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31型護衛艦——從做“減法”到做“加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20 15:19:08
來源:解放軍報

英國海軍31型護衛艦——從做“減法”到做“加法”

字體:

 31型護衛艦冒險者號電腦合成圖。

  由拖船拖行的冒險者號。

  26型護衛艦格拉斯哥號。

  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尼爾斯·尤爾號。

  今年6月上旬,英國海軍首艘31型護衛艦冒險者號被運出巴布科克國際集團的羅塞思造船廠。此舉意味着該艦目前已經下水。接下來,它將依次進入舾裝、海試等環節,預計2026年交付。

  31型護衛艦計劃建造5艘,另外4艘分別是活躍號、可畏號、鬥牛犬號和坎貝爾敦號。它們沿用的是歷史上曾取得顯赫戰績的一些英國海軍艦艇的名稱。例如冒險者號,曾是二戰期間英國海軍第一艘擊沉德國潛艇的V級潛艇的名稱。

  那麼,31型護衛艦究竟因何而建?它具有哪些特點?在英國海軍艦艇序列中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請看本期解讀。

  新艦建造計劃“中途變道”的産物

  2010年,面對英國海軍在役的13艘23型護衛艦日漸老舊、需要換代這一問題,該國國防部啟動“全球戰鬥艦”項目,希望用建造新艦的方式一比一地替換23型護衛艦,從而更好地實現英海軍“全球抵達”戰略。

  當時,負責設計新艦的是英國宇航系統公司。這一過程中,宇航系統公司提出的設計方案幾經修改。原因之一,是難以在建造成本與性能噸位之間找到平衡。

  2015年,英國政府財政壓力加大,加上新一代護衛艦建造成本攀升,該國國防部“中途變道”,決定只採購8艘26型護衛艦作為“全球戰鬥艦”,另外5艘則要求大幅降低成本,採用另外的通用護衛艦設計方案。

  2016年,時任英國第一海務大臣在下議院國防特別委員會聽證會上宣布,這5艘通用護衛艦為31型護衛艦,能力介於26型護衛艦與第二批次江河級近海巡邏艦之間,使用現成技術建造,將能遂行“較為低端”的行動任務,包括反恐、反海盜、護航和提供火力支援等,“但仍能夠保衛英國和施加全球影響力”。

  2017年,英國正式發布國家造艦戰略,要求開始建造兼具成本效益和出口潛力的新型護衛艦。

  針對這一需求,英國巴布科克國際集團選擇與BMT國防服務公司、泰雷茲集團和丹麥歐登塞海事技術公司合作,組建巴布科克財團,並以丹麥海軍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為藍本,提出“箭頭-140”護衛艦設計方案。

  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有着成熟的艦體設計和“貨架”技術,與歐洲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中型護衛艦相比,具有價格相對低廉的特點。基於此,2019年,在與宇航系統公司和英國阿特拉斯電子公司的競標中,巴布科克財團的“箭頭-140”護衛艦設計方案中標。兩個月後,英國國防部與巴布科克國際集團簽訂了總價20億英鎊的31型護衛艦採購合同,約定在合同簽訂後10年內交付5艘31型護衛艦。

  客觀來説,31型護衛艦的採購價格算得上是“良心價”。畢竟,一艘26型護衛艦的成本高達12.33億英鎊。即使與歐洲同等噸位的現代護衛艦相比,31型護衛艦也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例如,2007年,德國訂購的4艘F125型巴登—符騰堡級護衛艦,平均每艘成本4.63億英鎊。2024年,意大利採購的2艘改進型歐洲多任務護衛艦,每艘成本在6億英鎊以上。

  採用成熟艦體設計和“貨架”技術,使31型護衛艦的建造進程相對順利。2021年4月,該項目通過關鍵設計評估。2021年9月,首艦切割鋼板。2022年4月,首艦鋪設龍骨。同時,還開建了其他2艘。按照最初設想,首艦應該在2023年下水,但實際下水日期比最初設想推遲了差不多兩年時間,主要是因為英國造船工業基地産能有限導致的,總體上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除了為英國海軍建造31型護衛艦外,巴布科克國際集團還力推該型艦的出口,並先後於2021年和2022年與印度尼西亞、波蘭分別簽訂了同型護衛艦設計建造合同。其中,印度尼西亞將建造2艘出口版31型護衛艦,首艦已於2023年在泗水PT PAL造船廠鋪設龍骨;波蘭計劃建造3艘出口版31型護衛艦,首艦於2024年鋪設龍骨。

  遂行低烈度任務的通用護衛艦

  根據英國海軍的設想,31型護衛艦服役後,將作為通用護衛艦遂行低烈度任務,既可在近海巡航,也可執行遠海任務,並能與負責反潛作戰的26型護衛艦和負責防空的45型驅逐艦一起加入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編隊。客觀地説,31型護衛艦的性能基本可以滿足這類需求。

  從性能指標上看,31型護衛艦標準排水量5700噸,艦長138.7米,寬19.8米,編制105到120人。即將退役的23型護衛艦的艦長、艦寬、排水量都不及31型護衛艦,但人員編制多達180到200人。31型護衛艦的噸位增加了,所需編制人數卻減少了,這是因為31型護衛艦採用了羅羅公司的海軍艦艇自動化系統等,自動化程度得到提升。

  從動力系統方面看,31型護衛艦採用4&柴油發動機和4&發電機提供動力,最大航速可達28節,續航力9000&&。未來,如果這些數據經過了實踐檢驗,那麼,31型護衛艦的航速和續航力在歐洲國家新一代護衛艦中也可謂“不俗”。

