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0/29 13:43:33
來源:景谷縣融媒體中心

景谷:高質量答好“民生題”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字體: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老百姓關注什麼,縣委、縣政府就着力解決什麼,面對這道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教育“民生題”,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補齊教育短板,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全縣教育事業在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奮力拼搏下得到了跨越式發展,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

  家長聲音

  “我們景谷的教育越來越好,我們為縣委縣政府點讚!”景谷一小學生家長李家富説。

  “縣二幼非常好,點讚!”景谷二幼學生家長李原湘説。

  “我對景谷的教育非常滿意,為它點讚!”景谷二小學生家長周先生説。

  “為景谷教育點讚,非常好!”市民紀德美説。

  這些是來自老百姓最最真實的聲音,也是對景谷教育的肯定,更是對縣委政府的高度讚揚。然而在以前,一提起教育,獲得的是廣大市民的一片罵聲與抱怨:公立幼兒園進不去,私立幼兒園收費太高、小學進不去讀或者一個班學生太多、住宿太擠,初高中沒有優質學校……

  “回想以前招生工作,我們幼兒園確實非常的難,因為根據國家的規定和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我們最多能容納600個幼兒。但是前幾年我們幼兒的人數一度超過了1200餘人,班額更是高達每班50個孩子,可以説是嚴重超員。那麼我們每年最多能招收150個幼兒,而近幾年每年有這個報名需求的都不低於1000人。我們採取過網上報名,但是最快的一次,不到10分鐘名額全部報滿,家長意見非常大。現場報名排隊的問題更多,有的家長為了報上名,連夜排隊,最長的時候排過三天兩夜。這些情況讓我們看了以後,既心酸又無奈。”縣第一幼兒園園長羅志梅介紹。

  針對存在的這些教育短板和突出問題,景谷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帶頭,壓實挂鉤&&學校責任,各級領導幹部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進學校、進課堂為教育發展“把脈問診”。想盡辦法,讓景谷一中本部實現封閉式管理,實現了一中校門口的清靜環境。

  “在景谷一中工作十七年來,我深深感受到現在縣委、縣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縣委班子領導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近師生進行調研、了解情況,到我的課堂觀摩教學,給我帶來了極大的信心和動力。”縣一中分校老師陳正飛説。

  同時,為補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有效緩解城區學校“大校額”、“大班額”問題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問題,優化教育資源布局,讓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縣委政府於2022年4月初開始對景谷第二幼兒園、景谷第三小學、景谷易成高級中學進行建設,並於同年9月全部投入使用。

  “目前,縣二幼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場地寬敞,師資力量雄厚,幼兒園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僅滿足了縣城區就近入優質園的需求,也極大緩解了城區幼兒學前教育資源緊張的問題。”縣第二幼兒園園長楊忠艷介紹。

  家長聲音

  “這裡環境優美,設計風格溫馨舒適,老師們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愛,自從我家寶貝上了幼兒園,變得自信懂事了很多,非常感謝老師們辛苦付出。”縣第二幼兒園學生家長李原湘説。

  “縣三小是新建的一個縣級小學,校園也新,環境優美,老師也是很負責,師資隊伍也是很強,孩子在這裡學習很放心。”景谷三小學生家長殷浩倫説。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地教育資源的不斷優化,景谷縣周邊也出現了很多的“名校”,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和資源,許多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縣外就讀,既增加了家庭教育的負擔,也讓景谷教育備受打擊。為解決這一困局,補齊高中教育短板,景谷縣與臨滄一中多次洽談協商,最後達成合作辦學,開辦了景谷易成高級中學,並引進臨滄一中14名優秀教師到景谷易成中學任教,派出9名景谷教師到臨滄一中頂崗學習,探索建立集團化、聯盟制辦學模式,助推景谷教育教學工作邁上新&階。

  “我來到易成高級中學已經有兩個月了,通過兩個月的學習和生活,感受到了新學校給我帶來的變化。同時,我也相信在老師的幫助下,一定能夠在三年後考上理想的大學。”易成高中學生徐鑫説。

  “景谷易成高中開辦以後,把優質的教育資源送到我們家門口,把孩子送到學校非常放心,相信老師能把孩子教育好,通過孩子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學。”易成高中學生家長陳登雲説。

  2022年以來,景谷推動教育發展的強度前所未有,短短幾個月時間,實現景谷易成高級中學、縣第三小學、縣第二幼兒園三所新建學校開學,總佔地面積約120余畝,投入資金約2.15億元,展示出了“景谷速度”. 三所學校建成後增加學位4000余個,有效解決了城區學位供給不足、大班額等突出問題,補齊了學前、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基礎設施短板。

  教育基礎設施短板補齊了,但接送孩子上下學與上班衝突,課後作業讓家長焦頭爛額等等問題一直困擾着廣大人民群眾,為此,縣委政府積極回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在全縣各學校推行校園延時服務,讓孩子們在學校、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每天的鞏固練習,讓家長安心完成工作任務後接孩子,結束了家庭作業“拉鋸戰”,大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我覺得很好,我的作業基本上能在學校做完,回家只要預習一下明天要上的課就可以玩了,很開心。”縣一小四年級學生王景曦説。

  “學校開展課後延時服務為我們家長解除了後顧之憂,孩子的課後作業得到了老師的及時輔導,家長的工作時間也得到了保障,我覺得這樣很好。”縣一小學生家長李家福説。

  教育要發展,教師隊伍是關鍵。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實施人才戰略,紮實推進“校長職級制”和“縣管校聘”改革,選派48名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和教師,參加雲南省“萬名校長培訓計劃”,205名教師通過考試獲得校長聘任資格。通過演講、面試等形式,加大對校(園)長的競聘、選聘工作力度,並建立健全校(園)長任期目標考核制度,嚴格獎懲,督促校(園)長不斷創新思路。通過人才引進、事業單位招聘、特崗教師招聘等方式壯大教師隊伍,全縣在編教師2700多人,特崗教師118人,組建95名骨幹教師培訓團隊,建成名師工作室10個,認定縣級學科帶頭人84名、骨幹教師242名,儲備校級後備領導100人。2022年景谷高考一本取得歷史新突破,超額完成市級下達指標;中考500分以上優秀生587人,排名全市九縣第二位;小升初考試穩中向好。

  重視教育就是重視景谷的發展,支持教育就是支持景谷的未來。要讓景谷人民滿意,首先要辦好滿意的教育。下一步,景谷縣委縣政府將與廣大教育工作者一道,不忘初心,共同擔負起景谷教育使命,用更加堅定的信念支持孩子的夢想,用更加堅定的腳步推動孩子的成長,一起書寫景谷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一起鑄造景谷教育更加輝煌的未來!(記者 曹明星 余紀華)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