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為“假黃金”買單-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8 09:21:32
來源:重慶晨報

誰在為“假黃金”買單

字體:

“花小錢戴出周大福即視感,視覺效果堪比黃金。”“不是黃金買不起,而是沙金更有性價比”…近年來,一股沙金飾品佩戴熱潮在年輕消費者中悄然興起。這類外觀酷似足金、售價卻極為親民的首飾迅速走紅,成為高金價時代下的平替選擇。但記者調查發現,火爆消費的背後,存在着個別商家誤導消費者等誘導行為,由此引發公眾對行業規範及消費透明度的關注。

  金價持續上漲

  催生沙金飾品消費熱潮

  在金價持續上漲、消費市場收縮的大背景下,沙金飾品迎來“熱潮”。

  據介紹,沙金是産於河流底層或低窪地帶、與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露在地面的金礦石,經過長期的風吹雨打後風化崩裂,金脫離了礦脈在泥沙中順水而下並沉積,形成沙金。而黃金通常指成色達到99.6%以上的純金,與黃金相比沙金的含金量普遍較低,含金量不足10%,多集中在2%~5%之間。由於從含金量微乎其微的沙金中提取1克純金成本高昂,因此不少廠家選擇直接將未經提純的沙金製成首飾。此外,與傳統“金包銀”飾品相比,沙金飾品在外觀上更貼近足金飾品,不易褪色“露餡”,售價還低,因此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消費者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選擇購買“沙金”首飾,一方面是因為其款式新穎,設計感強且價格便宜;另一方面是它可作為自己的婚禮道具,丟了也不心疼。教培從業者岳女士則調侃説道:“不是黃金買不起,而是沙金更有性價比。”

  記者在多個電商&&上搜索發現,銷售沙金飾品的店舖眾多。一家商家客服稱該店月銷量超10萬件,年復購量高達40萬單。從商品展示圖來看,這些飾品外觀色澤飽滿、造型精巧,看起來與黃金首飾幾無差異。

  沙金手鏈竟能被磁鐵吸起

  所謂的“越南沙金”只是噱頭

  雖然沙金給人一種天然黃金副産品的印象,但實際上,當前市面上銷售的絕大多數“沙金飾品”與真正的沙金並無關係。

  6月25日,陳女士在佩戴所謂“沙金”手鏈後,發現其竟能被磁鐵吸起,於是借用光譜儀對飾品進行了材料檢測,結果發現該手鏈材質是銅鎳合金,甚至含有鉛、鎳等潛在有害成分。“我覺得有些商家的宣傳還是存在引導性的問題,雖然不指望它裏面有多少黃金,但至少不應該有鎳。”陳女士認為。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多數所謂的“沙金”飾品,實為電鍍的合金材質,甚至有些完全不含黃金成分。而宣傳所謂的“越南沙金”“緬甸沙金”“泰國沙金”更多則是一種噱頭。

  18k、24k、999純度隨便刻

  批發只要幾元錢

  廣東省海豐縣梅隴鎮是首飾加工專業鎮,素有“中國首飾之都”的稱號。行走在梅隴鎮街頭,密密麻麻的首飾工廠招牌隨處可見。而這裡的首飾加工工廠大多設在居民樓裏,所佔面積都不大。記者以批發看貨為名,來到一家名為“御賜金家”的首飾廠。在成品倉庫,滿屋子到處都是金光閃閃的首飾。

  廠家負責人介紹,較粗的沙金項鏈,批發價為70元1串。較細的沙金項鏈,批發價為50元1串。至於較小的戒指,價格只要兩三元一個。這些首飾根據不同規格、款式、重量,在這家工廠的批發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在兜售的過程中,這位負責人特地向記者強調,自家生産的這些沙金飾品品質非常好,不僅色澤質感和真正的黃金十分相似,就連重量也所差無幾。這位負責人還説,自家的這些“沙金”首飾,拿去零售絕對可以以假亂真,當記者&&疑惑時,他告訴記者,鎮上的飾品廠很多都是做這個生意的,一個網紅都能賣十萬件。

  隨後記者來到一家名為“金泰盛”的首飾廠,工廠的工作人員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你去外面賣,當黃金賣也行。有人就説沙金是黃金,賣幾百塊錢。”原來,這個廠家的一些客戶,以搞活動、打折促銷為名,公開以黃金的名義銷售這些沙金飾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躲避監管。為了讓記者相信自己所言非虛,工作人員還把記者帶到倉庫,並告訴記者,自己的工廠不僅各式各樣的貨源一應俱全,還提供各種黃金品牌的包裝盒。在現場,記者就看到了印有“老鳳祥”字樣的首飾包裝盒。

