居的基礎上,雲南進一步優化服務和環境,積極培育“旅創”“旅學”等新模式,實施“旅居雲南”三年行動,制定入境游獎勵措施,推出“旅居貸”、航空次卡和高鐵環線産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等大事”,成立工作專班,提供“一站式”服務,一對一解決實際困難。在普洱開辦藝術設計創作公司的上海設計師王藝凡説:“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內涵給了我無窮靈感,相關部門親商愛商安商的態度也讓我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環境,增強了深耕雲南文旅的信心和底氣。”

  從路過到停留,從看景到生活,雲南旅游的深刻變革,不僅重塑了産業形態,更重新定義了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的關係,為八方來客打造了“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旅居新體驗。站在新的起點,雲南正緊緊圍繞讓文旅産業更好促進富民惠民、帶動經濟發展、增進民族團結、加強生態保護、展示雲南形象,補短板、揚優勢,破瓶頸、增動力,推動“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具象化,在中國旅游升級的浪潮中寫下獨具特色的雲南篇章。(記者 朱海)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