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國際掃描  政府線上  新華電視  焦點網談  論壇  財經  教育  體育  訪談  言論  法治  圖片  直播  新華彩信
       
視頻報道


圖片報道
 
陳燮陽委員等在會前交流與會感受
新華網兩會滾屏是大會堂一大亮點
四川通威集團總裁劉漢元接受採訪
廣州市政協主席陳開枝接受記者採訪
全國政協委員戒忍大和尚
更多...
文字報道
[黃孟復] 各位委員,現在開會。今天大會的執行主席是李貴鮮,張思卿,馬萬祺,陳奎元,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徐匡迪,黃孟復,李蒙。 [15:01]
[黃孟復] 今天下午會議的議程是大會發言,大會發言分為書面發言和口頭髮言。書面發言在會議期間印發,口頭髮言分三次進行,今天是第三次,共有12位委員發言。首先請吳國禎委員發言。王淑賢委員準備。 [15:01]
[新華網報道] 吳國禎:臺盟中央副主席。 [15:02]
[吳國禎] 臺盟中央、全國臺聯堅決擁護胡錦濤總書記3月4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界聯組會上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所做的重要講話。我們特別注意到,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四點意見: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第二,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第三,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第四,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對當前兩岸關係出現的新情況作出及時、有針對性的闡述,再次展現了在新形勢下祖國大陸維護兩岸和平、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極大誠意。 [15:03]
[吳國禎] 胡錦濤總書記還強調:“對于臺灣任何人、任何政黨朝著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方向所作的努力,我們都歡迎。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不管是什麼人、什麼政黨,也不管他們過去説過什麼、做過什麼,我們都願意同他們談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的問題。”我們希望臺灣當局能夠以臺灣人民的福祉為重,認真思考、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盡快具體回應祖國大陸一貫秉持的善意,及早放棄不切實際的“臺獨”幻想,回到一個中國原則上來。 [15:03]
[吳國禎] 長期以來,祖國大陸始終把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了“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幹擾兩岸經濟合作”的指導原則,積極推動海峽兩岸的各種交流與合作。同時,為耐心化解“臺獨”分裂勢力在兩岸同胞間制造的種種隔閡和疏離,為加強與臺灣同胞的溝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即便在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依然大力促成了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直航,多次表示積極解決進口臺灣農産品問題,最近又公布解決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的銷售問題和推動兩岸客運包機由“節日化”向常態化方面轉變等重要舉措。 [15:04]
[吳國禎] 祖國大陸方面一貫坦誠、善意、務實地發展兩岸關係的做法,與島內“臺獨”勢力的躁動形成鮮明的對照。一個時期以來,臺灣當局肆意推行“臺獨”活動,特別是圖謀通過所謂“憲政改造”進行分裂活動。這已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以及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障礙和威脅。全國人大十屆三次會議即將審議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根本利益,將對兩岸關係的發展,遏制“臺獨”分裂活動,以及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此,臺盟中央和全國臺聯表示堅決擁護和讚成。 [15:04]
[吳國禎] 今天,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認清了“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臺獨”禍臺、“民粹”誤臺的道理。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認清了“漸進式臺獨”、“去中國化”是一條危險的道路。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會認識到:臺灣當局圖謀單方面改變臺灣問題的性質和臺灣地位是行不通的,臺灣當局堅持與大陸對抗也是行不通的。我們相信具有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廣大臺灣同胞,將會與祖國大陸人民一道,共謀和平、發展、統一的光明前景。 [15:05]
[吳國禎] 結合當前對臺工作的實際,值此政協大會召開之際,我們謹就下面幾點提出呼吁和建議:一、將胡錦濤總書記3月4日的講話精神,貫穿于各項對臺工作中,努力為廣大臺灣同胞做實事。近來,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的臺灣同胞來大陸經商、就業和學習。相應地,各種因為法律、法規不明確而引發問題的事例正在增加。這要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我們對臺灣同胞不僅應敞開大門、熱烈歡迎,更要重視從法律、法規的層面,讓臺灣同胞有歸屬感,特別是主人翁感。這是密切兩岸關係的根本之由、長遠之道。 [15:05]
[吳國禎] 二、加強對臺商投資保護法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工作,進一步優化臺商投資環境。同時,也要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就學、就業、就醫、經商、旅遊、居住等方面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保護好他們的正當權益,解決好他們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讓臺灣同胞和祖國大陸居民一樣安居樂業,感受到做中國人的一體感和自豪感 [15:06]
[吳國禎] 三、全面加強兩岸民間各行各業的交流,暢通合作管道。其中,我們應特別重視臺灣青年學生的工作。對于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要極力提倡,努力創造好條件。我們要看到,臺灣問題的解決,臺灣年輕一代的傾向將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對在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遇到的學習和學費以及畢業後就業等問題,應及時研究解決,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辦法。如:對他們的臺胞證的加簽,應考慮改一年一簽為兩年一簽、直至畢業的方式,為臺灣學生寒暑假返鄉、出境旅遊提供方便。 [15:06]
[吳國禎] 四、要重視電影、電視、音像制品、文學作品以及民間習俗等在密切兩岸同胞交流、增進相互理解方面的獨特作用。最近出品的有關臺灣早期開發的歷史傳記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以及敘述臺灣人在近代兩岸關係變動中悲歡離合的情節片——《臺灣往事》,對于兩岸同胞理解臺灣的昨天、今天乃至展望未來,都具有深刻的啟迪、教育作用。一部好電影、好作品的感召作用,往往是無法估量的。 [15:07]
[吳國禎] 五、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從歷史文化層面開展反獨促統工作。在加強閩南傳統習俗、文化研究的同時,應大力開展有關客家、河洛歷史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工作,以展示臺灣區域的民俗、文化與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優秀的傳統文化間的深厚淵源關係。應考慮推出不僅包括閩南、客家,還包括大陸相關地區,體現中華歷史文化的旅遊專線。我的發言完了,謝謝。 [15:07]
[黃孟復] 請王淑賢委員發言。陳漱渝準備。 [15:08]
[新華網報道] 王淑賢: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婦聯原副主席。 [15:09]
[王淑賢]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社會公平正義,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必須認真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關注兩性發展的均衡狀況,進一步在法律、法規、政策上給予積極的保障。 [15:09]
[王淑賢] 一、男女兩性發展的現狀 説到中國的男女平等,多少人都會充滿一種自豪感,“中國婦女地位夠高了”。的確,從1949年政協的《共同綱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從來都是黨、國家和政府信守的政治諾言。為此,全國人大頒布了《婦女權益保障法》;國務院成立了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制定了婦女發展綱要; [15:10]
[王淑賢] 從法律、政策、機制上保障男女平等,促進婦女發展。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據此就認為,中國男女平等已經不存在問題了,那也不完全符合中國的實際。以下的數字和現象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的男女平等狀況有更全面的認識。 [15:10]
[王淑賢] 1995年,聯合國提出了“女性在決策層應佔30%的比例”的倡議,然而我國女性在全國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始終徘徊在20%左右。美國的一位女參議員直率地批評道,在中國,接見外國代表團的都是男性,只有服務員是女性。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挪威一個10歲的男孩子向他媽媽的提問:“在咱們國家,男的能當首相嗎?”挪威在1978年就通過了《男女平等法》,從這個小男孩一出生,他看到的就是女性當首相。 [15:11]
[王淑賢] 目前瑞典的女議員達到45%,丹麥、芬蘭、挪威均在36%以上,法國、德國也在法律和政策上規定了男女候選人各佔50%,為避免選民忽視女性,德國還要求將候選人按一男一女順序排列。世界各國的突飛猛進,使中國婦女參政的國際排名已經從1995年的12位下滑到了38位,這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和反思。 [15:11]
[王淑賢] 平等就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女大學生求職卻常常另有一番滋味,“在家裏、在學校,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和男性有什麼不同,只有到了求職的時候才真體會到了什麼是對女性的歧視。”女公務員們與男性具有同樣的學歷、能力和健康,卻僅僅因為性別就要提前五年退出職場,她們更感到一種不公平。當今世界,同齡退休是多數國家保障平等的制度規定,中國卻因諸如就業壓力等因素而成為退休年齡性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們是否應該更多地從平等的角度考慮政策的取向呢? [15:12]
