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4月15日拍攝的位於雲南省臨滄市的綠賽可新材料(雲南)有限公司(無人機照片)。該企業為當地利用甘蔗渣生産環保可降解餐具的龍頭企業。
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依託40萬畝甘蔗種植的産業基礎,將榨糖産生的廢棄物甘蔗渣轉化為環保可降解餐具,兼具實用性與生態價值。該餐具以甘蔗渣天然纖維素為原料,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有助於減少塑料污染。目前,當地生産的可降解餐飲具以出口為主導,産品主要銷往德國、意大利等市場,年産值近億元,帶動當地就業增長。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4月15日,工作人員在位於雲南省臨滄市的綠賽可新材料(雲南)有限公司産品展廳查看展出的可降解餐具産品樣本。
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依託40萬畝甘蔗種植的産業基礎,將榨糖産生的廢棄物甘蔗渣轉化為環保可降解餐具,兼具實用性與生態價值。該餐具以甘蔗渣天然纖維素為原料,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有助於減少塑料污染。目前,當地生産的可降解餐飲具以出口為主導,産品主要銷往德國、意大利等市場,年産值近億元,帶動當地就業增長。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4月15日,工作人員在位於雲南省臨滄市的綠賽可新材料(雲南)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查驗可降解餐具産品。
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依託40萬畝甘蔗種植的産業基礎,將榨糖産生的廢棄物甘蔗渣轉化為環保可降解餐具,兼具實用性與生態價值。該餐具以甘蔗渣天然纖維素為原料,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有助於減少塑料污染。目前,當地生産的可降解餐飲具以出口為主導,産品主要銷往德國、意大利等市場,年産值近億元,帶動當地就業增長。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4月15日,工作人員在位於雲南省臨滄市的綠賽可新材料(雲南)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將可降解餐具産品裝車。
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依託40萬畝甘蔗種植的産業基礎,將榨糖産生的廢棄物甘蔗渣轉化為環保可降解餐具,兼具實用性與生態價值。該餐具以甘蔗渣天然纖維素為原料,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有助於減少塑料污染。目前,當地生産的可降解餐飲具以出口為主導,産品主要銷往德國、意大利等市場,年産值近億元,帶動當地就業增長。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4月15日,工作人員在位於雲南省臨滄市的綠賽可新材料(雲南)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將産品裝箱打包。
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依託40萬畝甘蔗種植的産業基礎,將榨糖産生的廢棄物甘蔗渣轉化為環保可降解餐具,兼具實用性與生態價值。該餐具以甘蔗渣天然纖維素為原料,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有助於減少塑料污染。目前,當地生産的可降解餐飲具以出口為主導,産品主要銷往德國、意大利等市場,年産值近億元,帶動當地就業增長。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