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IRIS-T SLM中程防空導彈系統。
據外媒報道,近日,瑞士聯邦國防採購辦公室宣布,計劃從德國採購4至5套IRIS-T SLM中程防空導彈系統。目前,雙方談判已進入後期階段,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簽署合同。
2024年4月,瑞士空軍啟動新型防空導彈系統招標工作。同年7月,德國迪爾防務公司的IRIS-T SLM中程防空導彈系統在競標中勝出。該系統由IRIS-T中短程紅外制導空對空導彈發展而來,是北約“中型擴展防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悉,瑞士空軍已於近日對該系統配套的TRML-4D雷達進行測試,着重檢驗特殊地理條件下,該雷達對PC-12運輸機、F/A-18戰鬥機及直升機的探測能力。
分析認為,瑞士採購IRIS-T SLM中程防空導彈系統主要基於以下考量。
推動防空裝備迭代升級。瑞士空軍現役防空體系以BL-64“獵犬”遠程防空導彈、“劍”式近程防空導彈為核心,“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與35毫米雙聯裝高炮為輔助。這些裝備服役時間都比較長,在應對現代空天威脅時性能短板凸顯。IRIS-T SLM中程防空導彈系統憑藉模塊化設計與多目標攔截能力,可提升瑞士空軍對中低空目標的快速響應與精準打擊能力,彌補現有防空體系的不足。
強化全空域探測預警能力。作為此次採購的關鍵部分,TRML-4D雷達採用先進相控陣技術,可在250千米作戰半徑內同時跟蹤1500個目標,具備較強的對低空突防目標探測能力。這對多山且高海拔區域廣布的瑞士極為重要,能有效解決傳統雷達在複雜地形下的探測盲區問題,構建覆蓋全境的立體式空情監視網絡。
降低國防採購成本。IRIS-T系列導彈在北約範圍內廣泛列裝,形成顯著的規模效應,有效攤薄了研發生産成本。瑞士借助多國聯合採購機制,既能因批量採購獲得價格優惠,又可依託體系整合技術維護與後勤保障資源,從而在有限軍費預算內實現防空能力的升級。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IRIS-T SLM中程防空導彈系統在適配瑞士國防需求方面存在諸多局限。
在裝備性能上,TRML-4D雷達探測半徑達250千米,而IRIS-T SLM導彈射程僅40千米,性能失衡導致雷達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而且,每套系統僅配備一部TRML-4D雷達作為核心單元,一旦雷達戰時受損,整個系統將立即喪失作戰能力。
在實際作戰效能上,該系統僅配備10個火力通道,在西方同類裝備中處於中等水平。在實戰過程中,該系統可同時制導的導彈數量可能進一步減少,相比其他擁有36個火力通道的防空系統,應對飽和式空襲能力較弱。
在技術特性上,IRIS-T SLM中程防空導彈系統採用“慣性制導+GPS與數據鏈修正+紅外成像制導”的複合制導模式,雖理論上抗干擾能力與複雜地形適應能力較強,但當前多國直升機普遍配備激光干擾系統,可能干擾紅外成像制導精度,降低導彈攔截成功率。
此外,由於目前該系統訂單較多,迪爾防務公司的産能能否滿足瑞士對交付時間的要求,還存在不確定性。(宋志堅 劉浩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