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24 09:47:30
來源:雲南省公安廳新聞辦公室

獨家首次揭秘!羅平警方小編到底長啥樣?

字體:

  “擁有500萬粉絲的羅平警方,用生動幽默的短視頻,開展禁毒反詐、酒駕警示等普法宣傳,在網上活躍‘出圈’。”這是雲南省委書記王寧在2024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向與會嘉賓分享的雲南網絡傳播故事之一,羅平警方“驚喜”被cue。

  羅平警方為何“出圈”火爆全網,深受群眾和廣大網友喜歡?

  “夢”開始的地方

  2019年8月1日,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公安局政工室副主任朱岩松註冊了“羅平警方”抖音號,發布了第一條宣傳視頻,但反響卻“非常”不盡如人意。加之一個人負責賬號運維、剪輯,還要兼顧其他政工工作,更新時間沒有保障,視頻維護也陷入困境……此時,羅平縣公安局特警大隊的一位年僅18歲的輔警胡傑進入朱岩松的視野。

  因為從小有一個“警營夢”,胡傑成為當地特警大隊一名外勤巡邏的輔警。在二人工作接觸中,朱岩松發現,胡傑對公安宣傳表現出了強烈的熱情:他喜歡剪輯動畫片,思想活躍、網感不錯。朱岩松如獲至寶,便申請將胡傑調整到政工室參與公安宣傳工作。從此,師徒2人聯手,共同進行“羅平警方”賬號視頻運維、剪輯等工作。

  數年如一日,朱岩松帶着新媒體團隊奔赴在羅平的大街小巷,穿梭在田間地頭,捕捉最鮮活的素材,回到辦公室又加班剪輯視頻、寫文案,只為拿出更優質的作品……

  “路”轉折的地方

  “在新媒體盛行的當下,如何開展公安宣傳工作?”成了羅平警方團隊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無數日夜的努力,他們猶如一股“泥石流”,突破了瓶頸期,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流量賽道,開始蛻變……

  2020年,“羅平警方”畫風轉變,作為警方賬號,“羅平警方”創作團隊依託公安日常工作,抓住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諸如把網絡熱梗用搞怪音樂與違反交規的視頻搭配,融入視頻角色的“愛恨情仇”“內心拉扯”,成為“會整活”“有點皮”的官方賬號,各類接地氣的宣傳讓網友直呼“蕪湖”“太上頭”“每天必看”,交通違章、治安、電詐等典型案件,在羅平警方的“剪刀”下,劇情魔性、反轉難料,普法效果也更加深入人心。

  將網紅元素與短視頻組合,用時下熱門的“洗腦神曲”作為執法視頻的背景音樂,隨着“跨界”“玩梗”式的宣傳視頻新鮮出爐,極具“反差感”的風格讓視頻各項數據大幅攀升。自此,羅平警方一路“開挂”,越做越活,並逐漸走進群眾生活,成為網友關注的熱點賬號,粉絲暴漲。

  “道”拓展的地方

  “小編,諮詢一下,借網貸信息填錯了,資金被凍結,需要自己出錢解決,怎麼辦?”“小編,有人買賣銀行卡,你們來不來查?”……火出圈後,羅平警方又多了一個角色:打擊違法犯罪的前哨站。

  “群眾事無小事,群眾在哪兒,我們的服務就延伸到哪兒。”羅平警方將新媒體&&越“玩”越“花哨”,從普法宣傳拓展到服務群眾雞毛蒜皮的“小事”,這背後,其實是群眾的信任和肯定。

  2020年7月,根據群眾在“羅平警方”公眾號的後&留言:“某某村有人買賣銀行卡”,朱岩松及時將線索反映給經偵大隊,民警通過偵查,很快破獲了一個涉案20余億的犯罪團夥。案件雖然成功告破,但如何“警示更多人不要參與到詐騙中去,不要再被騙?”朱岩松有着自己的解題思路。

  他帶着團隊全程跟進案件辦理,製作警示教育視頻並“趁熱”發布,短短幾天時間,這條視頻播放量便超過了2.4億!點讚超297萬次!網民紛紛評論道:“這條視頻警示教育意義很強,讓更多人知道了買賣銀行卡是違法犯罪行為,我一口氣轉發了好幾個家庭群……”

  “心”延續的地方

  羅平警方陸續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開通賬號,持續打造自己的新媒體“金字招牌”。秉持着“走近公安、體驗公安”到“理解公安、支持公安”。在“出新”上下功夫,以共情凝聚共識,讓主流敘事、主流價值變得“活潑風趣”,被更多受眾看到、聽到和感知到,普法宣傳、安全教育等傳統工作就是這樣,被羅平警方以“四兩撥千斤”的形式,從網下搬到了網上。

  “把群眾喜聞樂見的表達手法和相對嚴肅的公安工作相結合,站在人民的立場,與群眾交朋友,用真心把警察故事講給他們聽,我覺得這應該是“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題中應有之義。”朱岩松説,“警務新媒體説到底就是要切中公眾所關注的,旗幟鮮明地主動發聲引導,在互動中拉近警民‘心距離’。”

  “遠離羅平警方!”“別跟羅平警方玩,別被帶偏了……”這是全國諸多政務號和網友對“羅平警方”的調侃,但背後蘊含的,更多的應該是“羅平警方”融入群眾、貼近群眾、被群眾喜愛的生動寫照。

  “通過有感情、接地氣的互動,讓網民信任我們、支持我們,就是我們運維新媒體的主要理念。”隨着羅平警方粉絲黏性的進一步增強,其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又有了顯著提升。

  如今,“羅平警方”抖音、快手粉絲數達500多萬,獲選中央政法委“四個一百”優秀抖音賬號、全國年度影響力政務賬號、年度優秀創作者……

  越來越多的“國家級”榮譽,見證着羅平警方“新媒體+N”機制的蓬勃發展,但他們的華章仍在繼續書寫。

【糾錯】 【責任編輯:范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