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張彌曼星”命名儀式在雲南曲靖舉行。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發現、國際編號為347336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張彌曼星”。


張彌曼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中國古魚類研究與四足動物起源研究的奠基人。她長期進行古脊椎動物演化研究,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觀點,奠定了中國古魚類學研究的國際學術地位。2016年榮獲國際古脊椎動物學會最高榮譽“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2018年榮獲聯合國“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如今,她以87歲的高齡繼續堅守在科研崗位上,朝着新領域——新生代鯉科魚類演化,發起挑戰。

張彌曼正在製作等比例放大20倍的標本蠟質模型。(1981年攝於斯德哥爾摩)
“張彌曼星”國際命名公報認為,張彌曼院士作為中國四足動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可持續的工作為早期脊椎動物演化研究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據了解,張彌曼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第二位獲此榮譽的科學家,第一位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吳汝康。“天空中閃耀的兩顆星,是對所有科學界同行的極大鼓勵,我們感到由衷的驕傲。”該所所長鄧濤説。
命名儀式結束後,張彌曼院士、雲南省科技廳副廳長宋光興共同為曲靖師範學院“張彌曼院士工作站”揭牌。
記者:張旻曦
供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