[王淑賢] 再看看9億農村人口中的婦女,她們日夜辛勞在糧、棉、油、菜、果等生産第一線,是農業勞動大軍中的主力,是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骨幹。然而她們在享有土地承包、財産繼承、集體分紅等權利上常常遭遇不公正待遇,在教育、培訓、文化和衛生等資源佔有上處于不利地位,而我們的農業政策卻較少對農村婦女的地位作用和權益給予傾斜性保障。 [15:12]
[王淑賢]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就一路攀升,到了2000年底,已經超出國際最高警戒線(107)9個多百分點。如果我們連人類自身的生産都不能實現協調發展,又怎麼可能真正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呢? [15:13]
[王淑賢] 在落後文化和利益驅動綜合作用下,一些曾經消除的社會醜惡現象,如賣淫嫖娼、拐賣婦女兒童、“包二奶”又卷土重來。值得重視的是,近年來利用女性的容貌、身體以及性的特徵來刺激消費、追求經濟利益的不正之風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名目繁多的選美活動、花樣翻新的美女廣告,不僅受媒體的青睞,還成為一些地方政府新的經濟增長點,殊不知這種以犧牲女性尊嚴為代價的商業行為,將會對整個社會,特別是對青少年造成怎樣的精神污染。目前已經有不少中小學生把“整容”、“選美”當成了走向成功的捷徑。此風不糾,貽害無窮。 [15:13]
[王淑賢] 現實告訴我們,真正實現男女兩性的平等公正,促進社會的和諧,我國還任重道遠。 [15:14]
[王淑賢] 二、推進男女平等的對策建議 各國發展的實踐證明,經濟的增長不等于婦女的進步,社會的進步也不簡單等同于婦女的發展,促進兩性平等協調發展,必須實施積極的性別平等政策,努力改變千百年傳統觀念對社會環境和人們道德、行為和習慣的影響,加強婦女自立自強的意識和能力建設。 [15:14]
[王淑賢] 1995年江澤民主席曾在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開幕式上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男女平等是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胡錦濤總書記2003年接見中國婦女第九次代表大會部分代表時再次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堅決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通過扎實有力的工作促進婦女事業的發展”,這不僅從決策高度重申了《憲法》原則,提升了整個社會對性別平等的認識,也契合了“將性別平等意識納入決策主流”國際進步潮流。 [15:15]
[王淑賢] 因此,我們有如下三點建議:第一,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各級政策制定者要在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法律、政策和項目的時候,從設計、執行到監控、評估的全過程,都要注意是否會對男女兩性産生不同的影響,避免對性別的歧視,以保證女性能和男性一樣平等參與和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目前,已經有118個國家的政府確定了“男女平等及公正必須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心”戰略,實施了國家行動計劃。 [15:16]
[王淑賢] 而我國不能忽略的一個基本事實,是由于生理的、歷史文化的原因,女性在諸多方面處于社會群體中的弱勢,她們的基本狀況、願望和要求應該成為政策制定者分析的重要依據。 [15:16]
[王淑賢] 第二,立法、司法、執法有關部門,有必要重新審視《勞動法》、《義務教育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一係列與兩性利益相關的法律和政策,認真分析這些法律和政策是否關注到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兩性差異,是否在法律政策框架內對女性的特殊需求給予重視。如,在農村、特別是偏遠落後農村,失學輟學兒童中女童佔多數,文盲中女性佔到70%以上,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更應該關注在所有差距背後的性別因素,對女童的受教育權利實施制度性保障。 [15:17]
[王淑賢] 關于男女公務員是否同齡退休問題,關係重大。正在制定中的《公務員法》,希望多聽聽女性的聲音,多聽聽婦女組織的意見,多一種視角考慮問題,公正體現不同性別的利益訴求。 [15:18]
[王淑賢] 第三,為及時了解、認識和反映男女兩性的生存狀況和社會地位,為決策者提供科學依據,建議國家發改委和統計部門要將分性別統計納入國家的統計制度,有關部門的常規統計和統計調查都應該注意收集分性別的統計數據,特別是勞動就業、教育、衛生、組織人事等領域,逐漸建立和完善分性別的數據庫。 [15:18]
[黃孟復] 現在請陳漱渝委員發言,景天魁委員做準備。 [15:19]
[新華網報道] 陳漱渝:北京魯迅博物館副館長 界別 社科 [15:19]
[陳漱渝] 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鬥目標,是中國共産黨在我國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時期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黨中央根據當前中國社會深刻變化而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胡錦濤總書記從六個方面對和諧社會的內涵進行了概括,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我們應該深入學習,認真領會,並貫徹到各自的學科領域中。 [15:20]
[陳漱渝] 下面,我想談談學習過程中的五點粗淺體會。一、“和諧社會”提法的現實針對性與歷史繼承性 “和諧社會”是一個具有豐富包容性的概念,它反映了人類所追求的基本價值,既吸收了傳統文化中的政治倫理準則,也借鑒了西方哲人的思想成果。但又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即針對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現實。 [15:21]
[陳漱渝] 如果穩定地度過這一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或者説高風險時期,社會就會進入一個良性運作和協調發展的軌道,最終實現消滅三大差別(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使人性和人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展的共産主義理想。因此,為實現和諧社會而奮鬥,是為共産主義而奮鬥在現階段的具體表現,只有闡明這種關係,才能表現中國共産黨人理想與信念的堅定性和一貫性,而又有利于調動當前不同利益群體的積極性,使大家感到黨提出的奮鬥目標既可親可望而又可行可即。 [15:21]
[陳漱渝] 二、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中國共産黨 當前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是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和諧社會,必須依靠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和正確導向,因此,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和完善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政治體制,就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15:22]
[陳漱渝] 當前在意識形態領域實際存在兩種觀念。一種是希望中國共産黨進行自身調節,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另一種是將政治體制改革片面理解為照搬或移植西方的政黨制度,改變當前的基本政治體制,另起爐灶,搞多黨制和三權分立。而後一種選擇雖然為不少具有迷惑力的言詞所掩蓋,但實際上並不符合中國的國情,肯定會破壞當前安定團結的局面,給廣大民眾帶來歷史性的災難。 [15:22]
[陳漱渝] 作為社會科學研究者,不僅需要對西方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理論進行具體分析,分清其中可借鑒的部分和不可取的部分,也迫切需要對西方自由主義的政治理論進行具體分析,而不能背離中國的國情唯西方馬首是瞻。事實上,當今世界政治呈現的是多極化的格局。雖然世界發展的總趨勢是和平、民主與繁榮,但不同國家從不同國情出發,有著各不相同的基本政治體制,像英國、日本實行的是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而歐美大多數國家實行的是代議民主共和制。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也有不同表現形式的政治體制。因此,中華民族完全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政治選擇。 [15:23]
[陳漱渝] 三、在宣傳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必須發揚馬克思主義的學風,切實化解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學以致用 宣傳要為廣大人民真心接受,必須用當前和今後的事實來證明。從特定意義上來説,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就是承認當今的社會分化接近乃至超過了監控貧富差距的警戒線——這個警戒線在國際上一般採用基尼係數作為指標,因此迫切需要調整當前的分配格局,保障廣大群眾——特別是工農基本群眾的切身利益,使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15:24]
[陳漱渝] 限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合理調整分配格局需要一個過程,但當前迫切需要做到的,是嚴懲貪污腐敗,堅決打擊非法致富行為,有效遏制過高收入,給低收入的弱勢群體以切實的生活保障,使收入分配的金字塔形逐漸變成橄欖形。如果不能在實踐中切實把握和尊重協調社會利益關係的規律,做到社會財富增長的最大化和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統一,構建和諧社會就會成為紙上空談,而不能取信于民。 [15:25]
[陳漱渝] 和諧的基礎是社會各群體根本和長遠利益的相同。儒家所説的“和而不同”是在“不同”中求“和”。但“同”畢竟是“和”的穩固基石,離開“同”求“和”,就難免成為緣木求魚,可望而不可得。 [15:25]
[陳漱渝] 四、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我感到,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兩種機制。一種是平衡機制,主要指福利和稅收。另一種更為重要的機制是動力機制,除了正當的利益驅動外,仍然需要精神激勵。因此,在主動調節分配格局的過程中,同時應該開展正確利益觀的教育,要堅持利益與理想的統一,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求利目的與求利手段的統一。 [15:26]
[陳漱渝] 要清醒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實行的分配原則不僅是按勞動要素參與分配,而且同時按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産要素參與分配,這就使得收入不均等的現象將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公平不等于均等,均等不等于公平。平等與不平等是收入差異問題。公平不公平是價值判斷問題。所謂公平是指機會平等和按貢獻分配,並不是指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分配政策。 [15:26]
[陳漱渝] 所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更加同樣需要弘揚無私奉獻的精神,舍己為人的精神,顧全大局的精神。這並非人人都能達到的思想境界,但卻是先進分子應有的精神追求。前一時期有些作品宣揚極端個人主義,嘲諷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這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噪音,不利于團結穩定的大局。當前全黨正在進行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的教育,而黨員的先進性首先應該表現為指導思想的先進性。像當前宣傳的鄭培民、牛玉儒、張思德、孔繁森、焦裕祿,就都是具有這種高尚風格的人,應該成為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楷模。 [15:28]
