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塊錢買一小時“善良”,志願時長怎能靠“鈔能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3 08:47:58
來源:工人日報

八塊錢買一小時“善良”,志願時長怎能靠“鈔能力”?

字體:

  40元下單5小時關愛老人項目,提供姓名與志願者編號,僅2分鐘後,賬號中便新增一條5小時的服務記錄——據近日央視網報道,“付費代刷志願時長”已成為明碼標價的“商品”。電商&&上,“志願時長幫忙刷”“彎道超車!在家速攢20h志願時長”的廣告滿天飛。有賣家甚至提供“會員制服務”,收費高達上千元。在一家“已售1萬+件”的店舖評論區,買家們紛紛留下“效率超高”“價格實惠”的好評。

  代刷志願時長“市場火熱”,與近年來多地教育部門將志願服務時長納入綜合評價體系密切相關。在一些地區,從入團到入黨,從校級獎學金到市級優秀學生評選,註冊志願者並達到一定的志願服務時長被列為基礎條件,甚至在中考、高考的綜合素質評價中,志願服務時長和表現也是重要評分維度,可能成為加分籌碼。

  將志願服務作為一門“必修課”進行考核,出發點無疑是好的,旨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不小,很多家長哪舍得花時間讓孩子去做志願服務?有這個時間多刷兩套卷子豈不更“划算”。“鈔能力”能辦到的事情又何必要親力親為,況且8元1小時,“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重要的是,大部分的考核也只是考核最後的數字,而不是過程本身,蒙混過關並非難事。

  一張張表格上“志願時長”那欄空着,家長心裏哪能有底?於是有人掏錢買安心,有人組隊“薅羊毛”,從猶疑到放棄“糾結”——“反正別人也買”。

  “鈔能力”可以實現“彎道超車”,是因為相關規則有漏洞:時長怎麼核實?照片可以擺拍,GPS可以模擬,連&&人電話都能留“自己人”;項目怎麼備案?隨便寫個“關愛老人”,200字模板複製粘貼,就能生成一條看似正規的活動;懲戒怎麼落地?目前多數&&只有“作廢”選項,沒有“拉黑”機制,換個馬甲還能重來……

  當“真幹活”的孩子發現其他同學躺着漲時長,下一次他還會去敬老院擦玻璃嗎?當高校招生老師看到千篇一律的“40小時種樹”,還會相信這份材料嗎?

  已有地區試點新方法進行考核,讓“評價”不止看數字。例如某地高中引入“志願服務導師”,由社區書記、公益組織負責人給學生的現場表現打分,評語寫進檔案。數字之外,多了溫度與細節。同時,造假者應被劃入“黑名單”。民政部的志願服務信息系統已覆蓋全國,下一步可推動相關部門形成合力,一旦查實造假,買方、賣方、機構、&&多方同責,屢教不改者可封禁志願者編號。

  志願服務原本是一粒種子,種在孩子心裏,發芽成“原來我能幫到人”的驚喜。正如一位專家所説,“社會真正需要的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自覺,而非一紙形式化的證明。”

  下一次學校發通知“請上傳志願證明”,希望家長先問孩子一句“今天幫了誰”,而不是“夠不夠?不夠爸媽再給你買點”。畢竟,真正的“彎道超車”,是孩子在幫助別人時,收穫自己的成長;是孩子發現,原來,點亮別人的燈,也能照亮自己的路。 (蘇墨)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