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拉花大賽作品展示。
游客夜游咖啡嘉年華。
“行走的咖”路演季表演。
3500餘人參加最大規模咖啡品鑒派對。活動現場人流如織。
風從滇池來,滿是咖啡香。2024年8月10日至18日,由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西山區政府聯合主辦的2024年滇池東岸國際咖啡文化嘉年華在滇池綠道草海段舉辦。
為期9天的活動吸引了65萬人次的市民游客參與,拉動消費近億元,1.36萬餘條相關新聞和資訊通過多個&&、不同媒介傳播。人民網、新華社、央廣網等刊播相關報道,自媒體&&熱度高漲。截至活動結束,全網累計閱讀量近9億次。
隨着滇池東岸國際咖啡文化嘉年華的成功舉辦,昆明市城市新名片——“酷暑難耐時,到滇池東岸喝一杯咖啡”的休閒生活方式火爆出圈,成為全市文旅産業的現象級IP,也是對“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生動詮釋和具體實踐。
創意
“咖啡是很好的載體”
走進咖啡嘉年華現場,瞬間便能感受到咖啡文化的魅力。8月10日下午,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活動——最大規模的咖啡品鑒派對舉行。超過3500人參與到咖啡品鑒活動中,該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在昆明挑戰成功。
來自上海、廣州、成都、武漢、長沙等24個城市的70輛咖啡車和東南亞地區的30輛咖啡車,並由12個咖啡主題快閃店組成的咖啡部落在滇池綠道上一字排開,帶來風格各異的咖啡飲品和一個個關於咖啡的故事,讓市民、游客的味蕾和精神獲得了雙重愉悅。
“行走的咖”路演秀,帶來融合國際時尚潮流與雲南民族風情的視覺衝擊;千架無人機表演秀,點亮了春城不眠夜;CTI國際咖啡拉花大賽奉獻了好看又好喝的拉花咖啡;田德能咖啡館展現的雲南咖啡文化、白兔唱片和由咖啡豆生産的項鏈、胸針等相關産品,讓人不禁駐足品味;“咖范兒”音樂會、“咖比尋常”眾話咖啡開放麥和“咖啡與藝術”展演……與咖啡相關的大量演藝活動輪番上演,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到場參與。咖啡嘉年華催生的“洋氣的人都會在這裡相遇”等話題,連續多天登上微博熱搜榜。
“把咖啡打造成文旅産品,這個切入點特別好,而且非常能吸引年輕人。只要俘獲了青年群體的心,就等於贏得了全世界。當下,喝咖啡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舉辦滇池東岸國際咖啡文化嘉年華,對於昆明來説是一種契機。”北京阿那亞城市社群主理人趙津説,希望昆明能形成專屬的“咖啡+”文旅産業發展模式。
雲南省東南亞研究會會長瞿健文高度肯定了把咖啡作為嘉年華活動的載體這一創意。他認為,昆明是一座融合開放、包容、時尚等元素的城市,蘊藏着深厚的咖啡文化。清朝末年,隨着滇越鐵路通車,昆明就出現了喝咖啡的人群;抗日戰爭期間,隨着大批教授、學生的到來,昆明的咖啡館又增加了不少。如今,翠湖周邊咖啡館林立,咖啡節、咖啡集市等活動早已融入昆明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國98%的咖啡豆産自雲南,周邊的泰國、老撾、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大量種植咖啡,流行咖啡文化,可以説,咖啡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在旅游、文化以及種植、加工、貿易交流上的&&紐帶,並帶動了旅游、文化、經貿等方面的合作。”瞿健文&&,作為雲南的省會,昆明舉辦咖啡嘉年華對於打造“輻射中心、開放春城”和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都有積極意義。
天時
熱情春城邀客共享涼爽
舒適的氣候是昆明的一大優勢。這裡是世界知名的春城。夏季,全國多地高溫籠罩、酷暑難耐,昆明的氣溫始終浮動在25℃上下。正是這難得的涼爽,讓暑期的昆明成為游客爭相造訪的目的地,高鐵站、飛機場,國內外游客絡繹不絕、人頭攢動的景象成為常態。
對於昆明的涼爽和舒適,深諳文旅生活方式打造的城市文旅IP、小鎮生活研究所&&主理人李婷有着直觀的感受:“我長期生活在南京,習慣了四季分明。當我首次來到昆明,從邁出飛機艙門的那一刻起,迎面而來的‘冷’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份‘冷’不同於冬日的刺骨嚴寒,它帶着清新與柔和,是春城昆明致以游客的專屬歡迎儀式。”
談及咖啡嘉年華,李婷説:“站在滇池東岸,我沉浸在一場別開生面的咖啡品鑒盛宴之中。眼前是波光粼粼的滇池,輕風拂過,湖水特有的清新與涼爽,與手中咖啡散發出的香氣交織在一起,感到無比幸福。咖啡嘉年華的口號‘COOL愛昆明’,太貼切了。”
李婷認為,咖啡元素理應成為昆明城市IP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後應該不斷強化,把咖啡的醇厚與昆明的舒適融合起來,塑造昆明獨有的文化符號。這樣的IP形象不僅能夠吸引更多咖啡愛好者的關注與喜愛,更能在全球範圍內樹立起昆明作為“咖啡之城”的品牌形象。
