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9/23 08:50:06
來源:新華網

【大象密碼第四十期】“蹭”出來的生存智慧

字體:

  在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龐然大物亞洲象身披厚甲般的皮膚,穿梭在荊棘密布的密林間。雖然它們的皮膚看似粗糙、厚實,但其實有着不為人知的敏感。蚊蟲叮咬、樹枝刮蹭、烈日灼烤……面對這些生存的“癢”點,智慧的大象演化出了一套蹭癢和護膚的“秘籍”。它們就地取材,將森林與河流化為天然的“癢癢撓”,這就是它們“蹭”出來的生存智慧。

在河流裏洗澡的野生亞洲象(3月4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借助“工具”智慧應對生存“癢”點

  許多人誤以為,大象擁有如此厚實的皮膚,定然是“皮糙肉厚”,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象爸爸”陳繼銘介紹,在潮濕炎熱的環境中,蚊蟲的叮咬、堅硬尖銳的植物刮蹭或炎熱的天氣都困擾着皮膚敏感的亞洲象。它們時常會感到癢,當然,它們會首選用鼻子來撓癢,畢竟它們的鼻子就像人的雙手一樣靈活,用鼻子揉眼睛、撓身體側面的皮膚都是十分常見的。但是也有鼻子撓不到地方,比如肩部、背部和肚皮等,聰明的它們學會了借助“工具”。

亞洲象用鼻子捲起樹枝,戳向皮膚達到止癢效果(3月11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對於亞洲象而言,粗糙的樹木就是最得力的“癢癢撓”。大象會用鼻子巧妙地折斷或拾取一根長短適合的樹枝,並精準地將樹枝遞到身體發癢的部位,或用鼻子卷着樹枝來回刮蹭,或將樹枝固定在某處用身體去蹭,是不是聰明極了?

亞洲象來回蹭樹,為肩部止癢(3月11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而對於肚皮、後背等更大面積的區域,一根樹枝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此時,高大且粗糙的樹榦便成了天然的“癢癢撓”。觀察中發現,大象會悠閒地將四肢跨站在倒下的樹榦上,將肚皮放在粗糙的樹皮上來回蹭癢。被蚊蟲叮咬到背部後,它們也會找到高度合適的樹,來回蹭後背,這樣不僅可以止癢,還能有效蹭走皮膚上的死皮和寄生蟲。

  大象的天然“護膚品”

  如果“蹭樹”是深度清潔,那麼“泥浴”就是大象鍾愛的“全身護膚SPA”。

一頭幼象在泥塘裏打滾(3月5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在泥塘中,大象會用鼻子將渾濁的泥漿吸起,然後均勻地噴灑、塗抹在背部和身體兩側。陳繼銘介紹,這個行為看似嬉戲,實則也是它們有效止癢、護膚的生存智慧之一——泥漿在大象體表形成一層天然的保護膜,隔絕了陽光的直射,更重要的是,這層泥殼能牢牢困住蚊蟲,在做完泥浴後,它們也會借助粗糙的樹榦來回蹭,在這個過程中將這些“不速之客”帶走。

  此外,松軟的土堆和沙坑也是它們喜愛的“美容”場所。它們會側臥下來,在沙土上愜意地翻滾,讓細膩的顆粒摩擦皮膚,不僅可以讓它們的皮膚更加舒適,還能有效降溫。

亞洲象幼象正在愉快玩水(3月11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河流也是它們護理皮膚的重要場所。在天氣十分炎熱的時候,踏入清涼的河水,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而在洗澡時,它們還有額外的“搓澡”妙招。它們會在水中來回翻滾、側臥,利用河床底部的鵝卵石和粗糙的砂礫來摩擦身體,幫它們揉搓掉皮膚上的污垢和寄生蟲。這也是野生亞洲象在自然環境中最愜意、最生動的畫面之一。

  從蹭癢的智慧中讀懂大象

  對於從事亞洲象相關研究的工作人員而言,大象蹭癢的行為,不僅是觀察中有趣的畫面,更是寶貴的科研數據來源。他們可以通過大象蹭癢留下的痕跡得到許多信息——在一處野象活動的區域,一棵樹皮若被磨得光滑、甚至帶有泥漬,無疑就是一個“蹭癢點”。

亞洲象正在野外蹭樹,研究人員可根據它留下的痕跡判斷大致身高等信息(6月24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通過測量樹榦上擦痕的高度,研究人員可以推算出這頭象的大致身高。結合“蹭癢點”附近腳印的尺寸、深度和步幅,還可以推斷出它的身高體重,是單獨行動還是家族同行……這些無聲的痕跡,如同大象在大自然中寫下的日記,等待着被發現、被解讀。

亞洲象用泥土覆蓋身體,防止蚊蟲叮咬(3月4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從一棵樹、一灘泥,到一條河,它們用大自然中最天然的“道具”,解決了生存的“癢”點。這份“蹭”出來的智慧,是它們與自然環境長期共生共融的結果,也留下了解開它們生存秘密的自然密碼。(完)

總策劃:韓海闊

策劃:李霞

統籌:羅春明

執行:柴靜 徐華陵

指導單位

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支持單位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糾錯】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