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9/06 12:14:04
來源:新華網

當亞洲象“走進”這場論壇……

字體:

  9月5日至9日,由新華通訊社、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在雲南省舉行,亞洲象作為雲南的重要名片,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走進”論壇……

  本次論壇的一套會徽,以雲南4種動植物為靈感設計,其中就包括亞洲象。為何這些動植物可以“走進”這場論壇?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何以成為雲南的視覺符號?通過這套會徽一同去尋找答案吧!

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會徽(9月2日攝)。新華網發(趙益 攝)

  雲南的“新名片”與“老名片”

  2025年“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會徽共有4枚,以胸針的形式呈現,設計靈感分別源自滇山茶、亞洲象、綠絨蒿、藍花楹。

生活在雲南的野生亞洲象群(7月1日攝)。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這組會徽中,既有雲南的“新名片”,又有雲南的“老名片”。會徽設計者趙益介紹,自2021年雲南大象“北上南歸”以來,亞洲象成為雲南的“新名片”。會徽用簡潔的造型展現亞洲象的憨厚與靈動,尤其是對亞洲象長鼻的設計,融入“聯結”的意象,寓意“全球南方”媒體智庫之間的緊密溝通與協作。

亞洲象主題的會徽(9月2日攝)。新華網發(趙益 攝)

  滇山茶作為雲南省的省花,長久以來都是雲南極具代表性的名片。會徽中的滇山茶花瓣舒展,金黃的花蕊點綴其間,“作為雲南生態與文化的雙重符號,它承載着生物多樣性之美,也寓意‘全球南方’合作如繁花綻放,共繪生機畫卷。”趙益説。

滇山茶(資料圖)。新華網發(趙雲祥 攝)

  關注雲南高山珍稀植物

  綻放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總狀綠絨蒿,是雲南標誌性高山珍稀植物,有着“雪山精靈”的美譽,頂風冒雪而生,是堅韌與生命力的象徵。趙益介紹,會徽用簡練的線條刻畫岩壁間綠絨蒿的挺拔姿態,寓意“全球南方”在應對挑戰中攜手綻放,共築希望之境。

生長在香格里拉的總狀綠絨蒿(8月24日攝)。新華網發(趙益 攝)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樣的地形地貌、複雜的氣候條件,雲南孕育了眾多高山珍稀植物。它們在高海拔地區頑強生長,展示出堅強、神奇與生物多樣性之美。這些高山珍稀植物不僅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遺産。

綠絨蒿主題的會徽(9月2日攝)。新華網發(趙益 攝)

  近年來,雲南多措並舉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也讓各類珍稀動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綠絨蒿作為會徽主題之一亮相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將極具雲南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之美展現在世人眼前。

  生態優勢轉化為旅游符號

  藍花楹主題的會徽用漸變的紫藍色調呈現花海盛景,象徵“全球南方”如花海相擁,於多元中凝聚共識,共繪合作畫卷。

  每到初夏,雲南昆明的教場中路等街巷就被藍花楹裝點得浪漫非凡,紫藍色花串如雲似霞,成為市民、游客爭相打卡的地標。

昆明教場中路盛開的藍花楹(資料圖)。新華網發(趙益 攝)

  在雲南,藍花楹是生態優勢轉化為旅游符號的縮影。依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雲南在旅游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創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熱帶雨林中,生態研學課程迎來了眾多親子家庭,雨林穿越與生物多樣性觀察成為熱門項目;在麗江老君山腳下,游客們漫步原始村落,體驗納西文化、靜觀星河璀璨,沉浸於“秘境山野”的寧靜與神秘;在普洱、臨滄等茶葉、咖啡種植地,茶旅融合、咖旅融合正在成為新風尚……

藍花楹主題的會徽(9月2日攝)。新華網發(趙益 攝)

滇山茶主題的會徽(9月2日攝)。新華網發(趙益 攝)

  趙益&&,希望通過這4枚胸針傳達出“生態共護、合作共贏”的理念。期待論壇能如同會徽中的珍稀動植物,綻放出獨特光彩,推動“全球南方”在媒體與智庫領域的合作邁向新高度。(完)(范芳鈺 柴靜)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