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3/09 09:31:1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臨滄市委書記杜建輝:科技“鎧甲”成就臨滄堅果|農業新質生産力“新”在何處,“質”向何方?  

字體:

  農業新質生産力不僅體現在農業傳統生産領域的科技創新,還體現在先進生産要素的引入與集成,以及農業功能的跨界突破。

  30多年前,臨滄從澳大利亞引進澳洲堅果。經過多年馴化推廣,如今臨滄已成為全球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總面積達260多萬畝。目前,國家已正式批准對“臨滄堅果”實施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澳洲堅果冠以“臨滄”之名,成為臨滄的特色農産品。

  如何依靠科技創新,破解“大資源、小産業、低效益”的困局?臨滄給出的答案是:立足資源稟賦,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推進農業全産業鏈發展,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自2022年起,在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院士的助力下,臨滄建立健全“院士專家團隊+市級科技人員+縣(區)級科技人員”的三級科技服務體系,採用“邊研究、邊試驗、邊示範、邊推廣”的策略,推動農業科技創新。2024年,臨滄實現了100多名科技服務隊員、100萬畝示範基地、綜合産值達100億元的“三個一百”目標,帶動果農人均純收入增加近1000元。

  此外,臨滄還建成了“國際澳洲堅果研發中心”“國家堅果類檢測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創新平台,組建臨滄産業發展聯合會,開展“臨堅”良種選育,建立500畝種質資源庫、600畝國家良種基地,制定良種苗木培育、嫁接苗、豐産栽培等10項地方標準。目前,臨滄堅果産業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産業。

  臨滄的産業革命遠不止於澳洲堅果——科技為蔗渣賦予了更高價值。蔗渣經過加工處理,蛻變為可降解餐具遠銷海外,使每根甘蔗的價值提升300%。目前,臨滄正系統推進甘蔗領域産品研發攻關,推出8大類40余種産品,甘蔗産業年綜合産值已突破100億元。

  農業新質生産力不僅體現在新技術、新品種上,還體現在新業態、新産業、新模式的融合發展。臨滄堅持産業綠色化、綠色産業化,與滇西科技師範學院合作成立臨滄特色資源創新利用研究院,全面推進茶、糖、果、林、牛、中藥材、咖啡、蔬菜等産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一顆堅果、一片茶葉、一根甘蔗,都讓臨滄嘗到了新質生産力帶來的“甜頭”。臨滄正利用2300米海拔落差間的生態智慧,讓農業披上科技的“鎧甲”,持續探索“既有含綠量、更有含金量”的發展新路徑。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必須從農民和基層出發,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加大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做強優勢産業,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培養農村新型産業工人,打造農業科技服務隊,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升級,全鏈條推進農業現代化,提升農業綜合效益,讓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字強 嚴勇整理)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