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曝光了“風水大師”詐騙老年人的黑幕。江蘇南京警方歷時半年偵破的特大詐騙案中,92名嫌疑人以“算命改運”為名,通過短視頻引流、情感操控、虛構災禍等手段,在全國範圍內騙取1400余名老年人超4600萬元。
直播間裏“大師”掐指一算,老年人的養老錢便被“算”進騙局——這種打着“算命改運”幌子的詐騙,不僅是對老年人財産的掠奪,更是對其情感與信任的傷害,性質非常惡劣。
騙局的得逞,源於對老年人心理弱點的精準把握。騙子深諳老年群體對自身健康的焦慮與家庭安危的牽掛,用“免費算命”引流,以日常問候“養熟”,再虛構“血光之災”之類的恐嚇,最終推銷高價“法事”進行收割,構成一個詐騙閉環。報道披露了南京王女士因相信“女兒將遇車災”的謊言,借款3萬元求“化解”,結果打了水漂。這背後是犯罪團夥用AI編寫話術、製作專屬檔案的精密算計。更諷刺的是,所謂的“大師”不過是職業騙子,“開光法器”成本僅幾元,“改運”更是無稽之談。
“算命改運”騙局和保健品、低價游之類的老騙局,相同之處在於,利用了老年人的情感缺失——一些老年人退休後與孩子分開居住,平時難有依靠,騙子乘虛而入,噓寒問暖,甚至叫“爹”喊“媽”,相當親熱,讓老年人逐漸卸下防備心理;不同之處在於,“算命改運”騙局還利用了信息差——一些老年人對短視頻算法推薦比較陌生、對AI話術的認知不足。更惡劣的是,這一團夥按存款分級詐騙,甚至設“合規部”規避監管,將惡行包裝成“正經生意”,除了進一步迷惑老年人,還增加了打擊難度。
避免老年人掉入“算命改運”陷阱,也要從兩方面着手:情感填充、信息填溝。晚輩多抽點時間陪伴長輩,多與老人溝通,及時了解其動態,從情感上溫暖老人,避免他們沉迷於短視頻而不能自拔,此為正途。話是這麼説,此事知易行難,囿於現實困境,這一問題不易解決。應將更多目光應該放在外部治理上,尤其是短視頻&&,對於那些大談玄學、宣揚命理的短視頻或直播間要特別留意,該限流的限流、該封號的封號,就算不是為詐騙引流,宣揚迷信的作品也是誤人於無形的“精神鴉片”。
當“算命改運”的話術被戳穿,我們更該看見:老年人真正需要的不是“改運”,而是被看見、被關懷的真實溫暖,這才是“元需求”。 (連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