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留學生在活動現場體驗秦腔藝術。
古色古香的建築與紅燈籠相互映襯,洋溢着濃郁的節日氛圍。臘月廿三,一場獨具韻味的小年傳統文化活動在陜西西安長安霓裳裏漢服文化街區舉辦,與會文化學者共話文化傳承與文旅創新。
小年,承載着祭灶、掃塵、吃灶糖寫對聯等飽含文化底蘊的傳統習俗。為了讓市民游客領略小年傳統習俗的魅力,文化學者分享了小年在歷史長河中的演變、背後的文化內涵以及各地獨特的慶祝方式。聽眾與學者積極交流互動。
陜西省民協副主席、民俗專家王智別出心裁地為嘉賓贈送掃帚,以“拂塵”這一極具儀式感的行為,寓意辭舊歲、迎新年。王智還細緻地講解民間祭灶的習俗,其中蘊含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在莊重而溫馨的小年祭灶環節,眾人齊聲吟誦敬語,希望在新的一年裏,家庭和睦、幸福安康。祭灶儀式結束後,工作人員為現場游客分食灶糖,甜蜜的滋味傳遞着濃濃的年味和對新年的祈願。
此次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漢服愛好者、外國留學生前來。身着精美漢服的人們穿梭在古雅的街區,構成了一幅穿越時空的美麗畫卷。活動現場,市民游客與留學生體驗非遺文化:親手編中國結,感受傳統手工藝的精巧;聽高亢激昂的秦腔,被其獨特韻味所震撼;學包餃子,體驗中國飲食文化的樂趣;書寫福字,在一筆一畫中體味中國文化。現場熱烈的氛圍增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留學生的參與則見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越國界的魅力。
文化學者不僅為游客帶來了豐富有趣的小年文化習俗展示,還圍繞如何借助古都西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旅産業創新發展、釋放消費潛能展開探討。如今,漢服日益受到人們喜愛,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如何用好這一文化IP,成為討論的焦點。
長安霓裳裏作為漢服文化、傳統文化的交流地,一直以來以其獨特魅力吸引着八方來客。這裡不僅有上百家漢服粧造店舖,各種風格的漢服應有盡有,還有眾多陜西特色美食,游客在欣賞精彩活動的同時,還能品嘗地道的陜西風味,感受三秦大地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
未來,長安霓裳裏將舉辦更多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不斷拓展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廣度,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吸引更多中外游客來到陜西。(秦英 文/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1月24日 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