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光影之約,共享電影盛宴。12月17日至21日,第六屆瀾湄國際電影周將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繼續用電影的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展示中國和瀾湄流域其他國家傳統文化、生態風光、自然美景等元素,並通過電影學術交流、電影合作研討會、電影産品推介等方式,深化瀾湄流域區域合作與交流。
光影耀瀾湄 打造特色國際電影周
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雲南省電影局局長翟玉龍&&,2016年12月首屆瀾湄國際電影周落地雲南以來,持續受到瀾湄流域國家電影界的廣泛關注,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化、區域性、民族風”的活動。

第五屆瀾湄國際電影周瀾湄星聚匯現場,瀾湄流域各國影視界代表到場參加活動,並與影迷互動(2023年12月23日攝)。新華網發 李浩 攝
據介紹,在前五屆電影周活動中,100多部瀾湄流域優秀影片參加展映,展映場次超過200場,觀影人數達5萬餘人;組織專業論壇近20場次、電影項目推介6場次、聯合采風活動5次,共有1000多位來自中國和瀾湄流域其他國家的電影管理機構和電影界知名導演、編劇、製片人、出品人、演員等出席電影周活動。

在柬埔寨暹粒,游客在吳哥窟觀看日出(2024年3月22日攝)。新華社發(批隆 攝)
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焦宏奮認為,電影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世界語言,是人類共享的藝術形式,是記錄時代、展示生活、表達情感、引人思考,能夠讓觀眾參與其中的視聽化載體。本屆電影周將有20部瀾湄流域國家影片在活動期間展映,其中包括10部中國影片。透過這些影片,觀眾可以跟着電影去旅行,領略瀾湄六國壯麗風光,鑒賞優秀文化,體悟情感共鳴。同時,通過各類采風活動、研討交流等,進一步豐富電影周文化內涵,持續提升電影周品牌影響力。
翟玉龍&&,特色鮮明的瀾湄國際電影周已成為瀾湄流域國家及南亞東南亞國家電影界極具影響力的電影文化活動,為推動中國與瀾湄流域其他國家電影機構、電影人之間的區域合作與項目合作,擴大人文交流,用電影藝術共敘人類命運共同體故事搭建了廣闊的舞&。
山水連六國 電影為媒促交流互鑒
前五屆電影周何以落地雲南?
瀾湄六國,一衣帶水。位於中國西南的雲南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湄公河五國地緣相近、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同時,雲南的立體氣候造就了神奇瑰麗的自然景觀,多民族融合發展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從古至今積澱了璀璨的文化遺産,這些寶貴的資源為電影産業發展提供了好場景、好故事、好素材。雲南還擁有瀾湄(雲南)視聽産業園、昆明871文創園、天龍八部影視城、玉龍灣影視城等多個影視基地,目前正按照“一核多點”規劃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影視基地,為電影拍攝提供更為專業化的服務。這些優勢的疊加效應使雲南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攝影棚”。

據了解,近年來雲南省聚焦豐富高質量文化産品供給,不斷擴大雲南“天然攝影棚”影響力,激活文藝創作“一池春水”。此次展映的影片《一點就到家》《屋頂足球》就取景於雲南,通過影片,觀眾可以領略雲南的高山雲海、古樹茶林、古寨村落之美,感受寧靜閒適的古樸生活,還可以隔空品味一杯帶有遠山樹林味道的普洱咖啡。影片中對於雲南自然風光、人文風情與歷史文化的展現,進一步推動了“雲南熱”,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助力,進一步塑造了“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品牌形象。
此外,雲南省相關部門也採取一系列措施布局影視産業發展——成立省、州(市)、縣三級影視服務工作專班,向劇組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定制式”服務;實施“雲南出品”電影精品工程,建立動態更新的電影“精品庫”“種子庫”“項目庫”;開發和完善新型電影消費模式,拓展和延伸電影産業鏈;堅持“影視+文旅”融合,實現文旅融合互促;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為影視行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批類型多元、質量過硬的帶有雲南元素的影視作品持續上映,對外輻射力、影響力不斷擴大。
“瀾湄國際電影周是平台,項目合作是核心,區域傳播是關鍵。”焦宏奮認為,在交流互鑒的基礎上,應有連續不斷的項目落地,並將政府扶持、企業管理、市場運作有效結合,形成合力;同時,吸收社會資金、企業資本參與電影周活動,推動項目落實;還要加強合作,提高電影的觸達率、上座率、收視率、觀看率,不斷擴大影響力。
翟玉龍&&,當前雲南正在加快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作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媒介,電影這一光影藝術形式打破了瀾湄流域國家之間的地理空間界限,鏈結起人文空間的交流融合,搭建了增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梁。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省份,雲南將繼續厚植文化自信,同時拓展國際化視野,以電影之名繪就中國和瀾湄流域其他國家交流互鑒的嶄新畫卷。

“復興號”(上)、“瀾滄號”動車組列車停靠在中老鐵路磨憨站(2023年4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攜手向未來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2024年是“中柬人文交流年”。電影周由“國內辦”升為“國際辦”,變“固定式”為“流動式”,有助於進一步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夯實友好民意根基。
“中柬兩國有着長期的友好交流歷史,借助電影這一媒介,打造具有中柬特色的電影作品,能夠推動兩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國世界電影學會會長李倩建議,中柬兩國可以聯合製作電影,講述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展現中柬傳統友誼的深厚底蘊,促進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構建中柬命運共同體貢獻光影力量。
瀾湄六國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共飲一江水,親如一家人。近年來,除了人文領域項目繁花競放,中國與瀾湄流域其他國家還在基礎設施、物流、經貿合作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共同建設面向和平與繁榮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比如,作為中柬兩國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工程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已經成為連接國際航空線路的重要紐帶;中老鐵路客貨兩旺,成為連接雙方的“黃金大通道”。此外,隨着簽證便利化政策的落地,瀾湄流域各國民眾往來更加方便,能夠切身感受不同國家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魅力。
文明互鑒,共贏未來。第六屆瀾湄國際電影周大幕即將拉開,一場瀾湄六國的光影盛宴蓄勢上演,一篇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和美篇章即將精彩呈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