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人士紀念中國勞工在日本本土“花岡暴動”80周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8 23:36:22
來源:新華社

中日友好人士紀念中國勞工在日本本土“花岡暴動”80周年

字體:

  9月18日,中日友好人士在天津“花岡暴動紀念園”獻花鞠躬。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新華社天津9月18日電(記者李鯤、尹思源)18日的天津市烈士陵園莊嚴肅穆,一群白鴿在“花岡暴動紀念園”迎風飛舞——來自中日兩國的近150人在這裡舉辦活動,紀念80年前中國勞工因不堪虐待在日本本土發動的“花岡暴動”。

  強徵勞工是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嚴重罪行之一。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為了維持戰爭機器運轉,從中國強擄約4萬名勞工,分散在其國內135個作業點強制苦勞。據日本外務省統計,有6830人慘死異鄉。

  1945年6月30日,被擄到日本秋田縣花岡礦山的士兵和勞工因不堪忍受日方的殘酷奴役和虐待,發動了“花岡暴動”。日本當局出動超2萬軍警殘酷鎮壓,致使419名中國勞工喪生。這也是唯一一例被國際法庭判為戰爭犯罪的迫害中國勞工案件。

  “‘花岡暴動’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發生在日本本土最具影響力的暴動,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寫下了光輝一頁。”“花岡暴動”組織者之一張金亭之孫、花岡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員會北京事務局工作人員張恩龍説。

  9月18日,中日友好人士在“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內參觀。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日本社會民主黨幹事長服部良一在紀念活動中轉達了該黨黨首福島瑞穗的致辭:“我們必須真誠地面對這段歷史,鄭重表明我們絕不再讓侵略與戰爭、強制擄掠與虐待的歷史重演的決心。”

  日本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田中宏長期致力於日本與亞洲國家歷史關係研究。他認為,日本對侵華歷史的認知“太慢、太遲、太不徹底”。他&&,歷經多年訴訟,日本法院雖然在判決書上認定“日本國政府全面參與了強擄勞工”這一歷史事實,但依然駁回了中國勞工及家屬的訴訟請求,“這是遠遠不夠的”。

  如今,被擄到日本花岡的986名中國勞工已全部離世。旅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代表林伯耀&&,我們不能忘記為了維護民族尊嚴、人類尊嚴挺身而出的“花岡精神”,不能忘記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而英勇犧牲的先烈。

  勞工遺屬代表王寒是“花岡暴動”倖存者王敏的外孫女,她説:“作為被擄勞工的後代,我們不會任由這段歷史被時間掩埋。銘記這段歷史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以史為鑒、砥礪前行。”

  本次紀念活動由花岡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員會、旅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舉辦,花岡受難者聯誼會、天津市烈士陵園承辦。天津市烈士陵園“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是中國唯一存放在日殉難烈士勞工骨灰的紀念館,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花岡暴動紀念園”在紀念館旁落成。

【糾錯】 【責任編輯:錢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