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通車運營。自此,這條普惠民生、聯通內外的光明大道,縱貫山巒、橫穿江河;這條便捷高速的鋼鐵巨龍,承載着雲南省普洱市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飛馳在普洱這片希望的熱土上。
兩年來,普洱市搶抓中老鐵路通車運行的重大歷史機遇,以興産業、促發展、惠民生為目標,以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樞紐建設、沿線産業開發和市場主體培育為重點,以旅游城市建設為引擎,實現黃金線路效應最大化。中老鐵路開通至今,普洱段累計發送旅客410.03萬人次,到達旅客409.49萬人次;發送貨物99.59萬噸,到達貨物103.15萬噸;客運周轉量97350.63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50860.70萬噸公里。
沸騰旅游城
中老鐵路黃金大通道為普洱旅游城市建設帶來了人氣、財氣、熱氣。
普洱自然風光秀美、民族風情濃郁、人文景觀獨特、歷史文化深厚。普洱旅游瞄準生態化、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發展方向,緊抓生態優勢,做強文旅産業。中老鐵路通車運營,普洱至昆明僅需2個多小時,至西雙版納40分鐘,極大縮短了行程時間,為普洱文化旅游的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更好的交通條件,真正實現了“鐵路+旅游”新模式。這不僅讓普洱成為連接昆明—西雙版納乃至東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更打通了一條“黃金旅游通道”,極大促進了旅游城市的建設。
每逢節假日,中老鐵路普洱段沿線火車站都會迎來客流高峰。作為熱門“打卡地”,普洱旅游市場快速回暖,“左手咖啡右手茶”吸引着游人紛至沓來,旅游客流出現大幅增長。在普洱火車站,進站客流排成長龍,候車室內座無虛席,站&上動車往來穿梭。“我是從成都過來旅游的。普洱這裡環境好,氣候宜人,不僅有普洱茶和咖啡,還有很多當地美食,非常適合旅游和度假。我會推薦家人和朋友來這個城市旅游。”游客何松桃高興地説。
在2023年,全市“五一”文旅活動緊扣“千年茶韻、一城咖香、絕版普洱、品味浪漫”主題展開,普洱中心城區咖啡之旅“山水童話”夜市、入也原産地咖啡文化節、茶馬古城“穿唐越宋”展演和墨江國際雙胞胎節、孟連娜允神魚節等文旅活動人氣火爆,全市共接待旅游總人數143.8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88億元,均創同期歷史新高。中秋國慶假期,全市進一步把握住景邁山申遺成功的重大機遇,共接待游客186.90萬人次,同比增長50.79%,實現旅游總收入16.75億元,同比增長102.54%,特別是擁有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産景邁山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作為全市旅游城市建設主要承載地的思茅區旅游實現“引爆式”增長,推動普洱旅游城市建設跑出了“加速度”,實現了申遺成功和鐵路通車兩大機遇的疊加效應。
念好産業經
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後,普洱結束了沒有一寸鐵路的歷史,貨運成本由0.5元/噸·公里降至0.18元/噸·公里,實現了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的優勢互補、有效銜接,通過完善寧洱火車站聯運轉運配套設施,提高“公轉鐵”運輸能力,中老鐵路成為一條便捷的黃金大通道。
兩年來,普洱緊抓中老鐵路通車歷史機遇,大力發展鐵路經濟,為普洱各個産業體系的建立提供交通保障,為普洱綠色經濟跨越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切實提升了普洱産業核心競爭力和品牌效應。
“普洱的發展,重心是發展綠色産業。普洱依託中老鐵路着力推動綠色産業提質增效,實現鐵路與現代林産業和高原特色農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現代林産業、高原特色農業,實現普洱鐵路與經濟良性互動發展。”普洱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普洱組建普洱市班列公司,制定中老鐵路貨運列車物流補助資金管理實施辦法,謀劃儲備市級中老鐵路沿線開發項目136個、總投資2629.13億元。吸引了怡亞通、中科海納、浙江正泰、隅田川、華大基因、安琪酵母等企業到普洱投資興業,全省首個鈉離子電池材料生産及電芯和儲能裝備製造一體化項目開工,推動鐵路沿線外向型産業聚焦發展。以“茶旅融合、咖旅融合、森林生態資源價值轉換、旅游城市建設、園區建設”為抓手,推進普洱茶、普洱咖啡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省級試點。完善中老鐵路沿線3個縣(區)産業布局,思茅區加快打造生物醫藥産業,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重點打造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新興産業,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突出打造預製菜産業園區,推動産業集聚發展。金客隆、杭州羽嬉等咖啡精深加工項目落地普洱,産能突破3萬噸,生豆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分別提升至26.1%、32.5%。
茶葉與咖啡,作為普洱的兩大支柱産業,借助中老鐵路的東風,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更加快捷地走進市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市完成茶葉産量13.86萬噸,實現綜合産值382.53億元;規上企業從2021年的15戶增加到20戶。全市實現咖啡生豆産量5.13萬噸,實現綜合産值53.01億元;規上企業從2021年的11戶增加到15戶。普洱茶咖香飄世界,中老鐵路“黃金大通道”效應越發凸顯。
唱響開放曲
普洱市擁有“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地理優勢,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瀾滄江—湄公河縱貫全境,區位優勢突出。以中老鐵路為紐帶,普洱全方位多層次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對外開放邁出更大步伐,國內外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
普洱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中老鐵路沿線開發的重要抓手,制定《産業鏈圖譜》,啟動産業鏈招商,圍繞9個重點産業,謀劃98個中老鐵路沿線招商項目,開展中老鐵路沿線專項招商活動,主動對接東部産業轉移,實行“保姆式”全程跟蹤服務,開展重點招商。2023年以來,全市新簽約500萬元以上的投資協議項目53個,引進市外産業招商到位資金70.9億元;全市凈增市場主體2.64萬戶,中老鐵路沿線3個縣區凈增市場主體8872戶、佔全市的33.7%。
依託中老鐵路通車運營優勢,今年,普洱市組織代表團赴緬北、老北及越南考察磋商4次,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國家經貿交流合作。成功舉辦了孟連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積極組織商貿企業參加進博會、南博會、廣交會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內外重要展會,積極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持續加大外資招引力度,組織參加中老鐵路深圳懇談會、西洽會、進博會走進雲南、餐博會開展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活動,引進香港博宇、拼多多、杭州羽禧、曲靖老村長、姍姍茶葉等企業進駐普洱,年內新增外資企業7戶。
對外貿易方面,2022年,普洱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實現114.7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較去年同期增長45%,增幅全省排名第3。今年1至9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77.26億元人民幣,完成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額24.36億元,邊民互市貿易額17.03億元,同比增長49.7%,口岸經濟呈蓬勃發展態勢。同時,亞太林業論壇落戶普洱,老撾黨政幹部邊境考察團一行赴普洱市培訓考察,“我們的‘一帶一路’”全球國際傳播計劃在普洱啟動……無論是經濟交往,還是文化交流,今天的普洱正以更加包容開放自信的姿態擁抱世界。
“中老鐵路通車運營後,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旅行社接待中老鐵路入境旅游團隊兩批次,游客200人以上,省內外乘火車來普洱旅游的游客達1400人以上。接下來,我們旅行社還將推出更多深度游産品,帶領入境游客感受普洱的特色文化,促進普洱與國內外的文化、經濟交流。”思茅區古道旅行社負責人韋敏説。
黃金大通道,鏗鏘踏征程。普洱市將持續加大交通和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産業體系培育、加快制定配套政策,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貿交流與合作,抓牢中老鐵路沿線開發機遇,全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雲南篇章的普洱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