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柯裏茶馬驛站景區游人絡繹不絕(8月5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8月5日至6日,“千里邊疆國旗飄”主題調研活動普洱線路調研組深入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走訪調研當地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建設情況。
當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調研組來到同心鎮那柯裏村,只見景區內,驛站廣場、古道流溪等自然人文要素連成一體,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到此游覽茶馬古道,感受普洱茶文化、馬幫文化與多民族交融的厚重底蘊。

游客行走在茶馬古道那柯裏路段遺址上(8月5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那柯裏村居住着哈尼族、傣族、彝族等7個少數民族。多年來,那柯裏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和人文旅游資源,深入開展“旅游+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將民族團結進步理念深度融入文化旅游中,以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據了解,那柯裏茶馬驛站景區將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測評指標納入景區建設全過程、全領域,使景區創建成為體現民族特色、展現民族地區發展成果、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舞&。

那柯裏茶馬驛站景區內店舖林立(8月5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那柯裏茶馬驛站景區深入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不斷豐富景區業態,通過復原茶馬古道驛站場景(如馬掌鋪、碾子房)、開發“非遺技藝親手做”項目(如貢茶製作、絕版木刻體驗),將靜態文化資源轉化為動態消費場景,把民族工藝與旅游産品開發有機結合。同時,依託民居特色,開發有農家韻味的民俗客棧,製作普洱茶、小粒咖啡、炭烤牛幹巴等游客伴手禮,使小工藝品、扎染繡衣等民族工藝産業化、商品化。
那柯裏村還以“文旅康養+創業”為基底,打造“茶咖融合、農旅互動、藝術賦能”的多元産業生態,形成集群效應。村莊創業實體從2008年的3家農家樂,發展至如今的78家經營主體,涵蓋餐飲、住宿、文創、農旅等12類業態,2024年實現旅游收入1.6億元,2200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青壯年返鄉率不斷提高。

當地村民銷售特色産品(8月5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如今,那柯裏村依託茶馬古道資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探索出了一條以農業資源為基礎、文化元素為靈魂、旅游發展為導向的綜合發展新路徑,開啟了“茶馬古道煥新、各族群眾增收”的鄉村振興新實踐,讓民族團結之花綻放於産業沃土,為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