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産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國家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産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産’文章”。當前,全國各地發展農村特色産業,扎根“土”,體現“特”,形成“産”,從發展産品向發展産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産向一二三産融合轉變。做好“土特産”文章,根在水土、在農民、在文化,其中蘊含着鄉村産業振興的美好圖景。
新華網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鄉味》,記錄各地做好“土特産”文章的鮮活故事,呈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的産業發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新華網昆明10月20日電(范芳鈺 劉東)在雲南省昭通市85萬畝蘋果陸續成熟之際,“中國(昭通)蘋果産業品牌大會暨創新發展論壇”19日在昭通舉辦。
2023年,昭通市蘋果種植規模達85萬畝,預計綜合産值超120億元,蘋果産業覆蓋果農13.8萬戶、52.7萬人。
航拍昭通蘋果種植基地(資料圖)。新華網發(昭通市昭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小蘋果托起大産業
在灑漁鎮的蘋果交易集散中心,果農夏維國把一筐筐蘋果裝上車。秋收時節,在外打工的他專程回家幫父母採摘蘋果。“家裏蘋果的種植面積在四畝左右,平常是父母照看,每年大概能收入五六萬元,是家裏主要的收入之一。”夏維國説,種植蘋果比以前收入高,隨着新技術、新品種引進,如今,自家蘋果的産量有所提升,收入也不斷增加。
“灑漁鎮蘋果種植面積達13.1萬畝,全鎮約有2萬戶農戶,90%以上的農戶都在種植蘋果。”灑漁鎮黨委副書記趙世東介紹,灑漁鎮是昭通蘋果發源地、中國南方優質蘋果生産基地,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的蘋果交易集散中心。2020年至2022年,灑漁鎮連續3年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十億元鎮”。
為全面構建産供銷全鏈條發展體系,帶領果農增收致富,灑漁鎮實施科技興果、抱團發展、産鎮融合等工作措施,促進蘋果産業規模化發展。
“村裏會給我們有機肥,每年請專業人員教授種植技術。”果農王治城説,自家種了8畝蘋果,收益好的時候能賣10萬元左右,種植蘋果以後,生活比以前好得多。
據統計,蘋果上市期間,灑漁鎮日均交易量達3000噸。趙世東説,銷售時節,可解決季節性就業人員8000餘人,聯農帶農帶動群眾年增收12000元,蘋果産業促進了餐飲、住宿、物流、電商、倉儲等第三産業的迅猛發展。
蘋果收穫季(資料圖)。新華網發(昭通市昭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嚴標準確保高品質
為了夯實蘋果産業發展,昭通市制定&&昭通蘋果産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成立市、縣(區)蘋果産業發展中心,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經費,細化扶持政策。
在源頭上,市、區共組建8個技術指導小組和聘請380余名蘋果輔導員,實行包保聯片機制,深入田間車間實施網格化精細化管理。聚焦品種收集保護、引種試種和品種選育,收集143個品種建立“雲南省省級蘋果屬滇東北種質資源圃”,引進118個品種建成生産性蘋果品種展示園300畝。
同時,加強與國內外蘋果專家和研究機構、院校協作攻關,聯合組建研發&&,制定19項技術標準,形成西南冷涼高地蘋果質量控制標準體系。
在昭通超越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昭通超越”)“昭陽紅”現代蘋果産業基地蘋果分選生産車間裏,每小時20噸蘋果分選線有序運轉,機械上料、自動清洗、智能檢測、分類輸送、自動封箱。
“整條分選線有36個通道,每個通道的標準都不一樣,通過中央控制,分選線根據蘋果甜度、糖度、酸度進行監測,並分等級出果。”公司董事長溫連慶介紹,基地種植採用矮砧密植模式,運用“果園放蜂授粉技術、植保監控系統、生物防治系統、果樹負載量管理、果園機械化管理、水肥一體化滴灌”六大核心技術,高標準打造10萬畝現代蘋果産業示範園,配套建成4萬噸蘋果保鮮氣調庫等,以嚴格的品質控制標準和精細的産品劃分類別,推動昭通蘋果標準化、品牌化。
溫連慶説,果園整體産量和銷售渠道比往年都有所增加,今年增加華東、華南、華北、西南、西北等省會城市的經銷商,“一天有1千多名工人務工,每天蘋果銷售量300噸左右,蘋果銷售平均單價在每噸1.2萬元以上。”
近年來,昭通市先後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昭通超越等81家從事蘋果種植、加工、營銷的重點企業,建成目前全國最大的蘋果産業冷鏈物流園、創建254個規範化管理的蘋果産銷專業合作社,帶動果農戶均收入7.25萬元、人均收入1.89萬元。
果農採摘蘋果(資料圖)。新華網發(昭通市昭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念好“品牌銷售經”
昭通地處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屬典型的低緯高原氣候地區,生態良好、光熱適度,區域優勢和自然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經過80餘年的引種、培育和發展,昭通蘋果形成了“天然富硒、早甜香脆”的獨特品質。
“我們是南方地區,氣溫回升比北方早,因此,土壤地溫回升就要早,這造就了昭通蘋果具有比其他産區早25天到30天成熟的優勢。”昭陽區蘋果産業發展中心主任楊龍江説,要突出昭通蘋果“早、甜、香、脆、艷”的特點,建立優質高效安全的蘋果産業品牌體系,讓高端品牌和其他企業的自主品牌同時蓬勃發展,做強蘋果産業發展名片。
昭通蘋果(資料圖)。新華網發(昭通市昭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昭通市還要做大做強蘋果産業的精深加工,延伸蘋果産業鏈,提升蘋果産品附加值。”楊龍江指出,一産要做大做強,二産做優做好,三産在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做全蘋果全産業鏈。“現在昭通有蘋果脆片、蘋果汁等産品,未來還將引進蘋果高端企業,製作蘋果啤酒。”
線下,昭通市組織參加相關展會&&推廣營銷,與10余個大中型超市和專業市場建立長期供貨關係,連續四年舉辦以“蘋果産業”“蘋果品牌”等為主題的推介會。
線上,昭通市着力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加大與線上&&對接協作力度,加強與新型銷售主體合作,拓寬線上銷售渠道。目前,“網絡店舖”已上線1500余家,2022年昭通蘋果線上銷售量已達1200余萬件。
如今,“昭陽紅”“沁果昭紅”“滿園鮮”等一大批蘋果品牌正成為廣大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公認名片。2022年,昭通蘋果作為雲南省唯一一個農産品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3年,昭通超越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全産業鏈標準化示範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