  從艦體結構上看,31型護衛艦採用有利於提升航速和燃油效率的球鼻艏設計,艦體設計較為簡潔,有一定的隱身性。艦體中部兩側各有2個大型艙室,可搭載7.8米長的P24剛性充氣艇以及無人水面艇或無人潛航器等。艦艉機庫和飛行甲板可支持一架“野貓”或“灰背隼”直升機運行。模塊化任務艙設計則提供了多樣化載荷和任務能力:飛行甲板下方設置有面積為119平方米的任務空間,可容納6個標準集裝箱,能夠根據任務需求設置為無人水面或水下載具艙、救災物資艙、兩棲作戰任務艙等。

  從雷達探測能力方面看,31型護衛艦將裝備泰雷茲公司的NS110型雷達和全開放架構的作戰管理系統等。其中,NS110型雷達將是英國海軍護衛艦配備的首型4D雙軸多波束有源相控陣雷達,進一步升級了對海和對空探測跟蹤與識別能力。該型雷達於2023年完成接收測試,探測距離達280千米,能探測從戰鬥機到直升機、從掠海導彈到小型無人機等多種目標,同時具備多任務能力,包括進行蜂群防禦、無人機控制和提供導彈發射支持等。

  從武器裝備方面看,31型護衛艦計劃配備24單元“海上攔截者”防空導彈系統。“海上攔截者”是“海狼”導彈系統的升級版,未來計劃同時裝備在26型護衛艦上。該型防空導彈系統採用垂直髮射設計,可快速發射歐洲導彈集團的通用模塊化防空導彈,並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此外,31型護衛艦還配備一門57毫米主炮和2門40毫米博福斯副炮,以及若干架7.62毫米機槍。所搭載的“野貓”直升機可攜帶4枚“海毒液”反艦導彈或2枚“鯆魚”輕型反潛魚雷或20枚“歐洲燕”多功能導彈;“灰背隼”直升機則可攜帶4枚“鯆魚”輕型反潛魚雷遂行相應任務。

  有望升級為“全能水面戰艦”

  31型護衛艦計劃裝備的武器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輕型巡護艦”的定位。畢竟對於一艘標準排水量接近6000噸的現代護衛艦來説,主要武器裝備缺少反艦導彈系統,只包括1門57毫米主炮和2門40毫米副炮以及“海上攔截者”防空導彈系統,這意味着31型護衛艦僅具備基本的對海和對空作戰能力,難以執行海上高強度對抗任務。

  即使是與滿載排水量僅4000多噸的法國新一代干預和防禦護衛艦相比,31型護衛艦的武器裝備也遜色不少。法國的干預和防禦護衛艦不僅裝備有奧托·梅萊拉76毫米主炮,還裝備了8單元“飛魚”反艦導彈。

  但從該艦出口版在其他國家的“表現”來看,31型護衛艦可能具備一定的升級潛力。比如,印度尼西亞採購的出口版31型護衛艦計劃裝備的武器系統,除24單元中程和32單元遠程防空導彈系統之外,還計劃加裝16單元反艦導彈系統。而對31型護衛艦當前已知的武器裝備配置,有關專家分析認為,這種“減法”配置主要是出於財政困境和降低成本而作出的選擇。

  事實可能真是如此。無論是將其理解為“基於已有條件的順勢而為”,還是將其理解為“在能力方面的憑空拔高”,英國國防部已開始採取一些措施,體現出讓31型護衛艦在未來承擔更多任務的意圖。

  2022年11月,英國國防部宣布從挪威康士伯公司採購11套海軍打擊導彈,用於裝備現役23型護衛艦和45型驅逐艦。無疑,這些海軍打擊導彈在23型護衛艦退役後很可能會換裝到31型護衛艦上。這樣,裝備了海軍打擊導彈和“海上攔截者”導彈的31型護衛艦,就會兼具反艦和防空能力。

  不僅如此,2023年5月,英國第一海務大臣本·基上將宣布,31型護衛艦將與26型護衛艦一樣配備美制MK41垂直髮射系統。2025年4月,英國國防部與巴布科克國際集團簽訂合同,計劃為31型護衛艦在接受中期升級時“插入關鍵能力”。有專家分析認為,這種關鍵能力,很可能就是配備32單元MK41垂直髮射系統。如果真是如此,31型護衛艦將可發射多型防空、反艦、反潛導彈,包括可發射“戰斧”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以及在未來發射歐洲導彈集團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未來巡航反艦導彈”,從而具備全方位作戰能力。

  從做“減法”到做“加法”,這種出於增強戰力目的而進行的調整,將使該型艦的發展方向出現新的搖擺——從主要擔負巡邏護衛任務轉變為具備防空和反艦能力的“全能水面戰艦”。

  然而,就在31型護衛艦設計和建造合同簽訂後不久,由於成本上升,巴布科克國際集團開始面臨項目虧損的難題,並因此與英國國防部産生了糾紛。2023年4月,為了獲取1億英鎊額外資金,巴布科克國際集團與英國國防部啟動了糾紛解決程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加裝MK41垂直髮射系統是一個新的變量。本來,31型護衛艦項目已在客觀上有所延遲,如果要在此基礎上滿足新需求,那麼項目是否會再度延遲,仍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這樣看來,31型護衛艦升級成為“全能水面戰艦”的道路註定不會平坦。(麻曉晶)

【糾錯】 【責任編輯: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