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1/30 09:15:14
來源:新華網

【真“象”在這裏】給“孤兒象小強”的新年祝福

字體:

  在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總能看到一個孤獨的身影,獨自採食、獨自玩耍、獨自洗澡……它就是“孤兒象”“小強”。步入2024年,便來到了“小強”被救助的第十個年頭,都説新年新氣象,回顧“小強”的成長歷程,這句話也特別適合它。

  一路走來,“小強”的外貌、性格、生活都在不停改變,而不變的是那一份孤獨。在新年來臨之際,陪伴它成長的“象爸爸”們都希望它能夠……

 童年不幸的孤獨

  幾根樹枝,幾片樹葉,一個不太成型的窩棚,這就是8個月大的“小強”在熱帶雨林中的“家”,本應是在媽媽身邊撒嬌受寵的年紀,為何它卻獨自在森林中“流浪”?那便要從“小強”不幸的童年説起。

獨自在森林中流浪的“小強”(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亞洲象是以家族為單位活動的物種,可監測人員在2015年發現“小強”時,它卻形單影只。據推測,處于哺乳期的“小強”失去了媽媽,而且因為存在與其他小象搶母乳喝的情況,它遭到了象群的排擠與驅趕。堅強的它並沒有放棄,依然努力地跟在象群身後,但最終還是掉隊了。

“小強”嘗試融入其他象群(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象群離開了野象谷區域後,只剩下“小強”獨自在原地徘徊,腐爛的果子、水果皮、不知名的植物都成了它飽腹的食物,它還用樹枝和樹葉給自己搭了一個簡易的小窩。因缺少母乳,且當時的它還沒有學會在熱帶雨林中生存的技能,很難找到食物,看上去比同齡小象瘦弱許多。不僅如此,當時的它已經出現腹瀉的情況,糞便中還有許多寄生蟲,經過綜合評估,對“小強”的救助迫在眉睫。

參與救助“小強”的工作人員整裝待發(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在前期監測的過程中,我們希望看到它被象群接納,但是很遺憾,一直到象群離開它也沒能成功融入。”大象醫生保明偉是參與救助“小強”的工作人員之一,在他的記憶中,當時大家都為這個小傢夥的堅強與遭遇深深動容,並且希望它能跟上象群,在熱帶雨林中茁壯成長。因為,如果沒有象群的保護和教導,它很難獨自生存。

“小強”救助現場,保明偉作為大象醫生準備開始救助(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救助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保明偉介紹,根據亞洲象的活動規律,救助只能在晚上實施,同時要保障“小強”的安全,也要確保周圍沒有象群活動。經過3個晚上的監測,第4天夜裏終于在野象谷觀象臺成功救助了“小強”。2015年7月19日的晚上對“小強”來説是特別的,它乘坐著三輪車來到了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開啟了象生新階段。

成功救助“小強”(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幸福的孤獨

  小象在成長的過程中,母乳的營養和母親的教導都十分重要,對失去母親和象群保護的“小強”來説,“象爸爸”們承擔起了這份責任。

  雖然剛剛來到中心時的“小強”只有8個多月,但體重也有600—800公斤,還有著很強的警惕心,“象爸爸”們不敢盲目靠近,通過日復一日的照顧、陪伴與交流,“小強”漸漸開始信任這群幫助它的人類,也接納了他們。可是誰來教它野外生存技能呢?“象爸爸”們又犯了難。

“小強”和好朋友“凱樂”在水中嬉戲打鬧(2021年11月6日攝)。新華網 李娜 攝

  通過綜合評估,同樣為救助象且母性較強的“平平”和“然然”成為了“小強”的“老師”,兒時的“小強”也被它們當作孩子一樣保護,跟著它們學會了許多野外生存本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然然”有了自己的孩子,出于對孩子的保護,“小強”很難再融入這個小群體。而從小與“小強”青梅竹馬的“羊妞”也長成了大姑娘,兩象再見面時多了一些羞澀,少了一些兒時的親密。雖然還有好朋友“凱樂”,但長大的它們打鬧起來存在了安全隱患。

  因此,如今已經9歲的“小強”依然是孤獨的,它總是自娛自樂地玩著最喜歡的“玩具”——藤蔓,總是獨自在森林中覓食,總是在炎熱的午後獨自洗著泥沙浴,但對它來説,這便是健康的成長。從初到中心時的瘦弱、膽小,到如今有著一對漂亮門齒的大小夥子,“小強”越來越壯實,雖然依然孤獨,但卻是幸福的。

“小強”非常喜歡拉扯藤蔓(2023年7月16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現在的“小強”也提前進入青春期,多了一些調皮和叛逆,現在的它可是“象爸爸”們頭疼的對象。不過“象爸爸”陳繼銘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大概11、12歲以後,“小強”也會慢慢懂事,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象爸爸”們也會陪伴它繼續成長,為它驅散幼年時的陰霾。

“象爸爸”鄔紹能陪伴“小強”進行野化訓練(2023年11月5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成長的孤獨

  從膽小到叛逆,從內向到活潑,“象爸爸”們回憶起“小強”被救助時的場景總是感慨萬千,看著那個“小可憐”長成大小夥子,心裏充滿欣慰。

拼圖:左圖為如今茁壯成長的“小強”(2023年11月5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右圖為剛到中心不久幼年的“小強”(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但對于公象來説,孤獨,也是成長的必修課。即使是從小生活在象群中的公象,成年後也要離開象群獨自去森林中闖蕩,要面臨爭奪配偶、開枝散葉的挑戰,“小強”也不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很難再與小夥伴們一同外出玩耍,但“象爸爸”們對它的未來卻充滿了期待。

“小強”在河道與枯木樁“較勁”(2023年11月5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它和‘羊妞’來到中心的時間差不多,小時候也玩得很好,所以當時我們希望它和‘羊妞’能成為一家,但是現在看來希望不大。”説起“羊妞”和“小強”如今的狀況,陳繼銘有點淡淡的惋惜。同時他也會猜測,“小強”會找到什麼樣的“女朋友”,未來能否有屬于自己的孩子。

  別看“象爸爸”已經在操心“小強”的終身大事,也別看“小強”個頭大,但它依然還是個孩子,“象爸爸”們每天都要關注它的健康狀況、採食情況,而它也會時而叛逆,時而為了最愛的胡蘿蔔對著“象爸爸”撒嬌。

“小強”在野外嘗試推倒樹木(2023年11月5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這些大象從小就來到中心,就像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照顧、保護它們,它們也很信任和依賴我們,但是孩子長大了終歸是要離開父母的保護,獨立成長。”陳繼銘説,除了希望它們長大成家,更希望的是它們能夠真正回歸大自然。這也是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一直在探索的課題,即使有再多不舍,但最終它們能夠成功回歸大自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救助成功。

“象爸爸”鄔紹能給“小強”喂食水果(2023年11月5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2024年,“象爸爸”們依然希望“小強”以及和“小強”一樣的救助象們能夠迎來屬于它們的,新的成長!(完)(康靜 柴靜 劉雲)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