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7/05 15:27:26
來源:雲南網

7月25日起《雲南映象》將恢復駐場演出

字體:

楊麗萍在發布會現場。李熙臨 攝

  7月4日,經典再現——《雲南映象》復演發布會在雲南藝術劇院舉行。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在現場數度哽咽,向大家宣布了《雲南映象》恢復演出的好消息。7月25日起,《雲南映象》將以每天一場的頻率,在雲南藝術劇院恢復駐場演出。

楊麗萍接受媒體採訪。李熙臨 攝

  “大家都説《雲南映象》代表了中國人的一種民族情結,我有責任,重新將它的靈魂和精神呈現在大家面前。”楊麗萍説,“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雲南,都能通過《雲南映象》感受到雲南民族文化最原生態的味道。不單是要把國家的文化傳承出去,更要從中架起人類溝通的橋梁。”

楊麗萍與《雲南映象》演員代表。李熙臨 攝

 一台融傳統和現代於一體的舞&巨作

  時間回到2022年4月28日,《雲南映象》因為疫情被迫停演,演出團隊也隨之解散。此消息立即在網上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了對《雲南映象》和無數經典作品的不捨和惋惜。

  《雲南映象》是什麼?《雲南映象》是一個傳奇。它早已成為無數觀眾對雲南的一段記憶和一個符號。

  在闊別家鄉了幾十年之後,楊麗萍毅然回到了雲南。先後歷時約3年 ,她走訪了故鄉的山山水水,探尋這片熱土之上的“寶藏”。2003年8月8日,一台名為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的舞&巨作橫空出世。

雀之靈。肖全 攝

  《雲南映象》是一台融傳統和現代於一體的舞&作品,它將原生態的鄉土歌舞精髓和民族民間舞蹈經典進行了全新的整合與重構,在展現雲南濃郁民族風情的同時,也展現出了民間歌舞的全新可能性。

  《雲南映象》分序——混沌初開、第一場——太陽、第二場——土地、第三場——家園、尾聲——雀之靈等五部分,唯美詩意且震撼人心。全劇既有傳統之美,又有現代之力,囊括了天地自然、人文情懷,以及對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過程的禮讚和生命永恒的期盼。

楊麗萍為《雲南映象》到各地采風。供圖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雲南映象》的演員中,百分之七十都來自雲南各地。他們從田間地頭被發現,自如地走向舞&,將彝族、藏族、佤族、哈尼族等數個民族原始、粗獷、充滿絢麗色彩的生活生動地展現在世界面前。奔放的肢體動作、抽象的畫面構成、空靈悅耳的音樂、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將人類對於心靈回歸、生命激情、靈魂升騰的情感渴望表達得淋漓盡致。

楊麗萍為《雲南映象》到各地采風。供圖

  一個中國舞蹈界的共有品牌

  2004年,《雲南映象》一舉囊括了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中的金獎、最佳編導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服裝設計獎、優秀表演獎,五項殊榮,後又榮獲國家舞&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獎。同年,《雲南映象》榮獲第一批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稱號。此後,《雲南映象》又相繼榮獲由國家旅游局頒發的列入《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名錄——旅游演出類》榮譽證書和2016中國大劇場舞蹈票房十強。

  可以説,《雲南映象》真正實現了走出雲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被譽為是以成功的商業姿態第一個走向海外市場,並能形成固定品牌的中華民族歌舞集作品。《雲南映象》從高原村寨走向世界,為中國的舞&藝術走向市場探索出了一個嶄新的運作模式,成為一個中國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張獲得廣泛讚譽的“中國名片”、一台活化的民族“博物館”。

铓鼓舞。供圖

  首演至2022年,《雲南映象》共計演出7000余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雲南映象》在昆明的定點演出長演不衰,已經成了雲南旅游醒目的文化名片。而巡演版本已在全國四十多個城市及美國、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

  2023年,雲南文旅市場迎來了強勢復蘇。作為文化央企,華僑城雲南區域集團旗下雲南演藝集團高舉“文化旅游”的旗幟,為全面落實“央企入滇”“央企興滇”“文化潤滇”,協助推進雲南省文化和旅游“雙強省”建設,將楊麗萍經典之作——大型原生態歌舞劇《雲南映象》再次引進雲南藝術劇院,並深度開展項目合作。

花腰歌舞。供圖

  這是《雲南映象》與雲南藝術劇院10年合作之後的再度牽手。

  而雲南滇昆教育科技集團作為此次在昆明駐場復演的唯一授權方,也將積極會同雲南楊麗萍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演藝集團,發揮好各自的文化演藝資源優勢,以民族歌舞藝術為載體,打造民族文化演藝産品和衍生品、打造雲南民族特色的歌舞藝術品牌。

  “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雲南這個歌舞之鄉。”楊麗萍多次&&,《雲南映象》是雲南這座文藝富礦中的一些點滴和片段,它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對民族魂、民族根的繼承。(記者 李熙臨 實習生 周寧紫)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