在咖啡嘉年華現場,享受涼爽輕風和咖啡香氣的游客還有很多。與充滿着文藝范兒、詮釋着街頭美學的咖啡車合影,細品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與主理人交流關於咖啡的故事,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
外地游客在與家人、朋友打視頻電話時,語氣裏充滿驕傲:“你們熱不熱?昆明這邊好涼快呀,我們在滇池邊,吹着小風喝着咖啡,太舒服了。”
地利
高原明珠鋪展生態畫卷
藍天白雲綠草,湖面碧波蕩漾,鳥兒振翅翩飛……經過持續多年的保護治理,“高原明珠”滇池及其周邊的濕地,以生態和諧的嶄新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按照自然恢復為主,人工措施為輔,宜濕則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昆明建設了6.29萬畝以濕地為主的環滇池生態帶,形成了一條平均寬度約200米、植被覆蓋率達81%的湖濱閉合生態帶。23公里長的滇池綠道環草海段成為市民跑步、騎行、散步的新晉打卡點。
咖啡嘉年華的舉辦地位於滇池綠道環草海段,是為了讓市民、游客直觀感受到昆明堅持不懈推動滇池保護治理的決心,更為了能讓人們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間看到保護治理的成果,感受居住在昆明的美好。
8月12日下午,63歲的游客王玉在來自泰國清萊的waew咖啡車前買了些美式咖啡。“20多年前,我移民加拿大,現在經營着一家企業,時不時會回昆明探親。第一次來到滇池綠道,沒想到滇池變化這麼大,環境真好。”
在清萊,waew擁有自己的咖啡農場,經營着5家咖啡館。這次,她和老公帶來了自家農場種植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來到昆明,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咖啡,希望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合作機會。”她&&,兩年前在上海舉辦的一個咖啡活動上,她就聽説過昆明,然而,當她來到這裡,感覺氣侯比想象中的更好。活動場地的景色不錯,選址也讓人們更加親近自然。今後,她還會帶着家人、朋友來雲南旅游。
滇池綠道的美,印證着滇池旅游黃金岸線的潛力所在。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文旅投促局局長安向輝&&,圍繞滇池旅游黃金岸線建設,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正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文旅綜合體、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避暑勝地和世界級的旅游度假區。下一步,度假區將深挖滇池旅游黃金岸線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梳理周邊可開發、可利用、可提升的旅游資源,引入戰略投資方和頭部文旅企業,深度激活滇池旅游黃金岸線,特別是滇池東岸這個重要的黃金旅游區域。
人和
飄逸咖香中體悟松弛
走進咖啡嘉年華現場,仿佛踏入一個流動的咖啡“大觀園”。100輛咖啡車,每一輛都有一個獨立的故事,它們或復古雅致,或現代前衛,不僅是創作者個性與巧思的展現,更表達着各自獨特的咖啡哲學。從意式濃縮的醇厚,到手衝單品的風味層次,再到各式創意特調的驚喜連連,每一名咖啡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杯“心頭好”。
12家別具一格的咖啡文化快閃店也是本次嘉年華的一大亮點。這些快閃店不僅提供更加豐富的咖啡品鑒選擇,還通過主題展覽、互動體驗、咖啡製作工作坊等形式,讓參與者近距離感受咖啡種植、烘焙、沖泡的全過程,深入了解咖啡背後的文化故事。
“在昆明,感覺很愜意、很自由。我出門旅游追求的就是‘松弛感’。夕陽下,在滇池邊喝上一杯咖啡,和陌生人輕鬆交談,這是我喜歡的感覺。”來自四川的劉思宇&&,咖啡嘉年華給她帶來了滿滿的驚喜。
雲南旅游營銷專家、雲南風之鈴市場諮詢機構董事長宋火根認為,之所以昆明能為外地游客帶來這樣的感覺,是因為不少當下的上班族的生活狀態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壓力都很大,有釋放情感、舒緩身心的需要;同時,這部分人也是高學歷、高收入、高節奏、高競爭壓力、高情感需求的優質旅游消費群體。對他們而言,旅游就是花錢、花時間去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松弛感”是這部分游客的主要追求。
“大理因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再度火爆,新疆阿勒泰也因電視劇《我的阿勒泰》迅速走紅,這些現象的背後,其實是休閒生活方式通過影視劇輸出,打動了消費群體,契合了他們的嚮往。”宋火根説,此次咖啡嘉年華的舉辦,輸出的正是昆明輕篤篤、慢悠悠的休閒生活方式,還有“青春不曾落幕、浪漫剛剛開始”的內涵。“試想一下,華燈初上,與三五知己共坐,就着一壺清酒、一盤燒豆腐,在歡聲笑語中回憶過去的美好,這樣的場景能不打動人嗎?”
