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國際化、普惠化:智博會上的中國“智能新趨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3 12:00:09
來源:新華網

人性化、國際化、普惠化:智博會上的中國“智能新趨勢”

字體:

  9月7日,人形機器人在智博會上與觀眾互動。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新華社重慶9月13日電(記者伍鯤鵬、吳燕霞、趙佳樂)坐進汽車後只要説出需求,車輛便可自動調節空調溫度、開啟座椅按摩,並播放輕音樂。與此同時在數公里外的住宅內,及時自動打開的空調和拉開的窗簾也正迎接主人的歸來……

  日前在重慶舉行的2025世界智能産業博覽會上,中國再次向全世界展現智能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過去只能機械執行單一任務,現在的汽車可提供更人性化的交互功能。”長安汽車産品經理郝晨燁在智博會長安展館説。

  這輛能簡單“思考”的智能網聯汽車,是中國智能産業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等技術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業態、新&&層出不窮。

 這是9月7日在智博會現場拍攝的一款汽車座椅熨燙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産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人民幣,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還有報告顯示,中國已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24年服務機器人産量達1051.9萬套,同比增長34.3%。

  中國積極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持續尋求智能産業的國際合作。在本屆智博會上,中國再次闡明了推進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的方向和決心,展現了中國深化人工智能領域國際合作的誠意和願望,給出了人工智能發展的“中國方案”。

  “中國各行各業目前都試圖將人工智能納入産業發展版圖,這一理念為國際合作拓展了廣闊的空間。”德國人工智能企業ComPro GmbH總經理斯蒂芬·斯普林克説,“作為一家提供人工智能集成和解決方案的企業,我非常看好德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前景,我們公司已經和很多中國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中國一貫堅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贏。在本屆智博會上,智能産業的新動態同樣展現出這一趨向。

  作為全球聚焦超聲技術領軍企業,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受邀參展。公司自主研發的腫瘤治療系統“海扶刀”,可將超聲波聚焦於體內組織焦點處進行治療,為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

  “目前我們公司的設備已出口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治療患者超33萬例。其系列設備已在國內3000多家醫療機構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80余家海外醫療機構安裝使用。今年3月,我們還完成了世界首&國際5G遠程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幫助肯尼亞患者恢復健康。”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徐庶説。  

  9月7日,一款機器狗在智博會現場展示技能。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盲文點顯器打破盲文閱讀困境,智能睡眠燈無感檢測身體健康,倣生機器人輔助病人實現康復……智博會上的眾多熱門展品,彰顯中國不斷推動智能設備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意願。

  “機器人並不是披着鋼鐵外殼的冰冷機器,科技創新必須要有溫度。”重慶明月湖國際智能産業科創基地品牌運營負責人奚娥娥在智博會上&&,未來他們要讓更多創新産品覆蓋居家、健康、戶外等場景,共同推動實現中國智能技術的普惠化前景。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