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記協評獎>> 中國新聞獎>> 2012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網絡公示>> 報紙通訊社目錄>> 評論
題目 作者 編輯
刊播單位
報送單位 首播日期
評論:“我不是貪官”,謝亞龍的底氣從何而來 李曙明 李國民 檢察日報 部委專業報初評委員會 2011年12月26日
評論:“傳言傷農”,後果更加嚴重 王玉琪 白鋒哲 農民日報 部委專業報初評委員會 2011年6月1日
評論:購車搖號很厚道也很天真 石述思 成露 工人日報社 部委專業報初評委員會 2011年7月3日
評論:公眾關注高官落選院士的背後 徐玢 胡鈺 科技日報 部委專業報初評委員會 2011年12月16日
評論:沒有新聞,就別製造新聞 曹林 杜涌濤 中國青年報 部委專業報初評委員會 2011年12月28日
評論:醒醒!休眠的煤電聯動 陳學婧 彭源長 中國電力報社 部委專業報初評委員會 2011年2月23日
評論:饒毅憑什麼不能落選 柯岩(張明偉) 趙彥 中國科學報社 部委專業報初評委員會 2011年8月23日
評論:法律是反家暴的最後一道防線 佟吉清 史玉根 中國婦女報 部委專業報初評委員會 2011年9月26日
評論:城市管理亟待走出“整治思維” 翟慎良 戴心平 新華日報 江蘇記協 2011年8月4日
評論:今天,中國應該堅持什麼? 南方日報評論員(洪 丹) 田東江 南方日報社 廣東記協 2011年7月28日
評論:莫把天災當作事故的“擋箭牌” 苗艷麗 張倩 中國氣象報社 中國産業報協會 2011年8月26日
評論:生命第一,搶修第二 薛建國 王國榮 錢江晚報 浙江記協 2011年7月26日
評論:青海:精神的高地 莫自才 許存師 青海日報 青海記協 2011年7月1日
評論:微博雖好也需“打假” 徐瑞哲 凌河 解放日報 上海記協 2011年07月25日
評論:公罪不可無 私罪不可有 龔信力 胡思勇 湖北日報 湖北記協 2011年1月14日
評論:網絡不是謠言傳播器 張啟華 鮑俊佩 重慶日報 重慶記協 2011年10月18日
評論:這一刻,我們明白了國家的意義 姚文暉 易暉 春城晚報 雲南記協 2011年10月15日
評論:媒體莫再“輿姦”遭強暴傷害夫婦 杜耀峰 陜西日報 陜西記協 2011年11月15日
評論: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 人民日報評論部(集體) 盧新寧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2011年5月26日
評論:侯伯宇:生命因信仰而綻放輝煌 張若愚 陜西日報 陜西記協 2011年11月30日
評論:文藝批評是創作的“鏡子” 胡光凡 楊 丹 湖南日報 湖南記協 2011年4月29日
評論:“八胞胎”叫板國政民心 彭志規 李元昌 右江日報 廣西記協 2011年12月24日
評論:保障房的“含金量”如何保障 阿撈(蘇超光) 梁錫訓 廣西日報 廣西記協 2011年5月5日
評論:採訪作風,新聞生命之所繫 王斯敏 李玉滑 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 2011年11月1日
評論:媒體缺乏理性,輿論不可能和諧 辨一理(李友國) 顧朝陽 安徽日報 安徽記協 2011年11月16日
評論:選擇,凝聚在信仰的旗幟下——寫在中國共産黨成立90周年(上) 任仲平(集體創作) 張研農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2011年6月27日
評論:出行難:不能承受的城市之痛 張洞若 李天倫 甘肅日報 甘肅記協 2011年10月12日
評論:當學生提不出問題時 吳越(卞國華) 王凌佳 天津教育報 天津記協 2011年6月3 日
評論:Shameful Iraq Pullout不光彩的撤軍 集體 姚英 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 2011年12月19日
評論:美國媒體為何對“佔領華爾街”失聲失焦 甄言(梅寧華) 毛曉剛 梅寧華 北京日報 北京記協 2011年10月11日
評論:“八毛門”患兒家長道歉意味深長 蔡方華 王曉東 北京青年報 北京記協 2011年10月30日
評論:自主創新是産業結構升級的“引擎” 高路 陳艷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2011-4-22
評論:在轉變中贏得大發展——九論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集體 朱夏炎 河南日報 河南記協 2011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