[陳漱渝] 五、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 宣傳工作必然有其政治內涵和思想取向。在宣傳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媒體承擔著創造良好輿論環境的神聖職責,必須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毫不懈怠地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宣傳工作産生溫馨、親和、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力量。 [15:28]
[陳漱渝] 去年中共中央先後下達了三號文件和二十九號文件,説明黨中央對意識形態領域的現狀有著準確的把握和深刻的分析,宣傳媒體應該堅定地貫徹文件精神,跟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新聞工作中,既不能回避矛盾,掩蓋矛盾,放棄媒體的輿論監督職能;又不能混淆局部性問題和基本政治體制問題的界限,使人民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喪失信心。我堅信,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達到。 [15:29]
[黃孟復] 現在請景天魁委員發言,索麗生委員作準備。 [15:29]
[新華網報道] 景天魁: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界別 社科 [15:30]
[景天魁] 我發言的題目是《理順收入分配關係建立利益協調機制》一、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 怎樣判斷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時機?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就指出,“什麼時候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在什麼基礎上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要研究。可以設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準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對于收入分配這個與每個人都利益攸關的問題,要根據客觀事實和社會輿情做出審慎的判斷。 [15:31]
[景天魁] 我們認為,目前,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做出這一判斷的主要根據是:第一,理順收入分配關係已經是社會各界強烈的呼聲。2004年,我參加全國政協的一個專題組,到六個省市做收入分配調查,感到在全國,不論東中西部,不論幹部和群眾,對收入差距之大議論很多,對分配秩序之混亂相當不滿。我們社會學研究所和中央黨校等單位進行的問卷調查也表明,收入分配問題已連續幾年高居社會最關注的問題之前列。 [15:31]
[景天魁] 第二,收入分配領域的矛盾和問題已經充分顯現。我國收入差距拉大過程,如果從1985年算起,已經持續20年了,差距繼續拉大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到目前為止,差距拉得過大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居民收入情況看,基尼係數已從1995年的0.389上升到2002年的0.435,超過了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城鄉差距從1985~2003年的18年間快速擴大,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長4.3%,而城市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7%。2004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3.2:1,加上各種福利差距,實際達到6:1。 [15:33]
[景天魁] 盡管去年中央採取了多項重大措施,使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增加了300元,但城市每人平均收入增加900元,城鄉差距仍在繼續擴大。從地區差距看,2003年東部地區每人平均GDP分別相當于中部和西部地區的1.91倍和2.38倍。公務員的工資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單位差別也太大。第三,我國每人平均GDP已經超過1200美元,財政收入大幅增加。盡管我們國家還不算富裕,國防、科技等領域都需要加大投入,但應該説,我們已經具備了比過去強得多的調整收入分配關係的物質基礎。 [15:34]
[景天魁] 第四,盡管人們對收入分配這樣的敏感問題難免有不同認識,但到現在,不同階層、不同群體,還是在若幹基本問題上取得了不少共識。例如,大家都認為,理順收入分配關係,不應該也不可能去搞平均主義,再吃“大鍋飯”;適當的差距不僅對保持發展的活力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合理的;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是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進行的,不應該也不必要造成市場規則的扭曲;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步子要穩妥,不應該也不必要造成社會不安甚至動蕩。 [15:34]
[景天魁] 以上各點表明,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所需要的主客觀各個方面的條件確實已經基本齊備了。 [15:35]
[景天魁] 二、理順收入分配關係的切入點 雖然這項工作難度很大,但還是可以選擇相對便于操作、議論比較充分的事情入手:第一,公務員工資涉及的利益方不多,全由財政出資;人員比較整齊,差別比較單一,主要是職務和級別差距;機制比較單純,不直接由市場調節。可考慮盡快著手理順公務員工資關係,逐步地穩妥地實現統一的公務員工資制度。在原則上,比較一致的思路是:擴大職級差別,縮小地區和行業差別;擴大基本工資和職務津貼部分,縮小乃至取消非正式的補貼;增加透明度,加大審計和輿論監督力度。 [15:36]
[景天魁] 比較難于處理的是現在已成事實的差別,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個技術問題,關鍵是體制問題。要大力加強中央權威,盡快結束自行其事,誰有錢誰發的局面。 [15:36]
[景天魁] 第二,加大稅收制度改革力度,發揮稅收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國外已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國內也有不少研究。其實稅收的主要功能就在于調節收入差距,緩解初次分配中難免出現的社會矛盾。 [15:36]
[景天魁] 第四,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這是理順收入分配關係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還很有限,再分配應更多地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尤其是在現行體制下得不到社會保障的社會群體。根據我們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近年來的研究,建議社會保障制度的深化改革應該以“基礎、整合”為目標。 [15:38]
[景天魁] 所謂“基礎”,就是盡可能降低門檻,盡可能擴大覆蓋面,可以允許有獲益多少的差別,但要防止財富過分向少數人集中,不允許只有少數人獲益而多數人不獲益甚至受損那樣的懸殊差別。所謂“整合”,就是應該把社會保障看成一個整體,注意各種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層次之間的功能互補和整體聯繫。 [15:38]
[景天魁] 三、關鍵是盡快建立和完善利益協調機制 理順收入分配關係,當然要解決獲利多少、損益失當這個層面的問題,但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理順收入分配關係,建立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證社會公正公平的利益平衡和協調機制,這就不僅僅是一般的制度和政策,而是更為根本的社會建設。依靠這種機制,既可以保護先富群體的發展活力,又能夠給後富群體獲得發展提供必要的機會和條件;既可以使獲益多者有機會和渠道履行對社會的責任,從而心裏感到踏實,又可以使受損者和獲利少者得到合理的補償,從而心裏感到充實。 [15:39]
[景天魁] 這樣的機制非常之多,例如,企業裏的工資談判機制,契約方之間的協商機制,利益方之間的矛盾協調和化解機制,平衡利益關係的補償機制、公共權力行使中的社會和輿論監督機制、資訊公開機制以及相關利益者的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等等。在建立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整套市場機制,依靠這套機制,我們實現了經濟的健康運作和持續增長。 [15:40]
[景天魁] 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我們要朝著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形成一套社會機制,利用這套機制去調節收入分配,就不是簡單的利益增減,更不是一些人所擔心的“殺富濟貧”,而是社會建設。一個合理的、文明的和諧社會不就是我們人人都孜孜追求的嗎?這樣的社會就是要靠一套利益平衡和協調機制,去主動地調整包括收入分配關係在內的利益關係的。現在,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任務,這是一個大好時機,中華文明一定能夠在21世紀續寫和諧社會的新篇章。 [15:40]
[黃孟復] 現在請索麗生委員發言,李利君委員作準備。 [15:41]
[新華網報道] 索麗生:民盟中央常委,水利部副部長 界別 民盟 [15:41]
[索麗生] 我發言的題目是《確立合理公平共用的收入分配原則構建和諧社會》。我們的改革和發展,始終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黨中央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我國發展目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也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 [15:42]
[索麗生] 當前,我國群眾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但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新時期的貧富差距問題凸顯。據調查,2004年全國最富有的10%的家庭與最貧窮的10%的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過8倍,基尼係數已經逼近047,收入差距擴大趨勢比較嚴重;按勞分配在GDP中所佔份額近十多年來持續下降;勞動者正當權益得不到保護的現象比較普遍;農民工平均工資近十多年幾乎沒有增長;勞動關係失衡導致近兩年部分地區出現“民工荒”;社會保障體係漏洞較大;教育機會不公、安全事故較多、罷工及陳情等事情時有所聞,等等。所有這些社會不和諧現象,均與百姓生活息[15:43]
[索麗生] 民盟中央認為,改革過程中,局部失衡很難避免,長此以往則不利于穩定,也有悖改革初衷。絕大多數社會成員普遍地享受改革成果,愉快地創造和生活,共促社會發展,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需要始終將改善百姓生活放在首位,並以此為核心,盡快重建政績評估體係,多管齊下地理順收入分配關係。 [15:43]
