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企業聚焦綠色出行産業共話合作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3 10:45:49
來源:新華網

中歐企業聚焦綠色出行産業共話合作發展

字體:

來自中國和德國等地的近百名企業代表,於近日相聚在德國斯圖加特,共同出席了第二屆中歐企業ESG最佳案例大會上的“綠色出行”分論壇。

分論壇承辦機構巴登符騰堡中德經濟協會的代表介紹説,中歐兩地都明確提出了能源轉型和降碳減排的目標,在此背景下中歐企業在綠色出行領域展開闔作能為雙方共同打造“美好的未來”。

德國巴登符騰堡能源公司出行事業部負責人羅爾夫·科尼普拉茲博士説,對照歐洲的減排目標按行業進展來分析,目前交通行業是唯一落後於減排階段目標的。他認為,中國電動汽車産業起步早,發展迅速,滲透率高,中國目前處於領先地位。“當前制約德國以及歐洲綠色出行發展方面的一些産品和技術,例如快速充電樁等,其實中國都有,德國需要的就是把這些技術應用於當地市場。只有開放的貿易才能促進市場快速發展。”

近日,第二屆中歐企業ESG最佳案例大會“綠色出行”分論壇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馬賢卿攝)

廣州市黃埔區設立在歐洲的投資促進機構代表菲丹·侯賽尼總監認為,在綠色出行方面,電動汽車發揮着中心樞紐作用,另外自動無人駕駛也在黃埔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她認為德國交通管理部門應該更加開放,參考中國的一些做法加速推進綠色出行發展。

濰柴集團副總經理、駐歐洲首席代表孫少軍介紹説,該公司一方面通過研發大力降低傳統發動機的排放,目前産品均可滿足歐洲第六階段排放標準。與此同時,“我們從15年前就開始積極從傳統的動力系統轉變到新能源動力系統,如今已經取得顯著效果。”他介紹,目前濰柴在歐洲的銷售已經佔據集團相當份額,濰柴歐洲發展的案例充分説明中歐雙方在綠色出行領域具有廣闊合作空間。

NTT數據公司的中國汽車業務部總監陳楠(音譯)認為,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歐洲市場,有助於推動歐洲的綠色轉型,不過雙方産業界也有一些分歧。“如果各方始終着眼於困難和挑戰,那麼面臨的問題可能反而越來越多。假如雙方能轉變思路,一起探討雙方如果能優勢互補,當前歐洲面臨的綠色轉型挑戰可能會迎刃而解,這也是中歐行業人士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博泰智聯的業務總監張安迪説,得益於近年來中國汽車産業的飛速發展,這家以開發自動駕駛軟體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業務增長同樣迅速。如今,該公司服務於30多個汽車品牌,分佈在70多個國家,知識産權申請數量來説公司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中歐在綠色出行方面具有廣闊合作前景。

SET管理諮詢公司聯席合夥人托馬斯·斯帕尼説,近年來,人們的ESG意識顯著提高,很多企業都根據自身業務設立了ESG的目標。特別是涉及到國際合作層面,ESG也為不同企業提供了相同的溝通語言。

馬夸特管理諮詢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合規主管克拉拉·穆勒指出,一個好的ESG戰略應該是擁有全球視野。尤其是對於跨國企業來説,在踐行ESG時更應該擁有全球化思維和本地化執行的策略。

【糾錯】 【責任編輯:代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