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5月17日電 題:雲南省博物館:用青銅記錄一種很“滇”的生活
新華社記者陸君鈺、嚴勇
從戰國至漢代,雲南滇池沿岸有一個被稱為“滇”的古老文明,考古尋不到它的文字,史書未曾記載它的消失。好在滇人留下了獨具風格的青銅器,成為探尋古滇國文明脈絡的線索。
在今天的雲南省博物館,古老的青銅器記錄下2000多年前雲嶺大地上滇人的社會生活:舞樂傳統、耕織狩獵、文明交流……青銅器如同歷史記事本,向後世無聲講述“滇”文明的過往。
還未入館,已能看到古滇國青銅的身影。通向主入口的道路兩側,6尊樂舞銅俑雕塑姿態舒展,或吹曲管葫蘆笙,或擺動雙手翩翩起舞,迎接來訪游客。
“作為省內最大的綜合型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收藏有青銅器、陶瓷器、古書畫等共計23萬餘件(套)。其中,館藏古滇國青銅器涵蓋貯貝器、扣飾、樂器、兵器等類別,是雲博最具特色的金字招牌。”雲南省博物館副館長樊海濤説。
樊海濤介紹,雲南進入青銅時代滯後於中原地區,“中原地區青銅器大多采用意象性紋飾,相比之下,滇青銅器風格更加寫實、生動、自由。”
銅扣飾是流行於古滇國貴族間的“奢侈品”,是佩戴者身份地位的象徵。在“文明之光”展廳,一件西漢時期鎏金八人樂舞銅扣飾吸引不少游客駐足觀賞:上排四人舉手邊唱邊跳;下排有人吹奏曲管葫蘆笙、擊鼓、飲酒……
“太華麗了。”來自西安的張女士感嘆。扣飾上滇人微微張口含笑,發髻高盤頭頂,裝扮誇張的圓形帶飾、耳環與手鐲,連衣物的紋路也纖毫畢現。寫實的工藝展露出古滇國的審美潮流,滇人歌舞奏樂的情景更是令人暢想,或許雲南人能歌善舞的“基因”可追溯至此。
“滇人樂舞不完全為娛樂,稻作民族崇尚萬物有靈,樂舞是祈求年豐時稔的祭祀活動。”博物館志願講解員宋琳向游客們介紹。
考古資料顯示,古滇國範圍約在今天以滇池為中心的雲南省中、東部一帶,滇人依水而居,發展農耕有相對固定的聚居地,這也為青銅器鑄造的興盛創造了條件。
虎鹿牛“三足鼎立”、牛與虎相鬥、牛群環繞騎馬武士……許多來館參觀的青少年被古滇國青銅器上的“動物世界”吸引。
樊海濤介紹,立牛、虎、鹿、猴、兔、飛鳥等動物形象經常出現在滇人設計的青銅器“劇本”裏,它們或單獨、或組合、或與人互動,造型別致、栩栩如生。
出人意料的是,農耕文明時期的滇人並不用牛耕作。樊海濤説,2000多年前的滇人對牛極為崇拜,牛只用作祭祀奉獻,滇人還是世界上最早舉行鬥牛活動的族群之一。
三層看&坐滿觀眾,第二排中一人用長棍打開門:一頭公牛狂奔而出,尖角向前;受奔牛影響,有人驚起避讓,有人不動如山……從出土於晉寧石寨山的長方形鬥牛銅扣飾,仍能感受到千年前鬥牛活動的激烈與震撼。樊海濤説:“牛在雲南青銅時代很重要,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豢牛、鬥牛、縛牛、禱牛、剽牛、祭祀、宴饗的活動典儀。”
展櫃中件件青銅器,展示的是神秘古滇國的一方圖景。在這些精彩展品的背後,是修復師們研精畢智、拼合復原文物的日夜堅持。2023年,鎮館之寶戰國牛虎銅案結束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借展回到家鄉,“文物醫生”給它做了全面“體檢”,提出保護建議。
雲博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潘嬌介紹,文保工作人員每週都會對雲博青銅文物庫房進行巡查,展廳、展櫃安裝的調濕機及環境監測終端可對溫濕度、紫外線、有機揮發物等實時監測調控,確保文物處在適宜保存環境。
2022年,雲南省博物館完成了館藏青銅文物467件(套)的保護與修復。“目前的科學分析檢測手段已能夠提取肉眼看不見的文物信息。”樊海濤説,“期待更多人透過青銅這把鑰匙,開啟這個史書上僅留下寥寥數筆的古滇國的大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