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8/22 09:56:24
來源:新華網

非遺傳承人余榮秀:匠心巧手守護傈僳風華

字體:

圖為永平傈僳族刺繡傳承人余榮秀。(李根延 攝)

  團頭聚面,載歌載舞。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傈僳族刺繡傳習所內,晨曦溫和了院內各類繡品的斑斕色彩,30余位傈僳族繡娘正身著民族服飾歡聚一堂,用民族傳統舞蹈、音樂以及六味茶編織起儀式感,迎接著遠方客人的到來,同時也慶祝著本年度老年大學割繡班的結業。眾人環繞之下的余榮秀是割繡班的指導老師,同時也是大理州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與傳習所負責人。

  74年前,余榮秀出生于永平縣一個傈僳族刺繡世家,在家庭氛圍的耳濡目染下自幼便學會裁衣繡花,後來又繼續跟隨奶奶與母親學習,成為永平傈僳族刺繡技藝的第五代傳人。

圖為永平縣傈僳族刺繡傳習所正等待證書頒發的傈僳族繡娘。(張藝馨 攝)

  永平傈僳族刺繡,以“割繡”為代表。“割繡”,繡如其名,一次繡出一幅,割成雙。繡制完成後將其從中間割開一分為二,便可得到一對花樣相同、方向相反的繡品。相傳古時傈僳族先輩們為避免兩個孩子間爭搶打鬧,便創造出這項獨特的技藝,至今已千年有余。

  余榮秀擁有大專學歷,是一名共産黨員。1971年參加工作後,她曾歷任團縣委書記、縣農會副主席、縣婦聯主任、縣政協副主席等職務。然而,家鄉日漸式微的傈僳族文化傳承使她陷入憂思,瀕臨失傳的割繡技藝也使她倍感壓力,懷揣著傳承民族工藝,發揚優秀文化的初心,2003年,她選擇提前辦理退休,肩負起永平縣傈僳族民族文化發展與刺繡技藝傳承的責任。

  此後,余榮秀在全縣調研現存的傈僳族刺繡、服飾、音樂舞蹈等發展情況,並向當地組織遞上調查報告。在得到州政府支援,成立起第一家傈僳族協會後,她領導協會制定章程,培養骨幹人才,並從語言文字、歌舞音樂到民俗工藝,對傈僳族文化進行全方位挖掘整理,分類開發與創新發展,至今恰逢二十載。

圖為結業儀式上領取證書的傈僳族繡娘。(張藝馨 攝)

  以割繡為代表的刺繡技藝傳承,是她最為突出的建設成果。“傈僳族繡法裏最難的便是割繡,每個環節都很難,所需工序又很多,但最難的這一項也更值得我們重點挖掘。”這就是余榮秀的決心。目前,原始而完整的割繡技藝也僅在永平縣的傈僳族民間得到保留。

  為破解“割繡”人才隊伍有限的困局,余榮秀在地方部門的支援下開辦培訓。傳習所面向全省開辦培訓,每周二授課,覆蓋從設計、繪制到繡與割的作業流程。講課結束後,余秀榮會給學員發放繡片,讓學員們繡制繡片完成作業。此外,當地還開設每年一期的老年大學割繡專業班。據余秀榮介紹,其他省份也會組織代表專程前來考察,並派送優秀的繡娘前來參加培訓。而她也曾多次受邀前往四川、山東等地授課。目前,余榮秀已培訓超2000人次。

圖為在傳習所內參加老年大學割繡班結業儀式的學員。(張藝馨 攝)

  據介紹,傈僳族先民多深居于高山峽谷,出沒于神奇的大自然,因此,日月星辰,山河湖泊,花鳥樹木,便是其早期的創作靈感來源。為傳統繡品注入新生活力一直是余榮秀的傳承思路,“要讓它從過去的簡單圖案逐步融入到現代人所需的産品之中,並使它逐步發揮出更大的效益。”改變過去單一的繡樣款式,創造貼近人民生活、具有時代氣息割繡制品,是傳習所踏上的發展之道。

  近年來,永平縣著力打造了六張旅遊品牌名片,其中一張便是“非遺傳承”。而在州縣非遺中心的支援下,余榮秀帶領著傈僳族刺繡技藝先後走進了大理州高校及中小學課堂,傳習所也被選為了雲南民族大學的教學實驗基地。不久前,割繡更與扎染一同作為大理州非遺名片,走向了世界性的文化展臺。

圖為余榮秀展示永平傈僳族割繡包袋。(張藝馨 攝)

  傳習所的展品廳內,余榮秀正展示著一件繡著石榴籽的割繡包袋,她説:“這幅圖案寓意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母古阿剁,在傈僳族語裏意為翱翔天空的鷹,這也是余榮秀的傈僳族名字。而這只高原之上的鷹,正在永平的天際拍擊雙翼,用匠心與巧手,守護起一方的傈僳風華。(張藝馨)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