“昆明悠閒的生活方式,與咖啡飲品的氣質不謀而合。”吉尼斯世界紀錄大中華區總經理Charles Luke Wharton(王晨)&&,咖啡是現代社交的重要元素,與昆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結合,展現了昆明國際、時尚、浪漫的都市新形象。
融合
旅游黃金岸線熱度持續提升
融合的重要性在於産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催生新型的場景和産品,並能帶來全新的文旅體驗感和舒適度。
此次咖啡嘉年華,在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最大規模的咖啡品鑒派對上,一款由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打造的奔愛咖啡盛裝亮相,迅速走紅。今年4月,由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牽頭創辦的奔來書院正式成立。6月,首家奔來書屋在大觀公園掛牌,隨後在環滇池的海晏村、杜曲村、石城村、觀音山白族村等網紅打卡地和文創基地先後掛牌。結合滇池旅游黃金岸線建設,在高品質民宿、酒店、咖啡館、餐飲店、陶吧、茶文化空間等掛牌奔來書屋,按每年50家的計劃在環滇183個村莊布局實施,今後在所有掛牌奔來書屋內,都能喝到奔愛咖啡,還能買到奔來系列的其他網紅産品。
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熊堅説:“西山睡美人幾千年來都是愛情的象徵,對面的海埂大壩無疑是全國最佳的愛情告白地。結合大觀樓長聯內容,在昆明市首屆環滇特色美食大賽‘山盟海誓宴’套餐中首次推出了奔愛咖啡。奔愛咖啡不僅是一款帶有愛情主題、為年輕人專屬打造的産品,也有友情親情、愛國愛鄉、生態文化之情的‘大愛’含義,把推廣雲南咖啡和歷史文化相結合,為打造雲南文旅品牌貢獻力量。”
同樣在咖啡嘉年華上全新亮相的還有雲南民族村的文創産品。在新消費場景下,雲南民族村打造了彝族刺繡、原創飾品、手作物件、民族包包、雲南幹花、文創折扇等産品。此外,現場還推出了包括行李牌、手機殼、鑰匙扣等多個系列的AR文創産品,為游客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感受。
作為昆明市重點打造6條黃金旅游線路的重要舉措,今年7月24日,昆明市文旅集團在滇池旅游度假區成立。8月14日,用絹花裝扮一新的昆明文旅集團啤酒花車一亮相咖啡嘉年華,便驚艷了游客和市民,紛紛前來打卡合影。花車周身各色絹花環繞,游客累了可以坐在高背椅上感受盛夏花車啤酒的勁爽。
按照發展規劃和思路,昆明文旅集團將依託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的獨特資源和優勢,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和旅游價值,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游項目。下一步,昆明文旅集團將以6條黃金旅游線路為中心,以滇池旅游黃金岸線為切入口,重點打造鄯闡古城、世界級戶外度假營地、交通産品等環草海區域重點項目,並積極實施滇池東岸國際咖啡文化嘉年華、昆明極速嘉年華等特色活動及賽事,持續提升滇池旅游黃金岸線熱度。
創新
新式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咖啡嘉年華的成功舉辦為2024年夏天的昆明帶來了巨大流量,也為地方文旅産業探索出了一條可行的轉型升級之路。然而,從“流量”變“留客”,從“網紅”到“長紅”,都是漫長而艱辛的探索過程。
“凡是可以被拿走(模仿、複製)的東西,都不是核心競爭力。昆明有舒適的氣候,有滇池美景,還有松弛休閒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不可複製的優勢,政府部門應該持續輸出這種休閒生活方式,通過創造這種場景和鏡頭感,吸引優質旅游消費群體赴昆旅游。”宋火根説。
咖啡嘉年華主辦方代表、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雷坤&&,與以往的活動相比,此次咖啡嘉年華從模式、業態、産品和運營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創新,打造了昆明獨有的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旅游,是昆明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轉變的有益嘗試。“活動不是一次單純的活動,也不會曇花一現,而是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的重要旅游産品。未來,活動將會持續,並將不斷與戲劇、影視、體育、文化等元素進行碰撞,通過這種碰撞與結合,成為昆明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助力。”
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副會長胡路&&,咖啡是僅次於石油的全球第二大大宗商品,其戰略資源地位不言而喻。雲南是中國咖啡的主産地,作為雲南的省會,昆明舉辦咖啡嘉年華所帶來的巨大流量紅利,對雲南咖啡産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雲南咖啡産業每年的産值達數百億元,但大多集中在第一和第二産業上。放眼世界咖啡産業,第三産業品牌消費服務的比重高達93%,這給了我們太多啟示。希望咖啡嘉年華成為全國性的活動,也希望政府部門做好相應的昆明咖啡産業規劃。伴隨着咖啡消費的提升和擴大,特別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昆明完全具有成為‘亞洲咖啡之都’的潛力。”胡路説。
瞿健文則認為,咖啡嘉年華高人氣、高品位,是昆明文旅産業轉型升級的一次重要實踐。作為一種新型旅游消費場景,咖啡嘉年華為城市營銷提供了助力,大幅提升了昆明、雲南的形象。“在昆明,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人共享、分享各個國家的咖啡口味、文化,同時咖啡有社交、休閒的屬性,宣揚的是開放、包容、有品質的生活,正是‘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新式體現。”瞿健文説。 (記者 黨曉培 通訊員 王一帆 廖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