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網  |  首頁  |  要聞  |  微博圈  |  博客  |  圖行延安  |  習作園地
微博圈
在延安的一切像圖片一樣在腦中不停閃過
坐在辦公室裏,想的更多的是延安發生的一切
在延安,我們尋找歷史之根... ...
忘不了延安清涼山上,老一輩新聞工作者開創新聞事業時使用的印刷機... ...
斯諾把鄧發描寫成一個頑童,看見他的照片... ...
看到同學們的微博,我知道感動和收穫都會沉澱在我們心裏
只要是有利於百姓生存發展的,都能算做是民生新聞
大家圍坐在延安賓館1112房間的地板上暢談人生國事下鄉收穫新聞理想社會發展
我們也達成共識,要在中國的新聞事業上開創我們的時代
今天好多感受。跟老鄉依依道別時難捨難分的感受......
想要做一名好記者,就必須永遠牢記讀者比自己聰明!
雖然部分同學未能得獎,但是我想我們收穫的永遠比失去的多。
洗去了三天三夜不能洗澡的苦悶,留下的卻是一個個腦海中記憶的定格
我覺得他們的笑容是我這次最大的收穫,你們是最棒的!
三天和劉大哥全家相處的點滴將會讓我終生難忘
短暫的3天,投入的體驗,很多問題被發現,很多話題在交流
早上收拾被子時才突然發覺今天是在劉大哥家的最後一天了... ...
這是個中國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村落
我和爹説:"我不跟你種地了,種地連雙鞋都買不上!"
許大爺老兩口沒有冰箱,從來不吃肉... ...
連線、晚會、農活、清晨狗吠、落日余暉... ...
,我們以前很窮,但是我們現在有房住,這是個最好的時代!
節目結束,問村民覺得咱們北外的學生表演的怎麼樣啊... ...
昨晚,我跟着川口村劉七斤大哥進城賣早晨剛剛在大棚採摘下來的蔬菜... ...
剛結束的篝火晚會上看到老區群眾表演的《陜北腰鼓》、《趕毛驢》... ...
今日“聽力”突飛猛進,老鄉講的大多數方言都能聽懂了... ...
下午傳媒大學組去參觀了張興莊村的養雞場。
頭頂大太陽,爬長坡上山,出來乍道的熱情退去... ...
川口村的第一天,和叔叔阿姨一起去摘西瓜摘辣椒還有西紅柿... ...
今天跟三位老師拜訪村民的時候意外的發現... ...
村長説,我們這裡的村長是每三年選一次,我這是第八年當村長了... ...
來棗園鎮的第二天,上午和大姐去棚裏幹活聊天... ...
一大早吃了劉大嫂為我們做的延安特色小吃-洋芋叉叉... ...
俺們能聽懂陜北歌,你們的外語歌聽不懂,但是調調好聽
治世佳人Scarlett:村長家門口有條狗... ...
終於入住農戶家! 這家主人是棗園鎮川口村一位種植蔬菜大棚的高手... ...
入住12院農戶了!張興莊三十戶村民都住在統一建造的“新窯洞”裏... ...
我們第三組剛剛聽完李鎮長的介紹,大家還激烈交流了對農村專業合作社... ...
在清涼山頂宣誓,在誓言的紅布上簽名,遠處是巍巍寶塔... ...
Francisdeng:剛離開棗園,回味着那裏的古樹、綠地... ...
李華:延安精神在第一天就得到了體現 大家加班加點努力工作到半夜 這就是進步。
延安之行 ,最最重要的教訓之一,永遠都要帶足自己需要的東西
張進:從記者/編導到攝像——今天協助我的partner雲飛。
梁淋淋:剛才第一個衝上去採訪延安市彭副市長... ...
延安,想象中粗獷的西北沙地,帶給我的卻是江南美景的享受...
幫準記者們抓住彭市長連連提問,很有架勢!
王海林:延安之行,我們能否找回那份信仰,期待…
糊塗爺爺:這些年,躲在書齋,這些年,混跡城市
金鉤沉:淋淋真是個好記者。
查非:啟程,返航,再出發.....
Lianglinlin:何其芳:延安的城門成天開着……
王海林
陸佳飛
胡雪
張進
陳振
徐若侃
馮麗妃
李華
高晶
[優秀通訊]川口村裏的女大學生村官
[優秀通訊]斷流的小河
[優秀通訊]咱農村人不生病
[優秀消息]川口村蔬菜示範園在已有基礎上擴建
[優秀消息]專業合作社:打造西部農業産業化新格局
[優秀消息]棗園:“四大産業撐起農民的幸福生活”
[優秀通訊]“蘋果大王”王忠富
[優秀通訊]雨中宣誓
[優秀通訊]講延安故事的人
[優秀消息]瞻仰聖地,齊唱紅歌
記協簡介 | 關於我們
Copyright © 2007-2009 www.zgj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記協網(中華新聞傳媒網)
京ICP備07018050號 國新網許可證:1012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