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導報》網站8月4日報道,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2024年俄羅斯周邊的“北約邊防區”國家軍費從885億美元增至1166億美元,增幅高達32%,增長速度遠高於北約一年增長12%的整體水平。這些國家的軍費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例從2021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2.1%和2024年的2.5%。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陸地和海洋邊界接壤的有不少是北約成員國,其中很多是1999年後在北約東擴浪潮中加入該組織的國家。
在這些國家當中,2024年軍費最高的國家是波蘭,共計380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31%。隨後是土耳其(250億美元,增幅12%)和瑞典(120億美元,增幅34%)。2024年烏克蘭的軍事預算為65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來自外部財政援助。還有440億美元屬於西方的軍事援助。因此,2024年烏克蘭的軍費共計1090億美元,佔GDP的57%。如果算上烏克蘭的軍費,“北約邊防區”的軍費高達2260億美元,是SIPRI估算的俄羅斯軍費的1.5倍。
今年6月,在北約峰會上,成員國承諾到2035年時將GDP的5%用於防務。西班牙國防大臣瑪加麗塔·羅夫萊斯6月27日&&,這一目標“絕對實現不了”,“沒有哪個國家的工業能夠承擔佔比達GDP的5%或3.5%的軍費,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國家”。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説:“西班牙的國防開支將佔GDP的2.1%,這剛剛好。”他還説,軍費佔GDP的5%屬於浪費。
在32個北約成員國中,仍有多個國家2024年的軍費低於此前商定的佔GDP2%的水平。歐洲國家的平均軍費從2021年的佔GDP1.65%增至2024年的佔GDP2.02%,而美國的軍費維持在佔GDP3.4%的水平。
歐洲打着“俄羅斯威脅論”的旗號,加速推進軍事化。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在6月舉行的北約峰會上聲稱:“俄羅斯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軍。3年、5年或7年後,俄羅斯將能夠成功襲擊我們。所以,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然而,俄羅斯計劃在今後3年間降低軍費。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北約官員6月的表態後説:“俄羅斯政府的所有人都在往(降低軍費的)方向上思考。歐洲卻考慮的是如何提高軍費。那麼,是誰在為採取某種侵略行動做準備?我們還是他們?”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世界軍事經濟和戰略研究所軍事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普羅霍爾·捷賓認為,為説服歐洲公民必須勒緊褲腰帶,北約繼續變本加厲妖魔化俄羅斯。他説:“畢竟,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威脅,為何需要軍事化?歐洲國家的動機在內政方面,尤其對北約的東歐夥伴而言,它們期望通過北約和歐盟獲得補貼和軍事援助計劃。”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説:“但所有人都很清楚,倘若發生直接衝突,俄羅斯將竭盡全力保障自身安全,因此捲入與俄羅斯的直接衝突之中毫無理性可言。”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安全中心研究員、對外和國防政策委員會成員德米特裏·斯特凡諾維奇同樣指出:“近些年的實踐表明,打仗十分昂貴且危險,而結果難以預測。”
斯特凡諾維奇認為,最終歐洲國家會提高軍費,但不太可能達到GDP的5%。許多國家不需要這種規模的支出。(編譯/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