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2/02 09:01:18
來源:新華網

聚焦高品質發展|雲南這座小縣城,“種”出了未來

字體:

  新華網昆明12月2日電(張瑪睿 李浩 趙普凡)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種子早就成為當地人密不可分的“夥伴”。元謀,這片金沙江畔的熱土,為種業發展貢獻著元謀力量,“種”出了名堂,也“種”出了未來。

工人給蔬菜種苗澆水(10月21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深耕逾五十載,元謀種子“撒”向全國

  元謀縣地處金沙江幹熱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21.5℃,素有“天然溫室”之稱,這讓在元謀生長的種子,總能汲取到更多的陽光和養分。  

  基于優越的自然氣候條件,上個世紀70年代起,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單位和企業就到元謀進行南繁加代育種,種子在元謀冬日陽光的照拂下繁殖和選育,而後被帶回北方播種,來年春天在北方大地上破土發芽。 

玉米穴盤育苗(10月18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久久發展的南繁,不僅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更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著元謀力量。西藏地區和西北、東北等地的青稞、小麥在元謀加代擴繁,一方面縮短了育種周期,另一方面加快了優良品種的推廣。據統計,元謀每年可為全國400多萬畝的麥類種植提供種子,多種優質麥類品種均在元謀加代擴繁。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元謀已成為以十字花科蔬菜、春小麥等作物為主的國家冬春種子繁制種基地和全國重要的南繁育制種中心。為了更好地進行南繁育種,近年來,元謀不斷加強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提升改造,加快建設一批優勢特色作物種子基地、育種創新基地。

元謀現代種業科技園(10月1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十年磨一劍,專注種子創新研發技術  

  多年來,眾多元謀種業人在自主研發方面持續深耕與創新,元謀的種子,不僅以南繁育種的形式回到北方,也以“自主研發”的姿態,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武成勇與專家查看自研番茄品種生長狀況(10月20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雲南金誠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金誠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武成勇,為了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番茄種子,與科研團隊一起艱難攻關十余年,心酸苦楚唯其明白,“我們的使命是要推動中國番茄産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一切的基礎是種子,種子要突破,必須要有自主研發的品種!”  

  如今,通過近20年的發展,金誠公司已經成為“研育繁推”一體化的科技型種子企業,研發的番茄新品種不僅讓當地用上了本土種子,還從元謀走向雲南,從雲南推廣到大西南。2015年至2021年,金誠公司在中國南方累計推廣新優品種10萬畝,為農戶增收3億多元。

楊長楷(左一)和團隊成員觀察種子出芽情況(2022年11月4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雲南思農蔬菜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思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長楷也深知種子的重要性,在他看來,“種子就是農業的晶片,是核心的核心、關鍵的關鍵!”深耕蔬菜制繁種領域20多年,楊長楷帶領團隊潛心育成蔬菜新品種20多個,推廣蔬菜優良品種20萬畝以上,帶動農戶增收10億元以上。如今,十字花科蔬菜已經成為思農公司的主要制繁種方向,産品不僅面向國內,還出口到美國、荷蘭、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源源不斷的創新,離不開強大的科技支撐。近年來,元謀縣先後挂牌成立方智遠、朱海山、張仲凱、尼瑪扎西等院士、專家工作站,加之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區生態農業研究所等科研及技術推廣服務體係,為元謀縣現代農業種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仲家楷(左一)與南繁育種專家查看小麥種子(2022年11月2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目前,元謀獲制繁種方面的專利14項,制定蔬菜種子生産技術方面雲南省地方標準6項。同時,金誠公司、思農公司等企業自主研發的16個蔬菜品種在農業農村部進行了登記,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有效推動了元謀縣現代農業種業持續健康發展。 

元謀現代種業科技園(10月21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種”出了名堂,未來是星辰大海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近年來,元謀縣在大力發展蔬菜産業的同時,制定《元謀縣加快打造“育種天堂”實施方案》等文件,推出相關措施,並組建工作專班大力推進現代種業發展。  

  如今,元謀正在緊扣建成“育種天堂”的發展定位,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規劃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構建保、育、測、繁分工合作、緊密銜接的現代種業發展新格局。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元謀全縣繁制種面積達5萬畝,種子産量500萬公斤,産值10億元以上,建設工廠化育苗大棚80萬平方米,種業綜合産值30億元以上。培育優質蔬菜新品種50個以上,良種覆蓋率達100%;繁制種基地高標準農田覆蓋率達80%以上;培育省級以上種子生産龍頭企業8家。到2035年,繁制種面積達10萬畝,種業綜合産值達50億元以上,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6萬元以上。(完)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