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美國新奧爾良8月17日電 通訊|“通往東京之路漫長而血腥……”——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一個聲音,穿越80年時空,清晰地回蕩在位於美國新奧爾良市的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
這是8月14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拍攝的二戰結束80周年紀念儀式現場。新華社發(魏蘭攝)
“剛剛,在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密蘇裏’號戰列艦上,日本正式放下武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14日傍晚舉行二戰結束80周年紀念儀式,首先播放了美東時間1945年9月1日,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的廣播講話。同步播放的歷史影像,是“密蘇裏”號上日本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簽字受降的情景。
在博物館陳列二戰戰機、坦克、魚雷艇等裝備的展廳,包括3名百歲高齡的二戰老兵在內,約300人出席紀念儀式。許多人佩戴着館方準備的紅色虞美人絹花。
8月14日,3名二戰老兵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舉行的二戰結束80周年紀念儀式現場接受訪談。新華社發(魏蘭攝)
“通往東京之路漫長而血腥……日軍犯下的罪行永遠無法彌補,也無法被遺忘。”杜魯門在講話中説,“我們不應忘記珍珠港,日本軍國主義者不會忘記‘密蘇裏’號戰列艦。”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重的浩劫。從南京大屠殺到納粹大屠殺,讓世界不應也無法忘記的,豈止珍珠港和“密蘇裏”號。
“這場戰爭勝利代價之高昂,令人難以置信,”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館長斯蒂芬·沃森在紀念儀式上説,美軍在二戰中有41.68萬人陣亡,而全球逾6500萬人喪生。“這場戰爭的教訓在今天仍然與80年前一樣深刻。”
8月14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館長斯蒂芬·沃森在二戰結束80周年紀念儀式上發言。新華社發(魏蘭攝)
“這場戰爭的震撼是全球性的,”博物館資深軍事歷史學家約翰·庫拉托拉説,這場全球衝突塑造了一個新的戰後世界,“至今影響着全球每個國家,影響着21世紀的我們”。
3名美國二戰老兵隨後分享了他們在二戰中及之後的人生經歷。當主持人詢問,80年後,希望向孩子們傳遞二戰終結的什麼信息?
一名老兵答道:“再也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80年前發生的一切仿佛已久遠,又仿佛就在昨天,前來參加紀念儀式的新奧爾良居民戴安娜·錢恩這樣告訴新華社記者。
8月14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軍事歷史學家約翰·庫拉托拉在二戰結束80周年紀念儀式上發言。新華社發(魏蘭攝)
錢恩認為,戰爭已經過去80年,但人類學到的教訓“還不夠”。她強調,需要繼續教育,繼續建設博物館,鼓勵人們到其他國家旅行,多接觸來自其他文化的人,從他們的角度看待問題。
面對80年後世界局勢的緊張不安,新奧爾良居民阿什利·賴斯對記者説,二戰的教訓,應該讓人類相處更加和諧,更有同理心和相互理解,多一些溝通,少一些爭鬥。
“勝利總是伴隨着喜悅、負擔和責任”,80年前,杜魯門這樣説。他在講話中期望,美國能與國際社會一道,邁向一個合作、和平、具有國際善意的新的、更美好的世界。
80年後的紀念儀式上,這些話重新在耳邊迴響,卻與現實形成令人擔憂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