[索麗生] 為此,我們提出以下政策建議:第一,盡快確立科學的政績評估體係。在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績時,不僅看經濟增長與財政收入,更看重所在地區低收入家庭或貧困人口的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公共衛生能否滿足中低收入階層居民的需求、社會保障是否覆蓋到所有人口、人民群眾生活環境是否得到普遍改善、財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是否達到較大份額、當地社會關係是否和諧、各種群體陳情事件是否減少等,以此作為衡量政府政績的核心指標。這些指標集中反映了百姓生活的改善程度,是社會和諧的客觀標誌,更是檢驗各級政府構建和諧社會的施政能力高低的標準。 [15:44]
[索麗生] 第二,盡快確立合理、公平、共用的收入分配原則。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政策基礎。現階段收入分配存在的初次分配不合理、再分配缺乏力度與公平、第三次分配幾乎沒有的格局,導致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嚴重影響到社會和諧。在社會分化中,社會財富分配不合理、不公平是影響不同社會階層和諧相處的基本因素,也是影響消費進而制約生産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應盡快確立合理、公平、共用的收入分配原則,並按照這一原則盡快從初次分配、再分配與第三次分配三個層次上理順整個收入分配關係。 [15:45]
[索麗生] 第三,盡快提高勞動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促使初次分配趨向合理化。現階段的初次分配存在著資本所有者所得畸高、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勞動所得持續下降的局面。如在領取工資人數大幅增長情形下,工資總額所佔比重不升反降3個百分點。職工工資總額佔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5%多下降到2003年的12%多。 [15:46]
[索麗生] 行業之間、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在擴大。建議國家盡快採取措施,提高農民、農民工及城市普通工薪者的勞動報酬及福利待遇,調整財政收入增長幅度,徹底打破行業壟斷,使資本所有者、勞動者與國家利益在效率原則下實現合理分配。 [15:47]
[索麗生] 第四,盡快強化再分配手段,明確承諾政府確保財政的公共性並滿足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等有關方面的需求。財政分配是國家幹預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公平的基本手段,也是再分配結構中的主體。在國家財力從2000年1.3萬多億元增長到2004年2.6萬多億元、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由14%上升到20%的基礎上,對解決各種百姓生活問題,政府負有更大、更直接的責任。 [15:47]
[索麗生] 建議針對財政實力持續增強和再分配環節公平不足的現狀,加快構建公共財政體制,並在公共財政框架內優先滿足事關百姓的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等方面的需求。 [15:48]
[索麗生] 從速確立公平、均衡的國民教育觀,盡快出臺確保教育機會公平的政策。同時制定社會、企業、個人等投資教育的優惠政策,利用財政專項撥款、失業保險基金、再就業基金等開展城市失業、下崗職工與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從根本上改變教育資源配置嚴重失衡、受教育機會不公和城鄉居民家庭教育經費負擔日益沉重的現狀。 [15:48]
[索麗生] 國家財政用于社會保障的開支應當實現“十五”計劃承諾的佔財政收入15%~20%的目標,並保障在“十一五”期間持續上升到25%左右。在擴大財政投入的前提下,迅速完善制度和擴大覆蓋面。完善社會保險制度以調節勞資關係,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以縮小貧富差距,發展各種公共福利事業以共用發展成果。 [15:49]
[索麗生] 當務之急是盡快改變社會保險制度長期試而不定的做法。按照中央與地方分責制原則,建設社會保險法制,真正實現社會保險制度定型和強制性全面覆蓋。同時,加速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綜合型社會救助體係,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低收入階層的援助力度,引導發達地區不失時機地發展公共福利事業。 [15:49]
[索麗生] 針對城鄉居民看病難、負擔畸重的現實,需要國家加大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我們建議:在公共衛生資源配置方面,國家應有具體措施,確保向城市社區與鄉村傾斜,尤其是鄉村所佔份額應當力爭有較大幅度提高。在完善城市醫療保險制度的同時,放開醫療服務市場,在確保公立醫院能夠承擔市民基本醫療服務的條件下,鼓勵民辦醫院與私人醫生的發展。 [15:50]
[索麗生] 社區醫療服務,應當走官助民辦的發展道路。在鄉村則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同時整合資源,增進福利性,五年內真正改變鄉村醫療衛生民辦化的格局,走官民結合的發展道路;政府還應當強化對藥品流通環節和醫療服務、醫藥價格的幹預與調控,讓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統籌城鎮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各種補充醫療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在公平理念指導下爭取在“十一五”末能夠使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全體國民,使13億中國人普遍享受改革和發展成果。 [15:51]
[黃孟復] 現在請李利君委員發言,張寶明委員做準備。 [15:51]
[新華網報道] 李利君:民盟湖南省副主委,湖南省監察廳副廳長 界別 民盟 [15:51]
[李利君] 我的發言題目是《改革現行財政體制加大源頭治腐的力度》。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強調,今年各級政府的反腐倡廉工作要堅持以改革統攬預防腐敗的各項工作,重點抓好八個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建設,其中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是一項重要內容。為此,有必要分析我國現行財政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改革現行財政體制的對策,加大源頭治腐的力度。 [15:52]
[李利君] 一、現行財政體制存在的主要“漏洞” 1.部分財政性資金體制外運作,客觀上為公款送禮、行賄等行為提供了一條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當前,屬政府財政性資金范疇的資金大致可歸為三部分:預算內、預算外和其他體制外資金。後兩部分資金因大都是以“小金庫”等秘密形式存在,不僅數量大,而且難以準確統計。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資金的存在,一方面導致了國家稅金的流失(例如,一些企事業單位隱瞞其收入藏匿于“小金庫”); [15:53]
[李利君] 另一方面,還為一些違法開支公款、私分濫發、紅包禮金、行賄、受賄等行為提供了資金條件。從已查處的這方面案件看,一些單位之所以請客送禮、亂發錢物、收送紅包、公款行賄等行為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有源源不斷的、逃避于監督之外的這兩種資金形式的存在。 [15:54]
[李利君] 2.預算內資金監管難到位,給利用資金撥款和使用支配權而實施的腐敗行為以可乘之機。政府預算的每一筆收支都代表著相應的政府行政行為,科學、詳細地編制各級政府預算,是規范政府行為、加強科學管理、嚴格財政監督的需要。但目前,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各級政府預算都較粗略,具體詳盡的數據指標缺乏,計劃性不足,無論是收入還是支出的預算,大都與實際可能和需要存在較大差距,導致實際執行中,必然産生大量的預算計劃外臨時性追加撥款。 [15:55]
[李利君] 這不僅使各級人大對預算的監督難以到位,而且由于具體的預算開支指標未向社會公布,透明度不高,預算內資金實際上是由那些掌管財政資金撥款和調配權的少數人在“不公開”下運作,給其中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撥款審批和使用調配權謀取私利提供了便利。 [15:56]
[李利君] 3.現行轉移支付制度的某些缺陷,導致截留、挪用等問題屢禁不止。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實現各地公共服務水準均等化目標的一種財政平穩制度,無論是聯邦制國家還是單一制國家,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都是國家財政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自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已經建立了一套財政轉移支付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間補助體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建立了按稅種劃分財政收入邊界的分級財政體制基本框架,對增強中央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5:56]
[李利君] 但是,按照分級財政體制下建立規范化的財政轉移支付的要求,從源頭治腐的角度來看,現行財政轉移支付辦法還存在以下一些缺陷:一是加重了一些地方的財政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亂收費”等不正之風。我國一些地方財政實際上是保人頭經費、保吃飯的財政,分稅制後中央轉移支付下來的大都是有“專項”用途的資金,不能用于解決“吃飯”問題,一些財力緊張的縣、鄉因而一度出現了無法給國家工作人員按時足額發放工資的拮據局面,有的在無奈之下便加大收取稅費的力度,甚至提倡和鼓勵各單位創收,由此,加劇了一些地方的亂收費行為。 [15:57]
[李利君] 二是導致地方為爭取更多的資金而“跑部錢進”等問題産生。為了向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爭取更多資金,地方採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加大“跑部錢進”的力度。在“跑部”中,一方面,對掌握撥款權的部門及其人員來説,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尋租空間;另一方面,從申請專項撥款的地方或單位來講,有可能付出成本,因為有諸多環節需要打通,往往是撥款尚未到手,費用已開支一大筆。 [15:59]
[李利君] 例如,有的地方專門設立跑項目的費用,有的則公然提出用一部分跑來的資金作為跑項目資金人的回扣或獎勵,以鼓勵向上級爭取更多的轉移支付資金,這就使得省往中央跑,市縣往省裏跑的“跑部錢進”機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得到空前強化。 [16:00]
[李利君] 三是一些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監督難到位,擠佔、截留、挪用等現象屢禁不止。由于專項性轉移支付往往是先分配到各部委,再逐級對口往下分,形成了財政資金在財政部門之外多重分配的格局。加之缺乏嚴格的制度規范,專項撥款隨意性較大,實際分配過程也不透明,資金撥下來以後難以形成有效的跟蹤監督機制,以致擠佔、截留、挪用資金以及貪污、受賄等腐敗現象難以防范和避免。從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看,一些部委和不少地方一直存在擠佔、截留、挪用國家專項資金的嚴重違規問題,例如,近年來國家審計署所曝光的幾個典型案例都與專項撥款相關就是有力的佐 [16:00]
[李利君] 二、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按照《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實施綱要》的要求,從立足于全局,著眼于解決深層次問題,實現構建公共財政體制和從源頭治腐的目標出發,建議如下: [16:01]
