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渥太華4月29日電 熱點問答|加拿大自由黨緣何勝選
新華社記者林威
加拿大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28日舉行。加拿大自由黨再次擊敗保守黨,成為眾議院第一大黨,加拿大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連任總理。加拿大各政黨議席數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自由黨勝選的關鍵因素是什麼?自由黨在勝選後需要兌現哪些承諾?
各政黨議席數如何變化?
根據加拿大法律,聯邦眾議院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按正常程序,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應在2025年10月舉行。3月23日,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解散議會並提前舉行聯邦眾議院選舉。在解散前的議會中,自由黨擁有152席,保守黨120席,魁北克集團33席,新民主黨24席,綠黨2席,另有3名獨立議員和4個空缺席位。
加拿大選舉委員會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自由黨贏得眾議院的168個席位,保持執政黨地位,保守黨拿下144席,新民主黨7席,魁北克集團23席,綠黨1席。
此次大選是加拿大聯邦眾議院席位由原來的338席增至343席後的首次大選。其中安大略省的席位最多,有112個,其次是魁北克省,有78個,為加拿大大選最重要的兩個票倉。自由黨贏得這兩個省大部分席位而鎖定勝局。
加拿大大選實行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在每個選區,得票最高的候選人將贏得眾議院的一個席位,並代表該選區成為議會議員。候選人當選無需獲得絕對多數票。總理卡尼首次作為一名議員候選人參與了其所代表的選區選舉,不僅贏得了眾議院席位,而且作為自由黨領袖連任總理。而保守黨領袖普瓦列夫爾和新民主黨領袖辛格沒有在各自的選區競選到席位,後者已經辭去新民主黨領袖職務。
自由黨勝選關鍵因素是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國挑起貿易戰,並多次公開&&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這些言行遭到加拿大方面廣泛反對。加輿論認為,這可能促使許多選民將選票投給被認為最有能力應對特朗普的政黨。
當地輿論普遍認為,保守黨的支持率在卡尼上&後被自由黨趕超,很大程度上是特朗普因素造成的。因此,這次大選也被看成是加拿大人對待特朗普政府態度的“公投”。
自由黨獲勝後,其領導人卡尼無需再次宣誓就職,他和他的內閣部長們將繼續履行職責。
如果卡尼決定改組內閣,總督將會舉行一個內閣新成員的就職儀式,但在此之前,部長們仍將繼續留任。
自由黨要兌現哪些承諾?
卡尼在競選時&&,大選後將盡快與美國就貿易和安全事務展開會談,承諾要提振本國經濟並拓展國際貿易關係,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應對特朗普威脅。
自由黨承諾設立20億加元(1美元約合1.38加元)的戰略應對基金,支持因特朗普關稅受衝擊的汽車産業,保護製造業就業崗位。自由黨還計劃設立50億加元的貿易多元化基金,並承諾在今年7月1日前取消全國各省之間的貿易壁壘。
自由黨還承諾實施“中産階級減稅”,取消新購住房的聯邦消費稅,在未來十年內每年建造近50萬套住房。
在國防方面,自由黨提出未來四年增加309億加元國防支出,承諾到2030年實現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産總值(GDP)2%的北約標準。同時改革國防採購流程,優先本國製造。卡尼已下令審查向美國購買F-35戰機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