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0/19 10:35:43
來源:滇中新區報

滇中新區“先安置後搬遷”新舉措 提速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

字體:

  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依法保障搬遷戶合法權益

  滇中新區“先安置後搬遷”新舉措

  提速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

  截至目前,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安置徵遷協議簽約率達91.55%,提供3個小區共1529套現房供涉及搬遷群眾自由搭配選擇,定向提供工作崗位845個……亮眼的成績單源自滇中新區全體徵遷幹部放棄雙休日和節假日,認真踐行“三法三化”“三個馬上”要求,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以舍我其誰、時不我待的勁頭把一張張“規劃圖”變成“施工圖”。

  拿出“繡花功夫”

  當好“施工隊長”

  滇中新區長水街道烏西社區烏撒莊、花箐社區嚴家莊,註定要在昆明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站在位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北面的建設工地上,旌旗獵獵、機聲轟鳴,幾百台工程設備同時作業,一幅大開發、大建設的壯美畫卷在滇中大地徐徐展開。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是支撐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實施民航強省戰略的重點項目,是昆明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標誌性項目。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9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起降63.3萬架次設計,機場工程總投資估算為640.7億元。

  2022年11月,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先行用地安置搬遷工作啟動,吹響了項目建設大幹快上的“衝鋒號”。滇中新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昆明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積極作為、以學促幹,深入開展滇中新區“煥發新氣象 展現新作為”思想解放大討論和“大調研、解難題、抓落實”工作,拿出“繡花功夫”,當好“施工隊長”,把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安置搬遷作為服務保障省、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推動落實。

  聚焦切實保障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用地需求,新區成立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安置搬遷工作指揮部,高位統籌各項工作,以最快速度從各部門抽調組建了一支由240餘人組成的安置搬遷突擊隊駐紮一線,“一頂草帽、一卷量尺、一本民情記錄本”成為徵遷人員標配。

  2023年4月1日,滇中新區正式啟動安置搬遷工作。安置搬遷指揮部建立起“每日一簡報、每週一週報、特殊緊急問題隨時報”的督辦推進落實機制和督查調度機制,將時間表、路線圖、徵拆情況張貼在墻。通過“晾曬比”,倒排工期、倒逼進度,形成“服務閉環、任務閉環、責任閉環”。加強與中石化、中石油、南方電網、空管局等單位的深入對接,建立無縫對接機制、定期會商機制,合力提速項目建設。

  指揮部使用“項目徵遷進度大數據庫微信小程序”,從任務目標、土地信息、被徵遷人員信息、測繪、評估、造價、現場照片、簽約、補償、房屋安置等方面,實現對安置搬遷工作進行系統化、數字化、流程化管理。以數字化賦能精準管理,既提高了安置搬遷工作質效又能實現全流程有據可查、便於監督。

  真情服務有溫度

  精準安置有力度

  “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先安置後徵遷,依法保障搬遷戶合法權益。”按照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滇中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洪建的工作要求,新區上下大力推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認真踐行“三法三化”,以“一線黨建”引領安置搬遷工作開展,嚴格按時序要求切實保障長水機場改擴建工程用地需求。

  新區打破傳統“先拆遷、後安置,先選號、再抽房”的方式,大力推行人性化拆(搬)遷理念,創新制定“先交房、先選房、先抽房”激勵機制,拿出3個小區的保障房實行現房安置,首批次安置共向群眾提供雲天苑、雲翔苑、寶河家園3個小區共1529套現房供群眾自由搭配選擇,讓群眾搬得放心、住得安心,促進安置搬遷工作取得實效。

  以往人們耳聞的大多是“先搬遷後安置”,可滇中新區“先安置後搬遷”的做法卻讓人眼前一亮,折射出的是兩種不同的搬遷理念。滇中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每日輪流駐紮現場督導調度,多次到工地、拆遷安置現場調研、檢查工作。安置搬遷工作指揮部前置到搬遷社區和村組,全體工作人員力量下沉安置搬遷工作一線,了解群眾訴求、掌握實時情況,堅持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全體徵遷幹部俯下身子、邁開步子,深入群眾家中,講政策、解疑惑,全力解決群眾提出的困難和問題,打消群眾恐懼、消除群眾顧慮,還製作了政策口袋書、《又見烏西》小視頻,用真心換取群眾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做到“陽光徵遷”、平穩徵遷、和諧徵遷。

  4月30日,新區順利完成省委、省政府明確的5713畝建設用地徵遷和供地任務(實際完成6503畝),為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長水機場工程指揮部於9月28日提前2天圓滿完成“2049”&&(橋建合一段)施工任務,實現“9.30”節點目標爭取了時間,全力保障了機場改擴建工程順利推進。

  “半年前,從房屋、魚塘遍地,到現在的機器轟鳴、車水馬龍……發生過的一切還歷歷在目。”10月2日,中鐵北京局集團雲南分公司在向滇中新區管委會發來《感謝信》中&&,“所有安置搬遷工作人員的付出我們都不會忘記,發展的滇中我們有幸見證了。”

  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安置搬遷長水街道工作組全體成員放棄雙節假期、堅守崗位,圍繞“徵地”和“動遷”兩項重點工作挂圖作戰,按天分解任務,按小組下任務指標,明確任務專班專人包保。堅持每日調度,每天17時召開工作調度會,督查工作進展並研究解決當日問題,做到問題不過夜。加大回遷安置房參觀宣傳工作,抓住群眾“雙節”在家契機,組織群眾實地參觀回遷安置房,讓群眾實地了解安置房情況,在現場設置回遷安置諮詢宣傳點,及時解答群眾關注安置問題,全力推進安置搬遷工作,確保按時序完成各階段任務。

  “長水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紅線範圍涉及5個社區、8個居民小組約2200餘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安置搬遷工作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安置、補償協議簽約率已達到91.55%。

  自5月2日啟動選抽房工作以來,截至9月6日,累計完成分房263戶,其中245戶已拿鑰匙領房,並已發放臨時安置第一次過渡費。

  有序推進徵地、動遷工作的同時,滇中新區高度重視搬遷群眾就業工作,積極協調&&就業崗位安置待就業群眾,促進群眾增收,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切實增強群眾歸屬感和幸福感。共協調機場集團、安置房小區物業公司、轄區112家重點企業,為涉及搬遷群眾定向提供崗位845個。目前已安置群眾就業225人。

  支部建在項目部

  黨旗插在工地上

  為了做到依法依規徵遷,確保“工程建好、幹部不倒”。滇中新區強化黨建引領,在安置搬遷現場指揮部成立臨時黨支部,定期開展政治理論學習,講政治、比學習、比作風、比成效。

  臨時黨支部定期組織拆遷、評估、審計、公證等中介機構和指揮部工作人員開展法規政策培訓、廉潔教育,強化搬遷政策法律法規培訓學習及宣傳。

  指揮部推行“黨建+項目”工作模式,做到“支部建在項目部、黨旗插在工地上”,各工作組成立黨小組,黨員攻堅克難、衝鋒在前。黨組織堅持在一線鍛煉幹部、錘煉作風、考察識別幹部,集中精銳力量攻堅克難、大幹苦幹,推動各個時間節點任務全面有序完成,切實把機場改擴建安置搬遷工程建成標杆工程、廉潔工程、民心工程。(記者 尤祥能 喻勁猛)

【糾錯】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