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26 09:34:13
來源:新華網

從“空白州”到“滿堂紅”  雲南文山打造國家衛生城鎮“升級版”

字體:

市民走在盤龍河健康綠道上(5月23日攝)。新華網 劉起 攝

  2020年之前,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8縣(市)中沒有任何1個縣(市)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命名,是國家衛生城市(縣城)“空白州”;2021年底,文山州8縣(市)全部通過省級創衛技術評估,達到國家衛生城鎮標準(2014版),實現了從“空白州”到“滿堂紅”的巨大跨越;2022年以來,文山州在原來“7個專項行動”的基礎上,以新的“7個專項行動”為抓手,打造升級版的國家衛生城鎮,全面推進健康縣城建設;在2023年和2024年全國愛衛辦組織的群眾滿意率調查中,文山州群眾滿意率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

  2020年以來,從環境衛生治理,到全面社會健康管理,文山州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創則必成”“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的決心和意志,全域全面深化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健康縣城建設,描繪人民群眾的健康底色,各族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滿,越來越足。

  處處可見綠色 生態環境更宜居

  5月23日上午,文山市民蓋先生背著運動包,匆匆走在文山市盤龍河畔的生態綠道上,額頭上時不時滾落下幾滴汗珠。他剛結束了一場運動,正趕往盤龍河沿岸的另一個點與朋友打羽毛球……對於大多數文山市民來説,盤龍河沿岸已成為他們運動休閒、交友散步的首選之地。

  過去,盤龍河河道黑臭,坡岸裸露,沿岸環境臟亂,供群眾休閒娛樂的基礎設施欠缺,鮮有市民涉足。2020年以來,文山州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7個專項行動”為契機,以綠美建設為抓手,大刀闊斧地開展盤龍河綜合治理。

  文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周碧海介紹,近年來,文山市按照“生態、現代、智慧和花園城市”的目標要求,因地制宜,高標準打造一條安全、舒適、景美、品質高的盤龍河生態景觀帶,塑造“水綠交融”的城市生態廊道,並沿盤龍河流域(城區段)建設包含健身綠道、登山步道、濱水棧橋、遊船碼頭、兒童活動場地、籃球場等在內的濱河景觀工程,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綠、鍛鍊、休閒、娛樂。

  盤龍河如今的景色,是文山州持續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縣城建設成效的縮影。近年來,文山州將綠城市行動與綠美城市建設、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和城鄉兩污治理工作相結合,高標準實施城市公園建設。新建或提質改造公園廣場30余個,並因地制宜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街頭小遊園(口袋公園)140余個。文山州還結合地域特色,開展了32個城市&&口整治工作,通過對城市&&口道路兩側的景觀綠化和環境小品等要素進行提檔升級,將“世界三七之都”“中國綠色鋁谷”、文山民族文化、“老山精神”“西疇精神”等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出一個個獨具地域特色的城市門戶形象景觀。

  通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縣城建設,現在的文山州從城市到鄉村,從家門口到公園裏,處處可見美景,時時可見綠色。2023年雲南省41個綠美城市建設省級試點名單中,文山州8縣(市)全部在列。

  營造全民鍛鍊氛圍 群眾體魄更強健

  全民健身是增強人民體魄、追求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是實現國民主動健康的核心力量。5月18日,文山州馬關縣夾寒箐鎮麼龍村苗族小夥陶忠超勇奪WBC蠅量級世界青年拳王金腰帶,陶忠超與拳王熊朝忠同村,一村走出了兩位世界級拳王,這是馬關縣廣大人民群眾“勤鍛鍊”的一個生動縮影。

馬關縣2022年幹部職工冬季籃球運動會(資料圖)。新華網發(馬關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在推進‘勤鍛鍊’專項行動中,馬關縣有設施、有組織、有活動。”馬關縣縣長郭敏介紹,近年來,馬關縣聚焦打造“15分鐘健身圈”,持續實施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建成體育公園2個,建成健康步道21公里,各類體育場地1565個,實現縣、鄉、村三級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全覆蓋,體育場地面積達92.26萬平方米、人均達2.9平方米。此外,當地持續舉辦各類全民健身賽事,開展民族、民俗、民間體育活動,推廣鄉村馬拉松、村BA、廣場舞、蹦苗迪、打陀螺、彈弓、射弩等體育項目,營造良好的全民鍛鍊氛圍。

  自實施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以來,文山州著力打造好基礎設施建設,緊緊圍繞“賽事帶動、城鄉聯動、人人參與”的發展思路,通過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體育健身活動在全州範圍內如火如荼開展,截至目前,文山州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71平方米,全州718個邊境自然村體育健身器材實現100%覆蓋。全州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達到了43.71%,居民對體育健身活動的熱愛和參與度持續升高,群眾健身意識和身體素質不斷提升。

  整合各方力量 全員參與共建共享

  嶄新整齊的農貿市場、觸手可及的洗手設施、清潔衛生的免費公廁……一件件民生實事贏得群眾點讚,一樁樁創建成果群眾共享。

群眾在公園運動鍛鍊(資料圖)。新華網發(文山州委宣傳部 供圖)

  “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文山州以群眾的需求、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考慮群眾需求與健康獲得感,又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到愛衛工作當中,把各部門各行業資源,把全社會每個家庭成員、每個健康細胞都充分動員起來,真正體現了愛國衛生運動的群眾特點,打造了真正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在5月24日舉行的雲南省愛國衛生運動成果和健康縣城建設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何夢煌對文山州取得好成績的原因作出解釋。

  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縣城建設這項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推進常態長效上,文山州把握各方力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做到統籌協調到位、示範帶動到位、群眾參與到位。

  文山州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楊民強介紹,文山州堅持將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縣城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保持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擔任愛衛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雙組長不變,適時調整優化州、縣、鄉、村“四級”統籌協調和指揮調度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在更加統一高效、務實精準的統籌管理下有序推進。

乾淨整潔的農貿市場(資料圖)。新華網發(馬關縣委宣傳部 供圖)

  同時,持續壓緊壓實責任,激勵各級領導幹部爭當“施工隊長”和實干家、廣大幹部職工爭當實踐者和引領者,建立健全綜合考評體系,構建“督戰+派單”督導機制,常態化通報曝光和“紅黑榜”晾曬,獎勤罰懶,推動各個部門管好自己“責任田”;持續強化組織、宣傳、動員、示範、網格等制度措施,拓寬群眾參與面,讓群眾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通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縣城建設,現在的文山,衛生死角少了、口袋公園多了,陳規陋習少了、文明行為多了,宅在家裏的人少了、廣場上跳舞運動的人多了,臟亂差的寨子少了、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的村子比比皆是……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足。(完)(劉起)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