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熊貓”漾濞槭的新生——“極小種群物種”逆襲故事之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2 18:02:44
來源:新華網

“植物大熊貓”漾濞槭的新生——“極小種群物種”逆襲故事之一

字體:

  新華社昆明5月22日電(記者伍曉陽、嚴勇)科研人員常把像大熊貓一樣珍稀的植物稱作“植物大熊貓”,漾濞槭是其中之一。剛被發現時,它被認為全球僅存5株。經過10多年保護和繁育,如今這個數字擴大到了6萬多株。從瀕臨滅絕到脫離險境,漾濞槭成為“極小種群物種”逆襲的典型。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內定植的漾濞槭結的果實。新華社發

  在自然界,有一些種群數量極少、隨時面臨滅絕風險的動植物,被稱為“極小種群物種”。拯救它們,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當務之急。在有“動植物王國”之譽的雲南,科研人員率先開展了拯救“極小種群物種”的探索。

  漾濞槭因發現於雲南漾濞縣而得名。它的傳奇故事,繞不開一個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昆明植物園主任孫衛邦。

  孫衛邦在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老山植物園的一個研究基地留影。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故事的開場頗像電影情節。2008年10月的一天,孫衛邦收到一個“來歷不明”的包裹。他沒有貿然打開紙箱,而是照着寄件人電話打過去,電話那頭是漾濞縣石鐘村的村民張國樹,他受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陳又生所托,給孫衛邦寄了他採集的上千顆漾濞槭種子。

  2001年,陳又生在四川大學標本館查看標本時,發現一份採自石鐘村馬鹿塘的貢山槭標本,特徵與貢山槭有別。他推測這應是一個新種。次年4月,陳又生來到馬鹿塘,幾經周折,在村子附近找到了這種槭樹。果然,這種槭樹是漾濞特有的一個新種,2003年陳又生等人發表文章將其命名為漾濞槭。

  發現之初,人們僅找到5株漾濞槭。時任馬鹿塘村民小組長的張國樹,承擔起漾濞槭的日常巡護工作。他經常去看那幾棵樹,防止被人砍伐和牲畜啃食。

  挽救瀕危的漾濞槭,必須突破授粉、種子萌發兩大關口。

  最初,科研人員嘗試指導村民人工授粉,但沒有奏效。張國樹想出個土辦法,到了漾濞槭花期,把一棵樹上開花的枝條砍下,綁在另一棵樹上,沒想到竟然授粉成功了。秋天,他收穫了一批漾濞槭種子。按照陳又生囑咐,他給孫衛邦寄了一批。

  自然環境中,漾濞槭種子萌發率非常低。孫衛邦不敢怠慢,帶領團隊迅速研究,掌握了“喚醒”種子的關鍵技術,培育出1600余株漾濞槭幼苗。

  後續研究發現,這些植株授粉來源不止5個單株,這意味着野外還有未被發現的漾濞槭。2016年,在當地相關部門協助下,孫衛邦團隊在漾濞縣各鄉鎮擴大範圍調查搜索,最終在12個地點找到577株新的漾濞槭。

  野外生長的漾濞槭。新華社發

  孫衛邦介紹,新發現的漾濞槭多數不在保護區範圍,面臨嚴重的人為干擾,保護任務依然艱巨。這年秋天,他們團隊採集新分佈點的漾濞槭種子,培育出5萬株幼苗,為漾濞槭的種群規模化恢復提供了保障。

  依託有關方面支持,他們團隊在滇西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園種植2200余株的漾濞槭近地保護種群,在漾濞槭原生境種植回歸苗木2000余株,在麗江市魯甸鄉重建種群2000余株,在紅河州蒙自芷村林場遷地實驗示範種植4000株。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研究團隊還在漾濞縣以外的普洱市景東縣、大理州雲龍縣、文山州等地發現了漾濞槭新的野外種群。

  從野外發現5株到人工繁育6萬餘株,如今漾濞槭已擺脫滅絕風險。從資源調查、科學研究、就地保護、近地保護、遷地保護、野外回歸到種質資源保存,漾濞槭的拯救保護實踐為其他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提供了借鑒。

  孫衛邦説,漾濞槭的搶救性保護工作雖然告一段落,但如何利用好這個物種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他們將充分發掘漾濞槭在生態、經濟等方面的價值。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