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7月10日電(記者陳欣波)近日,昆明城市學院教育學院組織開展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將專業知識與鄉村實際需求有機結合,助力師生在實踐中實現成長、深化感悟。教育學院師生深入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在普洱市寧洱縣民族團結園,教育學院師生深入了解民族團結誓詞碑的歷史背景與深遠意義,深刻體會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厚根基。隨後,“啟智潤心”宣講團前往思茅區南屏鎮丁家箐小組,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

7月9日,昆明城市學院教育學院赴普洱市思茅區公益志願服務團在六順小學開展“七彩假期”活動。
活動期間,教育學院師生前往南屏鎮曼歇壩瑞嘉仁鈺農業研學基地開展勞動教育等活動。在田間地頭,師生們親身體驗農事勞作,感受勞動精神;在農業大棚中,他們學習智慧農業技術,探索科技賦能農業的新路徑。在野鴨塘河谷咖啡莊園,師生們開展學習調研,通過資料學習與現場講解,深入了解普洱咖啡種植歷史,了解咖啡豆種植、採摘、加工全過程。
7月5日,師生團隊來到思茅區六順鎮,開展“七彩假期”社會公益服務活動。針對當地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實踐隊精心設計了書法、剪紙、繪畫、舞蹈、體育等課程,將專業知識與鄉村教育實際相結合,為孩子們送去知識與關懷。教育學院師生還在當地開展音樂課、非遺製作等活動,助力鄉村教育與文化傳承。
在龍潭彝族傣族鄉南本村,師生們了解了傣族文化傳承與特色農業發展;在龍潭村,他們調研了解荔枝種植與銷售模式;在官房村,師生們參觀了“思六烽火”紀念館,學習紅色歷史,深化鄉土紅色文化認知。

7月5日,六順小學學生在展示由志願者指導完成的繪畫作品。
此次活動,不僅讓昆明城市學院教育學院的師生們在基層實踐中受教育、強才幹,更以紮實的行動生動詮釋了青春力量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深刻內涵。未來,學院將繼續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