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3/09 13:13:26
來源:新華網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美好生活在雲南丨民族團結之花開出“幸福答卷”

字體:

  新華網昆明3月9日電(康靜 柴靜)櫻花、鬱金香、油菜花……春日的雲南,各色花兒競相綻放,爭奇鬥艷。而在雲南這片世居民族最多的土地上,多民族融合發展、團結奮進,民族團結之花開出了一份“幸福答卷”。

哈尼族群眾慶祝豐收(資料圖)。新華網發(元陽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2023年3月7日,雲南省委書記王寧致信網友,歡迎大家來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一年來,這一IP不斷“出圈”,人們用不同的方式探尋著何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從中找到獨特的“驚喜”。

  日前,王寧再次給網友回信,信中提到,“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除了文旅的“熱度”,更應該有生活的“溫度”。雲南有26個世居民族,多民族在這片絢爛多姿的土地上和諧共生,將雲南生活的“溫度”展現得淋漓盡致,詮釋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是一種和諧幸福的生活”。

人們齊聚景洪市潑水廣場,互相潑水祝福,歡度潑水節(2023年4月15日攝)。新華網 徐華陵 攝

  據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臺分析顯示,截至3月8日12時,全網有關“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資訊超181.7萬條。其中,圍繞“和諧幸福”相關資訊1360余條。

  雲南各民族親如一家,彰顯著和諧幸福,也彰顯著雲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決心。

  民族節慶為幸福“上分”

  雲南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節慶精彩紛呈,彰顯著多民族和諧共融的幸福景象。

  眼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即將迎來的潑水節,進入了許多人的旅行規劃。

  潑水節是傣家人的新年,已成為雲南旅遊的亮麗名片,歡快的樂曲,愉悅的舞步,傣家人與遊客一同感受著水的祝福。2023年,各地文旅局花式“整活”,將潑水節送上熱搜,持續為雲南文旅“上分”。

在景洪市潑水廣場,上萬人參加潑水狂歡(2023年4月15日攝)。新華網 徐華陵 攝

  2023年潑水節期間,西雙版納共接待遊客200.21萬人次,同比增長310.35%;旅遊總收入21.16億元,同比增長291.13%;德宏接待國內遊客81.05 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8.35億元。

在景洪市潑水廣場,上萬人參加潑水狂歡(2023年4月15日攝)。新華網 徐華陵 攝

  不只有潑水節,火把節、摸你黑狂歡節、目瑙縱歌節等也成為越來越多遊客的選項。2023年目瑙縱歌節期間,德宏州接待國內遊客48.02 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7億元。

人們點燃火把,共同慶祝火把節(資料圖)。新華網發(楚雄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火把節期間,各族群眾載歌載舞,一同點燃火把,成為旅行中的別樣體驗。2023年火把節期間,楚雄彝族自治州共接待遊客155.0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4.47億元。

  還有獨特的摸你黑狂歡節,人們互相涂抹,意味著相互祝福。2023年“五一”假日正值摸你黑狂歡節,期間,臨滄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82.48萬人次,完成旅遊總收入6.27億元。

  隨著民族文化與旅遊的不斷融合,雲南民族文化也走出雲南、走向世界,成為遊客認識雲南、了解雲南的重要窗口。雲南的和諧幸福,被越來越多的人體驗和向往。

遊客體驗“花臉節”(資料圖)。新華網發(朱佩雲 攝)

  體驗民族生活 鄉村旅遊繪就幸福畫卷

  除了景觀遊、生態遊等旅遊方式,充滿民族特色的鄉村旅遊正在雲南興起。

  “雲南省新增3條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雲南5條鄉村旅遊線路獲文旅部推薦”……鄉村旅遊成為遊客深度體驗雲南生活的重要途徑,民族聚居村寨、民族風情建築、民族特色美食……地道的民族生活成為遊客的“打卡”項目。

航拍視角下的西雙版納傣族園景區(9月14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西雙版納基諾山基諾族鄉是我國最後一個被確認的民族——基諾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遊客了解基諾族文化的主要窗口。當前,鄉村徒步遊正在當地悄然興起,當地開發出22條徒步線路,基諾族文化加上熱帶雨林風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助力當地群眾增收。

  除了基諾山,曼麼新寨等緊鄰原始森林的民族特色村寨也走出了致富新路子。作為傳統的哈尼族村寨,曼麼新寨也發展起了徒步遊,遊客不僅可以感受原始熱帶雨林風光,還可以品嘗哈尼族傳統美食。

  位于雲南省騰衝市清水鎮的司莫拉佤族村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傳統村落。依托佤族特色和田園風光,司莫拉2016年以來開始發展鄉村旅遊,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期正是當地油菜花盛開的時節,司莫拉佤族村每天都有不少遊客前來“打卡”,感受田園生活、體驗民俗文化。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的河西鄉,聽拉瑪人的民歌、在衝浪溫泉水上樂園泡溫泉、體驗農家風情,已成為許多遊客的選擇,溫泉與民族文化賦予了這裏發展鄉村旅遊的獨特條件,康養旅遊成為當地的發展路子。

司莫拉的彩色稻田(8月2日 攝)。新華網發(趙傑仁 攝)

  黃墻灰頂的彝族民居,質樸的磨皮花鼓舞……每逢周末都會有遊客前往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平甸鄉磨皮村。磨皮村持續打造節慶活動,探索形成村民提供産品、山貨街引流、村集體運營管理的模式,進一步提升村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

  鄉村旅遊的興起讓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環境不斷改善,一個個鄉村呈現出新風貌,民族幸福生活的畫卷在雲嶺大地上徐徐展開。

  民族團結譜寫幸福答卷

  今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枝繁幹壯”“幸福花開”“石榴紅”等重點工程,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全域創建,將各項工作都賦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和意義。

  報告指出,雲南累計創建137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居全國第2位,建成374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新的一年,雲南將統籌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開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行動。

動景來的趕擺場,遊客可以在這裏隨意挑選當地農特産品(2023年10月31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近年來,雲南在築牢祖國西南邊陲安全穩定屏障,高品質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推動雲南邊疆現代化治理水準不斷提升上取得突破——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均已創建一項主導産業,申報村農業主導産業佔全村農業生産總值的30%以上;均成立一個以上規范運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達944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達到 10萬元以上,其中20萬元以上123個;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超過當地平均水準。此外,昆明市、8個邊境州(市)和17個邊境縣(市)創建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市)、示范單位。

  一個個邊境幸福村的建設,為各族群眾譜寫著幸福篇章。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新司土村委會巴飄村民小組,這個古老的基諾族村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民族團結與鄉村治理上謀思路、做文章、出實招,由水電不通、道路泥濘、房屋低矮,變成了如今的美麗鄉村。

  在動海縣打洛鎮的動景來、曼轟村等村寨,旅遊、水果等産業讓村民們逐漸富了起來。産業的發展激發了邊境村寨村民們的內生動力,也幫助大家走出了一條主動謀幸福的道路。

曼烈村小組街道一隅(2023年11月3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雲南將邊境地區氣候、區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打造“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和特色産業基地,健全助農增收利益聯結機制,促進邊民增收。

雲南迪慶·香格裏拉2023年端午賽馬節開幕式現場,人們載歌載舞共同慶祝節日的到來(資料圖)。新華網發(迪慶日報社 供圖)

  多民族的融合發展、團結奮進是詮釋“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中“和諧幸福”這一含義的基礎。一年來,各民族在這片土地上交出了一份“幸福”的答卷。(完)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