[李利君] 1.加大對預算外和其他體制外資金的治理力度。一是採取措施,堅決取消各單位的“小金庫”及其他不合法的體制外資金來源渠道。對行政機關的公有房屋出租、培訓中心、酒店等經營性設施收歸統一的國有資産經營機構統一經營或實行徹底的脫鉤等;二是規范機關單位的津貼等工資外收入,實行公務人員津貼統發制,不得再向公務人員發任何補貼、獎金;三是加大對亂收費、亂罰款等行為的防范和查處力度,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等;四是有效執行並不斷探索將預算外資金等體制外資金納入預算內監督管理的各種辦法和措施。 [16:01]
[李利君] 2.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預算監管,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一要改進各級政府預算方式,編制詳盡的數據指標體係,盡可能縮小預算收支與實際收支的差距,增強預算的科學性和計劃性;二要加強各級人大對財政預算的監督,增強預算開支的透明度,逐步推行預算開支指標向社會公布制度;三要加強對臨時性追加資金撥款和資金使用的監督,實行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制;四要改進財政監督方式,加快部門預算改革,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擴大政府採購的范圍和規模等。 [16:02]
[李利君] 3.完善現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一是實行合理的政策,對中西部等財政困難的地區加大轉移支付的傾斜力度;二是從實際出發,適當增大在“人頭費”等基本財政開支的轉移支付比例,緩解一些特別困難地方在這方面的財政壓力;改革專項資金配套制度,對欠發達地區減免一定的配套資金(扭轉目前一些地方無力配套局面); [16:02]
[李利君] 三是探索改變目前存在的地方或單位“跑部”申請專項撥款和資金做法的途徑,逐步將專項性轉移支付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統一分配至地方,不再經由各部委,再逐級對口往下分,杜絕因“跑部錢進”和部門利用審批權而滋生的腐敗問題;四是加強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監督。 [16:03]
[黃孟復] 現在請張寶明委員發言,黃景鈞委員準備。 [16:04]
[新華網報道] 張寶明: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原局長 界別 經濟 [16:04]
[張寶明] 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強煤礦安全生産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安全生産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把安全生産擺到與人口、資源、環境等基本國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特別是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央領導同志作出一係列重要批示,採取了一係列措施。一個時期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安全生産法》、頒布了《安全生産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作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産工作的決定》,有力地推動了全國的安全生産工作。 [16:06]
[張寶明] 2004年,全國安全生産狀況總體相對平穩,共發生各類傷亡事故812972起,死亡136092人。與上年相比,分別下降16.2%和0.2%。但是,由于生産力發展水準不均衡,技術落後、人員素質和安全基礎差,現階段我國的安全生産形勢依然嚴峻。突出表現在事故總量大、死亡人數多。平均每天373人喪生于各類事故,尤其是重特大煤礦事故頻繁發生,引起中央和社會的強烈關注。 [16:07]
[張寶明] 去年10月中旬以來,相繼發生了鄭煤集團大平礦“10•20”瓦斯爆炸、銅川礦務局陳家山礦“11•28”和今年阜新礦業集團孫家灣煤礦“2•14”瓦斯爆炸等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産造成重大損失,在國內外造成嚴重影響。 [16:07]
[張寶明] 我國煤炭安全生産現狀與世界一些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相比差距很大。2003年全世界産煤約50億噸,死亡人數8000人左右。我國煤炭産量166億噸佔33.2%,而死亡人數6434人佔80.4%。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是美國的100倍,俄羅斯的10倍,印度的12倍。初步測算,我國安全生産事故經濟損失,高達2500多億元,約佔GDP的2%。安全生産事故不僅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造成直接的損失,對廣大群眾、事故的受害者及其家庭的巨大心理創傷更是難以估量,是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問題。 [16:08]
[張寶明] 煤炭安全生産形勢嚴峻,有其社會原因。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又處在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生産規模急劇擴大,對煤炭的需求越來越大。加上農村勞動力大量向第二、三産業轉移,而安全技術培訓相對滯後,導致事故發生的機率增加。西方一些工業化國家的經驗,當每人平均GDP為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間,往往是事故高發期,我國正處在這個階段。要看到這個嚴峻的現實,增強緊迫感。 [16:09]
[張寶明] 但是,為了總結吸取事故教訓,必須從主觀上進行剖析。就煤炭行業而言,特大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和企業沒有認真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重生産、輕安全,安全生産責任制不落實,放松了安全管理,嚴重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規程。如河南鄭州煤業集團大平礦事故死亡148人,就是由于通風管理混亂,值班領導嚴重失職,煤與瓦斯突出引發瓦斯爆炸。陜西銅川陳家山煤礦瓦斯爆炸死亡166人,是由于違章指揮,違規作業,對煤層自燃著火防范措施不力而導致。 [16:10]
[張寶明] 對于事故多發的深層次問題,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近年煤炭供需緊張,價格上漲,用一位礦主的説法是“比挖金子都來錢。”有些企業在巨額利益的驅動下,忽視安全,超能力生産,要錢不要命。二是煤炭企業下放到地方後,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行業管理弱化,特別像煤炭生産,多是井下作業,水、火和瓦斯災害嚴重,企業的生産、技術管理、品質標準和安全問題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16:11]
[張寶明] 三是全國目前仍有2.5萬個小煤礦,多數開採技術落後,密集勞動,有一半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産條件,安全事故佔煤礦事故總量的70%。四是煤礦安全基礎薄弱,安全投入不足,欠賬多。井下一線工人大多是農民工,技術素質低,安全意識薄弱。據調查,全國具有安全保障的生産能力僅12億噸,但去年全國産量達到19.5億噸,有7.5億噸是缺乏安全保障的。國有煤礦安全欠賬約505億元。 [16:12]
[張寶明] 最近,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産工作,在體制、機制和安全投入上採取了一些重大舉措。我認為,下一步要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加強領導和監管,落實責任和措施,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強化主體,加強法制,完善體制,扎扎實實地做好安全生産工作。 [16:13]
[張寶明] 為此建議:1.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要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産工作的領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健全完善各級安全生産責任制,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同時加強督導,落實安全生産各項措施。 [16:13]
[張寶明] 2.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和小煤礦的整治力度,嚴格執行“先抽後採、監測監控、以風定産”的規定,嚴禁超能力生産。按照煤礦安全的統一標準,加強小煤礦的整治,凡不符合安全生産許可證要求的,應停産整頓和依法關閉。3.改革和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煤炭行業管理和宏觀調控。建議組建國家煤炭行業管理機構和跨省、跨地區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制訂産業政策,完善行業法規和品質標準,加強生産、技術和安全管理,促進煤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16:14]
[張寶明] 4.加大煤礦安全投入,要上裝備和安全設施,改善井下作業環境。建立國家、地方和企業共同投入的機制。對國有大礦,國家還要採取扶持政策,補還安全欠賬,增強防范事故的能力。5.實施科技興安,完善煤炭産業技術政策,合理集中生産,加強大型基地建設,建大礦、整合小礦,嚴格品質標準,推進煤礦技術進步,提高煤礦安全保障水準。 [16:15]
[張寶明] 6.結合國情,推廣世衛組織倡導的安全社區建設,強化安全預防,加強安全培訓,增強全社會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安全生産的基礎工作。 [16:16]
[黃孟復] 現在請黃景鈞委員發言,徐善衍委員準備。 [16:16]
[新華網報道] 黃景鈞:民盟中央法制委員會主任,中國財稅法學會副會長 界別 新聞出版 [16:16]
[黃景鈞] 我發言的題目是《進一步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幾點建議》。2004年7月我們考察了黑龍江省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在考察過程中,我們和正在這裏服刑的兩名罪犯進行了交談。第一個交談者正在印刷車間勞動。他告訴我們,他生長在黑龍江省的一個農村,今年19歲,只念了小學四年級就回家務農了。因為前年參加了一次綁架活動,被捕後判了十年徒刑,現在在這裏勞動改造。我們問他為什麼這麼小的年齡就參加綁架?他説是跟著年齡大的人在一起幹的,成事後他們答應給他一些錢。 [16:17]
[黃景鈞] 另一個交談者正在上課。我們把他從課桌上叫到教室一邊,輕聲地問了他幾個問題。他説他是哈爾濱市人,今年17歲,因犯強姦罪被判了兩年徒刑。我們問,你家裏還有些什麼人?他説,父母都不在了,開始跟隨姐姐過,姐姐成家後,他就沒人管了,上學上到初一就不上了,整天在社會上閒逛,所以就犯了事。 [16:18]
[黃景鈞] 管教所的領導介紹説,整個未成年人管教所的在押罪犯共1273人,其中暴力型犯罪佔77%,財産型犯罪佔12%,性欲型犯罪佔11%,在押未成年人犯603人,從未成年人犯長成為成年犯670人。從公安部門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3年,全國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數呈上升趨勢,他們佔整個犯罪嫌疑人的比例分別是:11.8%,12%,13.4%,18.9%。 [16:19]
