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6/27 18:53:05
來源:新華網

昆明市富民縣:科技力量助農業生産提質增效

字體:

  6月初,昆明市富民縣羅免鎮的道路上停滿了前來收購楊梅的貨車。通過科技帶動、專家下鄉,富民縣的楊梅品質越來越“精”,一筐優質楊梅出園價格是108元,運到江浙地區的售價可達288元。近年來,富民縣強化科技賦能農業,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打造專業農業隊伍,聯合多方力量提升科技服務農業産業發展效能,為農業産業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富民縣憑借優質的自然資源、物産資源、土地資源,一直是昆明的“米袋子、蛋筐子、菜籃子、果盤子”,一年四季果蔬飄香,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目前,全縣水果種植面積10.7萬畝,年産量4.3萬噸;全縣蔬菜種植保持在6.05萬畝以上,産量10.88萬噸以上。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關于2022年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工作評估結果的通報》,昆明市富民縣綜合評估在全國72個先行縣中排名第五。富民縣還入選了首批24個“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目前,圍繞糧食、蔬菜、水果等特色優勢産業,雲南省農業科學院11個專家服務團隊與富民縣15個共建示范基地簽訂服務協議。一年來,雲南省農科院找準問題30個,解決制約農業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25項,引進糧食、果蔬、花卉新品種103個,引進、推廣新技術20項。同時,雲南省農科院組建農業産業綜合服務團,聯合雲南農業大學與富民縣共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鄉村振興三産融合發展中心”,圍繞富民縣農業特色産業,聚焦産業發展中的難點和關鍵點,共同開展糧油、蔬菜、水果及“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等特色産業的協同創新,從品種選育及制種繁種、高效規范化栽培、標準化原料基地建設、農産品加工、品質檢測、市場行銷、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強産學研緊密結合,共同開展全産業鏈發展關鍵技術和産業化應用研發。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對此,富民縣以“提質增效”為出發點,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目前,富民縣圍繞智慧農業、特色産業打造、産業基地建設、高原生態綠色品牌打造、科技創業創新人才培養、宜居鄉村建設等實施共建支撐項目40個,在市場主體引進培育上持續用力,認定“綠色食品牌”産業基地11個,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3個、家庭農場72個,完成農業市場主體倍增105戶。

  雲南豐島花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豐島花卉”)成立于2004年,由浙江豐島股份有限公司和雲南省農科院共同出資成立,是國內最大的菊花種植、出口型企業。公司先後與全球知名的菊花育種商及雲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在品種培育、引種技術、種苗擴繁和栽培技術上處于領先水準。公司成立至今,雲南省農科院與雲南豐島花卉共同建立了馬璐琳博士後工作(扶持)站、莫錫君專家基層工作站、昆明市企業技術中心、昆明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公司全年生産菊花種苗1億株、菊花鮮切花約2500萬枝、盆栽菊花約300萬盆,年産值近1億元。

  “公司以雲南省農科院為技術支撐單位,雙方在産品研發、標準化種植、成果推廣等方面深入展開合作,特別是在花卉新品育種研發、花卉生産技術創新等方面成績突出,共同研發的切花菊新品種得到了良好的市場反饋。”雲南豐島花卉副總經理趙若希介紹,2019年,公司成功培育出的“七彩乒乓”盆栽菊花産品,因為每一盆中的7株菊花分別呈現出不同顏色,得到市民的關注和喜愛。

  2022年,富民縣散旦鎮沙營村因地制宜,採取“黨總支+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成立善贏(富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整合土地資源,集中流轉土地180余畝用于發展彩色水稻種植,配套小龍蝦蓮藕共生、稻魚共生養殖區,以“現代農事體驗”“親子樂”“採摘園”打造鄉村寓教于樂的新型旅遊模式,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此外,沙營村進一步探索“線上平臺銷售+線下實體經營”的行銷模式,開展應季農特産品銷售、稻田線上觀光,實現線上預約下單、線下觀光體驗,將線上線下、農戶顧客串聯起來,壯大村集體經濟、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下一步,沙營村還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改造特色農業體驗區,完善餐飲、遊樂體驗區,豐富稻田遊樂形式,暢通線上線下反饋渠道,將沙營村打造成為富民縣農旅發展的黨建示范亮點,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速增效”。

  多方合力、資源聯動,富民縣和雲南省農科院、農業高校、農業企業建立起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合作機制,在人才培養、協同創新、整合示范、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的全方位共建,凝聚起推動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建設的強大合力,以科技創新支撐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完)(康靜 劉奕)

【糾錯】 【責任編輯:柴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