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足山野生獼猴。記者楊崢 攝
普洱五湖國家濕地公園。通訊員魯海楊 攝
盛夏,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高溫時節,綠意盎然、天氣涼爽的雲南,成為了游客喜愛的避暑勝地。雲南各景區強化特色、突出亮點、豐富玩法,以優質服務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永善縣永安濕地
來到昭通市永善縣茂林鎮永安濕地,各色鮮花絢麗綻放,一汪碧水倒映藍天,風景如詩如畫。這裡有着天然的萬畝草場、萬畝竹山和10萬畝森林,在群山的環抱下,絲毫感覺不到夏日酷暑。
永善縣永安濕地。通訊員虎伶俐 攝
丘北縣普者黑湖
丘北縣海拔相對高、緯度相對低、降雨相對多的“三個相對”,使普者黑擁有得天獨厚的光、熱、水、氣條件,成為夏日的避暑勝地。普者黑湖處於滇黔桂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地帶,由於該區域地質結構組成的特殊性,形成了類似夾心餅乾似的隔水層,保留住了喀斯特地貌區最為珍貴的地表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區非常罕見的大面積溶蝕湖群水域。盛夏,吹着涼風在湖上泛舟賞花打水仗,是一種愜意。
金平縣坪河草地景區
坪河草地位於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馬鞍底鄉中梁村,山谷間清澈的坪河將高山草原一分為二,兩岸繁花似錦,蝶群飛舞,幾株董棕樹零星而立,幾間棚屋臨河而建,仿佛置身於陶淵明夢幻般的世外桃源。每年夏季,適宜的氣溫和高負氧離子的生態環境總會吸引大量游客來到這裡露營,在山水間享受靜謐時光。
金平坪河草地景區。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鳳慶縣二道河村
近段時間,臨滄市鳳慶縣鳳山鎮二道河自然村熱鬧非凡,眾多外地游客前來休閒避暑。二道河自然村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動員農戶、合作社、經濟實體共同發展鄉村旅游,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組織農戶分工發展,讓47戶農戶在鄉村旅游産業鏈上同參與、多業態、共收益,還帶動周邊村寨600多戶農戶2500多人增收,探索出了一條共富新路。
鳳慶縣二道河村一景。記者黃興能 攝
普洱五湖國家濕地公園——風景如畫醉游人
仲夏時節,思茅區梅子湖公園如詩如畫。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開闊的水域與湖邊蒼翠的綠植,透過水面依稀可見湖底的水草。梅子湖公園是普洱五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一部分,水域面積達600畝。
普洱五湖國家濕地公園由思茅河連接洗馬湖、梅子湖、野鴨湖、信房湖和納賀湖五湖組成,公園內有森林、人工庫塘、永久性湖泊、草本沼澤和河流濕地,佔地1064.82公頃,“一河串五湖”,如同珍珠散落於綠海之上。公園以天然生態風貌為特色,多種季節性濕地植物和諧搭配為規劃主題,周邊綠樹成蔭,空氣含氧量高,是我國西南山地森林涵養濕地的典型代表。
“我家就在附近,是公園裏的常客。這幾年時常看到湖面上有水鳥,給公園增添了不少靈氣。”68歲的市民羅秀芳退休後,幾乎每天都到公園裏休閒,她見證了公園的生態變化。
2017年,普洱市政府&&了《雲南普洱五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管理辦法》,明確細化了各成員單位的責任與義務。多年來,隨着《雲南普洱五湖國家濕地公園巡護制度》《雲南普洱五湖國家濕地公園檢測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的&&,濕地公園管理得到進一步規範。截至目前,五湖濕地公園內共修建生態停車場8處,修建木棧道、巡護步道約40公里,並建設了3個鳥類固定監測點與17個固定生態監測樣點。
思茅區林草局副局長唐英介紹,隨着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濕地公園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走進洗馬湖公園,這裡春季花開如畫、夏季綠草蔥蘢,乾淨的河灘綿延數裏。5月鳳凰花落,6月荷花盛開,三三兩兩好友相約,游走於濕地公園,山風徐來,水波不興,是周邊市民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賓川縣雞足山鎮——打造文旅新亮點
近年來,賓川縣雞足山鎮以農業為基礎、旅游為形態、文化為靈魂,深挖鄉村潛力,大力發展垂釣、採摘、露營、親子旅游等業態,打造有生態、有文化、有品牌的鄉村旅游體系,釋放鄉村活力。
雞足山千岩競秀,森林茂密,素以雄、秀、幽、奇著稱,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常年濕潤涼爽。雞足山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有高等植物80多科500余種,樹齡多在百年以上。在雞足山,3月可看千畝花海、6月可賞樹綠成蔭、8月可觀月朗風清、臘月可覽銀裝素裹。
山腳下的沙址村98%的村民都是白族,今年5月,大理白族自治州美術家協會寫生創作基地落地沙址村,通過民宿與鄉村博物館、寫意油畫工作室、創作寫生基地融合,增添了民宿的文化魅力,成為一個新的引流點。
今年“五一”及大理州“三月街”民族節期間,雞足山下的民族團結廣場上每晚都舉行打跳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通過白族霸王鞭、白族小調、白族三道茶、山歌對唱等活動,以“文旅+節慶”賦予“文旅+鄉村”發展的新內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