[黃景鈞] 黑龍江省公安廳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從2000年至2003年,全省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當年全部犯罪嫌疑人的比例分別是:13.63%,18.89%,22.30%,24.69%,上升的勢頭十分迅速。24.69%,這個數字幾乎佔了全部犯罪人數的四分之一,是十分驚人的。也就是説,從十四周歲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雖然他們只佔全部人口中的五個年齡段,但是犯罪的人數卻達到了全部犯罪人數的近四分之一。這個比例多麼值得我們警思、警示、警惕、警戒。 [16:20]
[黃景鈞] 更令人驚訝的是,哈爾濱市教育局的同志介紹説,她對管教所380個未成年人罪犯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竟發現其中有一半過去在學校中學習表現是比較好的,學習表現差的只佔15%。她認為這是當前青年學生性格上存在的雙重性的表現。管教所的改造是強制性的,半天勞動,半天學習。每人每月的夥食費只有110元,零用錢12元,可見其生活的艱苦。看到這麼多花朵一般年齡的青少年在這樣一個強制性的環境下接受改造,我們的心弦在顫動。 [16:20]
[黃景鈞] 大家都在探討,這麼多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誰的責任?首先説一下大環境。我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各種矛盾錯綜復雜;社會利益關係更為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就業緊張引起的矛盾衝突和競爭加劇;一些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一些地方封建主義和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泛濫,都嚴重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 [16:22]
[黃景鈞] 特別是隨著網絡的普及,一些渲染暴力、色情、迷信的資訊、圖書、音像、短信屢禁不止;在社會管理和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上存在著許多缺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也存在著不少薄弱環節。在如此眾多消極因素的影響下,一些未成年人由于思想失誤,行為失檢,有的終于走上了違法犯罪的歧途。 [16:22]
[黃景鈞] 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責任是社會。今天的社會,貧富差距懸殊擴大,受教育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平等,道德教育的軟弱無力,媒介傳播中的利欲引誘,黃色書刊音像泛濫,毒品危害漫延,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得不到親情和社會的關愛,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得不到有效的實施等等,無不是造成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誘因。馬克思主義犯罪學也是這麼説的:社會是造成犯罪的主要原因。 [16:23]
[黃景鈞] 至于孩子自身的責任也不可忽視。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很好地去接受正面教育,跟上絕大多數未成年人前進的步伐。相反,自身的弱點沒有得到克制,而且越來越膨脹,最終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在未成年人犯罪率急劇上升的今天,我們應該向社會、向政府大聲疾呼:救救已經走上犯罪道路和將要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他們都是祖國的未來。 [16:24]
[黃景鈞] 為了遏制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環境,積極創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堅決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受教育權。為此,要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對毒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要予以堅決打擊,決不姑息。目前,使用童工的現象仍然存在,應該予以禁止,不允許未成年人的身心受到傷害。《義務教育法》是保障未成年人享受教育權利的法律,但是目前在有些西部貧困地區並未能夠得到全面的實施,女童入學率偏低,初中階段輟學率偏高。 [16:24]
[黃景鈞] 二是要在中小學生中加強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目前學校的教育狀況是偏重文化知識教育而忽視品德教育,以追求升學率作為教育的目的。建議今後在各級各類教育中要把培育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主義事業獻身的主導價值觀作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點,學生在升學和就業測試中要增加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內容。 [16:25]
[黃景鈞] 三是社區對社會閒散青少年和單親青少年要加強教育和管理。目前有相當一部分閒散青少年和單親青少年流落社會,無人照管,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後備隊伍。要加大街道和社區的工作力度,有條件的地方可建立專門機構,發揮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勞模的作用,加強對閒散青少年和單親青少年的教育、幫助和管理工作。 [16:25]
[黃景鈞] 四是要關愛流浪兒童,加強對他們的社會救助和管理。目前,社會存在著一部分流浪兒童,或本人,或被人利用,沿街乞討。要認真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制定流浪兒童救助辦法,民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轄區內的流浪兒童制定入學辦法,幫助他們接受義務教育。司法行政部門要為流浪兒童提供法律援助。 [16:26]
[黃景鈞] 五是要大力開展對罪錯未成年人的挽救和幫教、矯治工作。近些年來,工讀學校被取消得過多,應盡快恢復工讀學校的建制,努力把工讀學校建設成為教育、挽救、矯治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基地。對已經判刑的未成年人罪犯,要與成年人罪犯分開關押,並適當提高他們的夥食標準。最後是要做好對刑滿出獄的未成年人罪犯的安置工作,使他們不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16:26]
[黃景鈞] 現在請徐善衍委員發言,賀旻委員準備。 [16:27]
[新華網報道] 徐善衍: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協副主席 [16:27]
[徐善衍] 我發言的題目是《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應進一步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 [16:28]
[徐善衍]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重要位置”。如何更新管理理念,改革和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和方法,進一步發揮社會團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是一個值得政府和社會重視的問題。 [16:29]
[徐善衍] 一、重視發揮社會團體作用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組織和市場機制、政府組織與國家機制,這兩套組織制度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都存在局限性,曾出現了“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不協調現象。20世紀中葉,西方國家發生了一場范圍廣泛的“第三部門”運動。 [16:29]
[徐善衍] 政府退出了很多傳統的微觀經濟領域,同時,大量的公共服務轉由第三部門來提供。各國紛紛向第三部門轉移它們在社會服務領域的事權。目前,發達國家非營利組織的開支已相當于國民生産總值的10%左右,國家對外援助資金的40%是由非政府組織支配的。第三部門對實現“大社會、小政府”的管理格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6:30]
[徐善衍] 非營利組織的興起,代表著人類社會重大的組織制度創新,在政府部門和營利性組織之間發揮著協調、輔助和補充功能。當前政府職能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和扶持社會組織承擔各種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以解決我國長期社會職能主體缺失的體制弊病。目前,全國各類民間組織已發展到26萬多個。它們不僅完善了社會治理結構,而且還增加了社會主體結構的和諧性。 [16:30]
[徐善衍] 二、發揮社會團體作用的主要制約因素和幾點建議:1.改善政府職能轉移相對滯後的局面,爭取“政社分開”有突破性進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社會組織結構開始進行“政社分開”的重大調整。但這一調整進展緩慢,成為制約政府職能結構現代化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一些行政部門對此持消極態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部門擁有對社會資源進行壟斷性分配的權力,長期既得利益的驅使,使他們難以割舍已有的職能。 [16:31]
[徐善衍] 權力部門化不但阻礙政府職能向外轉移,甚至出現盡可能地截留權力、擴張權力現象。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政府部門職能“體內迴圈”。通常情況下,越是有實權的部門,在政府機構改革和精簡中成立的事業單位越多,政府的職能首先向這些單位轉移,可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政府部門“拖家帶口”,與這些單位在人事、資金乃至權力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單位的工作模式、思路、作風等與行政部門相近,成為所謂的“二政府”。 [16:31]
[徐善衍] 2.改善社會團體自身發展不成熟的局面,積極支援和引導社會團體的能力建設。我國社會團體發展尚處在初級階段,社會團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能力先天不足。與政府有“血緣”關係的組織大多數本質上還是依靠政府,組織體制、運作機制和活動模式仍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體制的烙印。民間自發形成的組織普遍存在規模小、影響小、不規范、不自律等問題。 [16:32]
[徐善衍] 從整體看,不論是有形的人、財、物資源,還是無形的組織管理和生存發展能力,社會團體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匱乏窘迫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許多行業協會在歷史淵源、組織機構、人員組成方面,與政府部門有著先天的緊密聯繫,因此,對其他社會團體的發展空間形成擠壓,造成不公平競爭。 [16:32]
[徐善衍] 3.改善專業類社團發展平臺,充分發揮專業類社團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的作用。十六大提出“完善專家咨詢制度,實行決策的論證制和責任制,防止決策的隨意性”。專業類社團是由較高學術造詣的專業人員組成。 [16:33]
[徐善衍] 以中國科協所屬的180多個全國性學會為例。這些組織人才薈萃,人力資本雄厚;具有跨行業、跨部門和多學科的組織網絡;具有獨立法人地位,活動比較規范;與國際科技組織有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具有非營利組織公正中立和超脫的社會地位。這些特點,決定了專業類社團在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方面有先天優勢,應該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更大作用。 [16:33]
