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前景不明,歐洲軍備帶來商機,德國汽車業擺脫危機轉行造武器?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18 10:37:38
來源:環球時報

市場需求前景不明,歐洲軍備帶來商機,德國汽車業擺脫危機轉行造武器?

字體:

  隨着歐洲軍事需求的爆發,進入緊縮時期的德國汽車巨頭大眾透露,正在同軍火商萊茵金屬等國防公司探討潛在合作。消息一出,迅速在德國輿論中引起轟動,媒體紛紛熱議:德國的工業支柱是否將從汽車業向國防工業轉變?武器能否拯救陷入危機的德國經濟?

  汽車行業面臨危機

  “對於德國經濟來説,這是動蕩的一週,其影響難以言喻。”奧地利《新聞報》日前報道稱,上周,德國汽車巨頭大眾、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發布2024年財務報告,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大眾汽車去年利潤下降31%,寶馬汽車利潤下降37%。報道稱,“德國製造”的標籤幾十年來讓德國汽車和機械成為全球熱銷産品,但現在它已不再那麼受歡迎。在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德國對歐洲以外兩個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中國和美國的出口數據大幅下降。

  伴隨着通脹高企和利率上升,消費者購車意願大幅下降。德國國內能源價格的上漲和原材料成本的持續攀升,加劇了汽車製造商的成本壓力。為應對不確定的消費者需求,大眾已大幅裁員,並計劃每年減少生産數十萬輛汽車。不僅大眾,近年來,德國各大汽車製造商和汽車供應商紛紛宣布裁員,總數已達近10萬人。

  如今,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德國汽車行業又面臨新的問題。德國央行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特朗普兌現對歐洲生産的汽車徵收關稅的威脅,這將使德國經濟産出增長遭受超過1%的損失。

  危機的背面是商機

  大眾汽車衰落的推動因素正在助長德國國防工業的復蘇。俄烏衝突推高了德國汽車製造商的成本,而現在卻為該國的武器製造商帶來了商機。

  在特朗普威脅撤回對烏克蘭的所有支持並讓美國退出北約的背景下,歐盟制訂了一項計劃,將斥資高達8000億歐元用於“重新武裝歐洲”計劃。同時,德國也正在努力制訂放寬債務上限的計劃,美國《財富》雜誌稱,德國將佔GDP 1%以上的國防開支排除在該國嚴格的債務限額之外。近日,德國正討論為聯邦國防軍設立新的專項基金,為其投入5000億歐元左右。

  《新聞報》報道稱,受歐洲新一輪軍備競賽熱潮的影響,總部位於杜塞爾多夫的軍火公司萊茵金屬的銷售額增長36%,達到近100 億歐元。未來幾年的訂單都排得滿滿的,公司還將現有的汽車用品生産設施轉為武器生産設施。《財富》雜誌稱,隨着歐洲尋求重新武裝,萊茵金屬的市值現在超過了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德國工業界甚至有傳言稱,該國防公司可能為此目的收購一到兩家大眾工廠。

  大眾汽車已表現出為德國軍方生産裝備的意願。大眾汽車和保時捷CEO奧利弗·布魯姆上周&&,鋻於大眾汽車在德國工廠前景不明朗,他對於進入武器生産領域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專家認為,其他汽車製造商也將可能對此展現興趣,由於核心業務需求下降,汽車企業出現“産能過剩”。

  萊茵金屬首席執行官阿明·帕珀格上周也&&,大眾汽車位於奧斯納布呂克的工廠“非常適合”公司的擴張,因為遷入現有工廠的成本比建造新工廠低。

  對於大眾汽車來説,這並不是什麼新領域:在二戰期間,大眾汽車曾為納粹德國國防軍生産軍用車輛。1978年至1988 年間,大眾為德國和比利時的軍隊製造了“Iltis”越野車。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等車企也有過類似的生産歷史。據德國電視一台報道,越來越多的汽車業員工轉向武器生産。萊茵金屬和另一家軍火製造商亨索爾特正洽談從大陸集團和博世集團吸納一些員工。

  “軍車代替轎車”引爭議

  將現有的民用産品轉化為軍用産品是否可行?《圖片報》稱,大眾總部所在地下薩克森州的回答是肯定的。“奔馳的故鄉”巴登-符騰堡州的州長溫弗裏德·克萊舒曼也宣布,該州未來希望參與到軍火工業中。德國農業部長傑姆·厄茲代米爾在接受《西南新聞報》採訪時補充道:國防工業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焦點》周刊稱,經濟專家&&,汽車製造商可以釋放産能來生産軍事裝備,以緩解人們對特朗普可能從歐洲撤軍的擔憂。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專家也認為,擴大國防開支會帶來積極的經濟效應。汽車業裁員可得到抑制,同時,國內鋼鐵需求也將增加。

  “軍車代替轎車”的計劃也引起爭議。據德國電視一台報道,大眾董事會代表在14日的閉門會議上向下薩克森州議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成員通報後,該委員會成員、州議會議員弗蘭克·亨寧明確&&,“大眾集團肯定不會生産任何坦克或武器。”但報道隨後透露,大眾商用車部門MAN已經與萊茵金屬在軍用車輛方面開始合作。

  《圖片報》稱,決定性因素將在於默茨領導的聯盟黨與社民黨之間可能成立的“聯合政府”如何決定。但無論如何,從製造民用産品到軍用産品的轉變都是昂貴的,阿明·帕珀格呼籲聯邦政府保證約十年的合同。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