  在梅隴鎮上,另外一家名為“金雅麗”的珠寶廠,這裡生産的“沙金”手鏈上,直接印上了999的字樣,老闆告訴記者,印着這樣的字樣,的確可以方便客戶以999千足金的名義進行銷售。

  除了海豐縣,在惠州也有很多沙金飾品工廠,在一家名為“OPK騰翼”的首飾工廠,一位首飾廠工作人員開門見山告訴記者,18k、24k、999,都只是産品的銷售噱頭,客戶需要哪種就可以在首飾上刻哪種字樣。

  給錢就辦“鑒定證書”

  鑒定機構助紂為虐

  這些所謂的“沙金”飾品,印上999千足金的字樣,再搭配上檢測報告和品牌商的包裝盒,很多消費者難辨真假,但批發價只有幾塊、幾十塊不等,顯然不可能是真正的黃金,那所謂“沙金”究竟是什麼材料的呢?

  帶着沙金首飾是否含有黃金的疑問,記者最終以130元的價格,在“御賜金家”工廠購買了兩串沙金項鏈,又在工廠不遠處的“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首飾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把購買的兩串沙金項鏈進行了檢測。檢測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條所謂的沙金項鏈,根本不含任何黃金成分。但他又説,在梅隴鎮上,沙金産品究竟含不含金、含多少金,可都是由他們這樣的檢測機構説了算。這樣一件不含一點黃金成分的項鏈,其實也可以製作黃金鑒定證書。原來商家需要給一款産品出具鑒定證書時,只需拿一個樣品進行檢測,如果這個樣品是貨真價實的足金,就可以出具大批量的鑒定證書,並且每個證書都會加蓋鋼印、帶有不同編號。這位鑒定人員強調,只要是按件支付了鑒定費用,商家想要多少證書就可以出具多少張證書。至於商家拿着這些鑒定證書用到哪、怎麼用,他們一概不管。

  在梅隴鎮,能夠為沙金製作黃金鑒定證書的機構不止一家。記者來到一家名為“金國檢珠寶檢測”的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可以為沙金首飾出具鑒定證書,證明它是真正的黃金。如果檢測量大的話,檢測費用還可以優惠。在調查中,梅隴鎮的不少“沙金”廠家還以銅鍍24K金的説辭來進行營銷。記者帶着購買的多款不同類型的沙金首飾,來到梅隴鎮另一家名為“中質信誠”的珠寶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經過檢測,原來這些所謂的沙金,金的含量分別為0.58%和0.48%,其餘絕大部分成分是銅,金的含量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

  以假充真銷售“沙金”

  金額過大或觸犯刑法

  除了成分存疑外,不少消費者還反映佩戴“沙金”飾品後出現皮膚過敏、紅腫發癢等問題。在黑貓投訴&&上,已有消費者就“佩戴沙金飾品導致過敏”向相關電商&&維權。陳女士也稱其佩戴第二天時出現皮膚紅腫情況,之後不得不停止佩戴。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沈美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一些合金特別是一些鍍金的首飾比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原因是鍍金本身有些酸鹼的成分在裏頭,如果清洗不得當,首飾裏面就會存留一些有害元素,這種元素會導致一些人有過敏的反應。

  與此同時,針對沙金飾品行業部分商家虛假宣傳的情況,有法律界人士向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産者、銷售者在産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産品冒充合格産品,銷售金額達到一定數額,則有可能面臨罰金、拘役或有期徒刑等處罰。

  多名受訪的業界人士認為,沙金飾品的火爆反映了年輕消費群體對“時尚+性價比”的強烈需求,也折射出高金價時代下在産品結構上的供需錯配。“花小錢”可以是一種生活智慧,但不能成為造假逐利的遮羞布。在追求性價比的同時,消費者有權獲得透明的産品信息。因此無論是&&、商家,還是監管部門,都應該在偽黃金産業鏈上畫出質量紅線,行業發展應該更加規範。

  業界人士同時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沙金時應選擇正規渠道,而且要了解産品的詳細信息並查證相關質量認證信息,避免將飾品與投資品混淆。

【糾錯】 【責任編輯:紀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