[徐善衍] 4.改善社會團體發展的法律政策環境,加強有關立法工作。目前,適用于社會團體管理的少數幾部法規,構成了現階段我國社團管理法規的基本框架,但還未形成完整體係。缺乏一部專門對社會團體進行規范和管理的國家法律。現有法規內容多側重于登記程式,缺乏針對特性、規范其發展的內容。部門、地方法規又缺乏穩定性和協調性;執行中隨意性也較大。 [16:34]
[徐善衍] 針對上述四個問題,我們提出四點建議:一、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組織結構“政社分開”的調整步伐,將培育和形成社會團體進入公共領域的渠道和機制,完善公民社會建設,作為黨和政府實現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決策。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政府各部門的職能定位,政府行政部門負責宏觀決策和部分監督職能,將執行及部分監督職能的一些中、微觀職能逐步交給社團組織。樹立和倡導政府購買服務的觀念,具體實現方式可採用委託授權、契約和招標等方式。 [16:35]
[徐善衍] 二、按照統籌安排、政社分開、分類指導、穩步實施的原則,政府的社會團體主管部門及有關機構要加強對社會團體的引導扶持,科學管理,規范行為,支援他們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接受捐贈是社會團體重要資金來源,《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捐贈者可以享受稅收優惠,但缺乏操作性。應制定可操作的實施辦法。社會團體應不斷探索和完善適合團體自身發展規律的體制機制和活動模式,嚴格自律,提高公信度,為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奠定基礎。 [16:36]
[徐善衍] 三、鼓勵支援專業類社團積極承擔決策論證、專業咨詢、標準和規范制定、項目論證評估、社會獎勵、職業資格認證和人才評價、教育培訓、維護職業道德等職能。盡快啟動我國加入工程師國際互認體係的組織工作,成立主要由專業類社會團體參與的工程師國際互認體係工作委員會。 [16:37]
[徐善衍] 四、從法律法規層面明確政府和社會團體各自職能,將依法轉移職能作為政府職能轉移的基本依據和方式。加快社團法的制定工作,明確人民團體、行業協會等各類社會團體的法律地位和相關社會職能。 [16:37]
[黃孟復] 現在請賀旻委員發言,蔣麗蕓委員準備。 [16:38]
[新華網報道] 賀旻:民進中央副主席,遼寧省大連市副市長,界別民進。 [16:38]
[賀旻] 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攜手共建和諧社會》。 [16:38]
[賀旻]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東部地區迅速崛起,一些民族地區相對落後的趨勢,成為我國實現全面小康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瓶頸之一。 [16:38]
[賀旻] 民族地區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水準較低,基礎設施落後,自我發展能力弱。在民進中央考察所到雲南、貴州、新疆的7個自治州和地區,有6個自治州和地區的財政自給率在20%以下,有的甚至不到10%。在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的2003年,雲南省怒江州的固定資産投資為負增長。 [16:39]
[賀旻] 二是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事業的發展嚴重滯後。以教育為例,截至2002年底的統計數字,西部地區372個未實現“兩基”的縣(市)中,少數民族聚居縣佔83%。據雲南有關方面提供的資料,省內7個人口較少民族的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3年,文盲率為15.4%。三是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繁。民族地區大多位于邊遠山區、草原和荒漠地帶。脆弱的生態和有限的環境容量,因人類活動日益遭受破壞,自然災害更加頻繁,反過來危及人們的生存基礎。1949~1979年,新疆和田地區被沙漠吞噬的土地達46萬畝。該地區的策勒縣縣城,曾三次為風沙所迫而遷移。 [16:39]
[賀旻] 四是貧困人口多,生産生活條件差。全國592個國貧縣,民族地區有267個,全國2800萬貧困人口,民族地區有1300多萬。我國人口在10萬以下的少數民族有22個,63萬人,其中絕對貧困和低收入人口39.4萬。人口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有640個,其中較大部分村沒有通電、通郵、通公路和通電話。 [16:40]
[賀旻] 綜上所述,民族地區由于地處偏遠,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低,自身發展能力弱,使其不可能依靠自身力量擺脫落後狀況,實現跨越式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滯後,不僅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地區發展差距的不斷拉大,民族地區群眾的長期貧困,將會嚴重挫傷各族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使其産生落後失望的心理,成為影響民族關係和社會穩定的深層次根源。 [16:41]
[賀旻] 事實證明,民族地區的發展已成為21世紀中國發展的全局性戰略問題。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奠定堅實的基礎。近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為進一步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民族地區要加快發展,離不開國家和東部地區的大力扶持和幫助。國家應在繼續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時,對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作進一步的戰略思考和適當的政策調整。 [16:41]
[賀旻] 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1.由國務院牽頭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指導和協調。同時,在“十一五”規劃中應將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單列成章,提出民族地區“十一五”發展的目標、方針、指導思想和政策措施。 [16:41]
[賀旻] 2.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為核心,加大對民族地區的財政支援。應調高民族地區的轉移支付返還基數,提高政策性轉移支付補助係數,建立一套有利于民族地區與東部地區平衡發展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針對民族地區公共服務水準落後的狀況,國家應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建議設立民族地區教育和衛生專項補助,支援民族地區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對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向下延伸到縣、鄉,使少數民族群眾可以享受到西部大開發的成果。 [16:42]
[賀旻] 3.加大“興邊富民行動”的力度。建議國務院成立興邊富民行動領導小組,加強對興邊富民行動的領導。中央財政增加支援資金,把全國興邊富民行動重點縣由現在的37個擴大到74個,爭取用3年到5年的時間,使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發生根本性變化。 [16:43]
[賀旻] 4.按照“互惠互利,體現支援”的原則,形成沿海發達城市對口支援民族地區的有效機制,在支援的方式上應變單向支援為資源共用、人才互動、共同發展。同時,對民族地區的300個貧困縣,採取任務分配和政策引導相結合的方式,使東部地區經濟較發達的300個縣(市)與之確定“縣與縣”長期對口支援的互助關係和固定的援助模式。 [16:43]
[賀旻] 5.引導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民族地區的經濟開發。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民族地區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建立、完善非公有制經濟參與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扶持和引導機制,在市場準入、稅收政策、籌資融資和社會負擔方面,給非公有制經濟以平等待遇,鼓勵民間資本、技術、人才流向民族地區。 [16:44]
[賀旻] 6.研究制定民族地區資源開發的補償政策。“十一五”期間,國家投資的重點項目,民族地區有資源、有市場的,應優先安排在民族地區。國家在民族地區開發石油、天然氣等礦産資源,應安排一定比例的初級産品留給地方發展深加工項目。應適當提高資源稅的徵收額度或徵收資源使用費,並全額留給地方財政,使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16:44]
[賀旻] 7.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根據開發者付費、受益者補償的原則,從國家、區域、産業三個層面,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和項目支援等措施,對為保護生態作出貢獻的民族地區給予合理的補償,以減輕這些地區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同時,應嘗試建立對生態保護區群眾的直接補償政策。 [16:45]
[賀旻] 8.集中力量解決人口較少民族的貧困問題。“十一五”期間,國家應進一步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和特困地區的政策和資金投入。建議中央財政設立“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專項資金”,用6年時間,每年投入5億~8億元,重點解決人口較少民族的基礎設施、生産生活條件改善和群眾增收問題。 [16:46]
[黃孟復] 現在請蔣麗蕓委員發言,陸波委員準備。 [16:46]
[新華網報道] 蔣麗蕓:香港麗東百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界別香港。 [16:46]
[蔣麗蕓] 我的發言題目是《發揮香港在中部地區崛起的助推作用》。 [16:47]
[蔣麗蕓] 200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積極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並從政策、資金、重大項目等方面給予支援。中央政府這一重大決策,不僅有利于中部地區發揮優勢,而且有利于釋放其在經濟上承東啟西、聯南接北的巨大潛力,加快形成全國各區域間共同發展的戰略格局。 [16:47]
[蔣麗蕓] 香港與內地自去年1月1日《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實施以來,新一輪經濟合作明顯升溫。中部地區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與香港經濟的互補性較強。香港應抓住這一機遇與中部省份在改造國有企業、發展服務業、擴大對外貿易等方面深化合作。這不僅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現實需要,也是促進香港社會和諧和長期繁榮穩定的內在要求。在此,謹提出四點建議。 [16:48]
[蔣麗蕓] 一、發揮香港融資功能,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造。中部地區産業基礎較好,鋼鐵、有色金屬、紡織、汽車制造等工業在內地佔有重要位置,但國有股比重偏高,需要吸引外資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香港是籌集國際資金的理想地,現有3600多家跨國公司在港設立總部和辦事處,有71家全球最大的銀行在香港營運,中部各省可利用香港這個平臺,節選一批有經濟效益的優勢企業,通過包裝、推介、在港上市等多種方式與境外公司合作。 [16:49]
