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19日電 題:從“投資中國”到“扎根中國”,在這裡感受外資企業堅定信心
新華社記者周蕊、楊洋
“我們剛在中國投入了全球研發中心”“我們對中國經濟信心不改”“要依託中國的發展而發展”……伴隨着“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在上海的腳步,一家家在華外資企業熱切講述着自己的“中國故事”——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
夏日的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內,游人如織。這是中國第一座樂高樂園,也是全球開園規模最大的樂高樂園,開業以來迅速成為文旅新地標。
“從動工到開業,僅用時18個月,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上海優質的營商環境讓樂高樂園的建設跑出了‘中國速度’。”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總經理陳潔説。
游客在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參觀。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今年以來,上海迎來了多個標誌性的外資新項目:豐田汽車獨資設立的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産公司項目建設正酣,國際品牌路易威登“巨輪”——融合“展覽+精品店+餐飲”業態的“路易號”一開業就成為全球游客打卡的“網紅地標”……
近期,法國達索系統在華設立首個開放創新實驗室,這是達索系統全球第五家開放創新實驗室,將聚焦先進製造、新材料、綠色基建、生命科學等領域,賦能中國初創企業,助力創新生態集群發展,推動中國創新走向世界。
達索系統大中華區創新業務管理總監索愛倫説,扎根中國20年,達索系統業務增長超過22倍,2025年上半年,大中華區業務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我們希望‘在中國、為中國’,融入中國創新生態圈,支持和賦能中國創新走向世界,與中國經濟同頻共振。”
新項目不斷落地,外資“老朋友”們深耕中國,如今,隨着中國企業加速“走出去”,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服務型外資企業落地中國。
“中國是非常成功的快速發展的經濟體,我們不能錯過這樣的機遇。”德碩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中野洋輔説,近年來德碩在華的業務增長迅猛,“我們的業務最開始主要聚焦於支持日本企業在中國發展,現在,我們還幫助中國企業走向東南亞、非洲等地,向全球‘出海’。”
“聯營辦公室的政策打破了以往的服務貿易限制,使我們能夠在中外律所合作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跨法域、一站式的高質量法律服務,更好滿足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要。”奮迅·貝克麥堅時聯營辦公室高級合夥人施淼説,2015年4月,奮迅·貝克麥堅時在上海自貿區正式成立,被視為中國法律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一項標誌性成果,也是中國首家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
施淼説,今年4月,奮迅·貝克麥堅時成為上海浦東新區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的理事單位之一,“我們將積極拓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成為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法律橋梁”。
數據顯示,今年1到7月,上海新設外資企業達3624家,同比增長3.1%,在滬外資企業總數接近8萬家,目前,全市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到1050家,外資研發中心累計達到623家。
從“投資中國”,到“扎根中國”,再到與中國市場同頻共振、共創共贏,外資企業的每一步實際行動,都生動印證着中國市場的強勁吸引力與廣闊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