[蔣麗蕓] 建議中央政府應盡快制定中部地區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領域、支援重點和具體引資政策。可參照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做法,對參股中部地區的國有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其次,中部各省也可以將企業産權轉讓收入、國有土地出讓金及財政預算撥款等收入,建立專項資金,用于支付下崗工人安置費和經濟補償金等,為參與國有企業改造創造條件,以增強中部地區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16:50]
[蔣麗蕓] 二、發揮CEPA制度優勢,全面拓展在服務業領域的合作。服務業佔香港經濟的比重達86%,是全球最高的比重,有成熟的服務業經驗。而中部地區服務業則開放較晚,發展相對滯後,雙方可以利用CEPA實施的機遇,共同拓展全方位的服務業合作。建議中央政府制定鼓勵中部民營企業開辦銀行的政策,由中部省份有實力的企業發起,再吸引一部分港資參加。 [16:51]
[蔣麗蕓] 香港金融機構監管制度嚴密,因此可利用香港的專業人才及採用先進的管理模式,成立中部民營發展銀行,為中部地區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援。另外,中部地區獨特的中原地理位置,對于物資在內地的運轉流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有實力的物流企業應該積極參與中部地區傳統物流企業的改造升級,加快構建物流網絡。 [16:52]
[蔣麗蕓] 還有,就是旅遊合作。旅遊業是香港重要支柱産業,在旅遊景點開發、配套設施建設和管理服務等方面經驗豐富。中部各省則擁有眾多有待開發的自然、文化遺産等旅遊資源,為加快中部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建議應首先降低港商在中部地區開設旅行社的最低投資門檻,以鼓勵港商參與旅遊業的開發及經營。 [16:52]
[蔣麗蕓] 三、發揮香港貿易大港作用,提高中部地區經濟的外向度。中部地區地處內陸,客觀上制約了對外貿易的發展。而香港則為國際貿易大港,擁有全世界最繁忙的貨櫃碼頭及空運港。2004年香港的貿易出口額達到2500億美元,其中有多類輕工産品出口更是居世界第一。 [16:54]
[蔣麗蕓] 香港有發達的會展業,每年舉辦約50項國際性的商貿展覽會及近200項的國際會議。香港貿發局更在全球擁有40多個貿易推廣辦事處,可以幫助中部地區的商家尋找客戶,為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發揮“橋梁”作用。 [16:54]
[蔣麗蕓] 建議中部地區與香港可重點集中在兩個貿易領域開展合作:一個領域是農産品及中藥業的合作。中部地區是全國重要的農産品及中藥業生産和輸出基地,香港既是較大的農副食品及中成藥的消費城市,也是重要的貿易轉机地,應該充分利用現有對外優勢,為香港的出口貿易除輕工産品強項之外再增添另一出口強項。 [16:55]
[蔣麗蕓] 建議香港與中部各省加快制定農副食品及中成藥的品質、檢驗、檢測和認證等方面的互認標準;建議把高增值的成品在香港作最後檢測和包裝,加速達到國際食品藥品衛生出口許可的標準,通過香港成熟的銷售網絡,共同開辟國際大市場。 [16:55]
[蔣麗蕓] 另一領域是加工貿易。香港每年都承接世界各地大量的訂單,但由于市場競爭,加工業進一步北移會成為另一種趨勢。建議港商在安排新增定單時,應更多地考慮中部各省的比較優勢,通過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把香港的貿易企業與中部地區相關的生産企業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增強外貿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實現互惠雙贏。 [16:56]
[蔣麗蕓] 四、發揮機制作用,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為更加有效地開展合作,促進中部地區和香港經濟互利發展和共同繁榮,建議參照“9+2”模式,建立一套有效的合作機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建立由中部各省省長和香港特首共同領導,政府高層人員參加的行政首長一年一次的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區域戰略的合作方向。 [16:56]
[蔣麗蕓] 二是中部各省有關部門與香港對口部門每年舉行一次政府專責部門會議,加強溝通相互之間合作發展的可能性。三是民間的合作機制,應充分發揮中部各省和香港的各種商會、貿促會等中介機構的作用及發展一對一的結誼關係。構建和諧社會取決于國家經濟平衡發展,因此東西聯動、南北呼應、中部崛起這一宏偉的經濟發展藍圖是符合國情的,作為中國的公民,我們有責任為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團結統一而貢獻最大的力量。 [16:57]
[黃孟復] 現在請陸波委員發言。 [16:57]
[新華網報道] 陸波:澳門日報常務副總編輯,界別澳門。 [16:53]
[陸波] 我發言的題目是《促進和鞏固澳門社會和諧推動“一國兩制”事業順利發展》。 [16:58]
[陸波] 促進和鞏固澳門的社會和諧,是“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推進澳門“一國兩制”事業的具體體現。胡錦濤主席去年在出席澳門回歸五周年慶典時,向澳門特區政府和各界人士提出了四點希望,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維護安定,努力建設包容共濟的和諧社會。促進和鞏固澳門的社會和諧,必須處理好區內和區外兩個大的方面的關係。對外要處理好“一國”與“兩制”的關係;對內要協調好特區內部的各種關係。 [16:58]
[陸波] 一、處理好“一國”與“兩制”的關係是促進和鞏固澳門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以“一國”為依歸。促進和鞏固澳門社會和諧,首先是要處理好“一國”與“兩制”的關係。具體來説,就是必須把握和處理好中央政府與特區之間的隸屬關係,內地的社會主義主體與特區的資本主義制度之間的共存關係,內地與特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的互動關係。 [17:00]
[陸波]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實行高度自治。這就要求特區在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同時,必須要有對整個國家的歸屬意識,特區的任何決策和行動,都不能損害國家的整體利益;必須要有對中央的隸屬意識,中央依據基本法對特區的主權行為必須得到切實貫徹。 [17:00]
[陸波] “一國兩制”中的“兩制”對澳門而言,就是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澳門特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不同,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也會不同,但“兩制”以“一國”為依歸,沒有國家主體的社會主義,也就不可能有特區資本主義的繁榮穩定。因此,在對待兩種不同制度的態度上,要“堅持主體”、“兩制共存”,“和而不同”、“存異求同”。 [17:01]
[陸波] 既不能只講“一國”,忽視“兩制”,也不能只注重“兩制”,不講“一國”。正如鄧小平先生所講,“一國兩制”要講兩個方面,在這個問題上,思想不能片面,否則五十年不變就行不通了。 [17:01]
[陸波] 內地與特區緊密的經濟文化聯繫不僅是促進“兩制”發展的巨大動力,更是維係“一國”的重要基礎。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發展水準的不同,內地與特區經濟文化的互補性很強,兩地的經濟文化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互動關係。只有堅持在互動中發揮優勢、支援配合、互利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為“一國兩制”事業的順利推進注入經濟文化動力。 [17:02]
[陸波] 澳門回歸五年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心安定。經濟迅速復蘇並持續快速發展。由回歸前的連續四年負增長到五年來的平均增幅超過10%,2004年更達到25%;財政收入連續四年保持盈余,累計達到180多億澳門元。入境遊客由回歸前的740多萬人次增加到1600多萬人次,勞資關係不斷改善,失業率由回歸前的6.3%下降到去年底的4.3%。 [17:03]
[陸波] 各種刑事犯罪特別是黑惡勢力犯罪逐年下降,社會治安根本性好轉。五年中澳門的對外交往日益廣泛,大力推行“遠交近融”的經濟交往政策,積極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合作,還在中央的授權和支援下同世界多個國家建立和發展了廣泛的經濟文化聯繫。澳門回歸五年來取得的成就,既是特別行政區的領導和全體居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中央政府大力支援的結果,是正確處理“一國”與“兩制”關係的結果。 [17:03]
[陸波] 這充分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一國兩制”方針,處理好“一國”與“兩制”之間的關係,保持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與發展才有保障,建設和諧優質的社會才有保障。 [17:04]
[陸波] 二、協調好特區社會內部的各種關係是促進和鞏固澳門社會和諧的基礎。促進和鞏固澳門社會和諧,澳門社會內部的和諧是基礎。澳門屬于微型社會,利益交錯,社會復雜,矛盾不少,要梳理出社會發展的思路並不容易。五年來,在特首何厚鏵的領導下,特區社會“守望相助,和衷共濟”;多重大局,少顧局部利益;多講協調,少有抗衡衝擊。“愛國愛澳”的精神主軸,穩定的政治氛圍,使澳門上下同心謀發展有了堅實的基礎。 [17:04]
[陸波] 政治上,在堅持行政主導的前提下,行政與立法、司法之間關係正常,保證了有效施政。經濟上,制訂並實施了“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發展戰略,並初步取得成效。社會方面,特區政府在施政過程中堅持“以民為本”,“助民解困”,緩解失業壓力,扶助弱勢社群,提出了“共建優質社會”的目標。 [17:05]
[陸波] 最近,又明確了市場動向和政策方向的統一,繁盛的外觀和內在承受能力的統一,未來演進趨勢和預先規劃鋪排的統一,區域合作因素和區內發展因素的統一,成為澳門經濟全新發展的指針。通過這些政策和舉措,有效地協調了澳門社會各階層利益,為進一步營造社會和諧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17:05]
[陸波] 族群和諧和文化和諧也是建設澳門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盡管在澳門居民中葡裔居民佔不到百分之五,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葡裔居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環境,盡量創造有利條件,使得華裔和葡裔居民融洽相處,包容共濟。澳門是中西文化交匯之地,東西方文化長期共存。特區在弘揚中華文化的同時,也有意識地保留和保護西方文化和歷史遺産,使澳門繼續成為中西合璧的特色文化城市。實現族群和諧和文化和諧,反過來也必將促進澳門的社會和諧。 [17:05]
[陸波] 顧全大局,團結互助,包容共濟,一直是澳門優良的社會價值觀,今後應進一步弘揚。這也是保證澳門長治久安的重要基因,必須倍加珍惜。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還要落實胡錦濤主席所提出的要求,著力提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協調利益關係的本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妥善解決諸如公務員行政改革、人力資源、城市規劃和集體運輸係統、本地中小企業面對外資大舉進入的生存環境及提升自身競爭力、教育改革、更廣泛地扶助弱勢社群等問題。 [17:06]
[黃孟復] 今天下午的發言完畢,現在休會,謝謝。 [17:06]
[新華網報道] 本次實時報道結束,謝謝網友關注。 [17:07]
Copyright © 2000 - 200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