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大“烤”開啟:法國核電站停運、土耳其野火肆虐、韓國經歷“熱帶夜”……-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1 18:03:28
來源:新華網

北半球大“烤”開啟:法國核電站停運、土耳其野火肆虐、韓國經歷“熱帶夜”……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新一輪熱浪正“烤”驗着北半球:法國核電站被迫停運、土耳其林火肆虐逾5萬人疏散、韓國經歷今年首個“熱帶夜”……在西班牙經歷高溫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文感慨:“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熱,越來越危險。”

  6月30日,游客在法國首都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下游覽。新華社/法新

  法國:84個省份發布橙色警戒 核電站停運

  法國氣象局6月30日説,當天全國四分之三地區最高氣溫超過35攝氏度,局部地區氣溫高達40攝氏度,已有84個省份發布熱浪橙色警戒。

  據法國氣象局介紹,本輪熱浪自6月19日以來席捲法國,目前仍在持續。7月1日將是本輪熱浪中最熱的一天,最高氣溫預計達到36至40攝氏度,局部地區或達41攝氏度,將有16個省份發布熱浪紅色警戒。

  預計7月2日起,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沿岸地區氣溫將開始明顯下降。直到本週末,氣溫下降趨勢將自西向東逐漸蔓延至全法,但地中海附近地區的高溫天氣可能持續。

  當地媒體説,法國已採取停運核反應堆、學校放假、建築工地實行彈性工作時間等措施以應對熱浪。法國電力公司6月30日證實,已於6月29日晚暫時關閉南部的戈爾費什核電站,以防作為反應堆冷卻水來源的加龍河河水過熱。

  根據法國氣象局標準,連續三天高溫,且高溫對戶外人群構成健康風險,應發布熱浪橙色警戒;持續天數、強度和覆蓋範圍均異常極端的高溫,且高溫嚴重影響居民健康和社會正常運轉,應發布熱浪紅色警戒。

  5月29日,人們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一處公園內划船。新華社發(古斯塔沃·巴連特攝)

  西班牙:過去50年6月遭遇的最強熱浪

  西班牙近來遭遇今年首輪強熱浪侵襲。從上周末開始,西班牙多地氣溫持續上升,一些地區的氣溫打破歷史同期紀錄。

  據西班牙國家氣象局通報,6月30日,馬德里、加泰羅尼亞、安達盧西亞等11個自治區發布高溫二級橙色警報。西班牙衞生部當日在全國範圍內對多個市鎮啟動高溫預警,其中超過1000個市鎮被列為高風險區域。

  西班牙國家氣象局説,今夏這輪熱浪為過去50年來該國6月遭遇的最強熱浪。在本輪熱浪中,多達14個自治區的最高氣溫超過40攝氏度。安達盧西亞自治區韋爾瓦省埃爾格拉納多6月28日錄得46攝氏度高溫,創下西班牙6月最高氣溫紀錄。

  高溫給西班牙居民生活和公共衞生帶來嚴重影響。為應對此次極端高溫,衞生部門特別提醒老年人、兒童及基礎病患者減少外出,注意補水降溫。西班牙衞生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4年夏季,西班牙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其中絕大多數是65歲以上老人。

  據西班牙國家氣象局預測,受來自大西洋的較冷氣流影響,自7月1日起,西班牙北部地區氣溫將有所下降,但中部和南部地區高溫天氣或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葡萄牙:最高氣溫達46.6攝氏度

  葡萄牙海洋和大氣研究所數據顯示,中南部埃武拉地區小城莫拉6月29日最高氣溫達46.6攝氏度,創下全國6月份高溫紀錄。

  這一氣象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此前葡萄牙全國6月高溫紀錄是2017年6月17日在西南部塞圖巴爾市錄得的44.9攝氏度。據葡萄牙盧薩社報道,中部桑塔倫地區6月28日也出現45.4攝氏度的高溫。

  葡萄牙海洋和大氣研究所專家預計,從6月30日起,全國部分地區將出現氣溫下降,但降幅有限。全國範圍內、尤其是內陸地區,高溫仍將持續。

  據這一機構介紹,葡萄牙歷史最高溫為2003年8月1日南部貝雅地區錄得的47.3攝氏度。

  受此次熱浪影響,海洋和大氣研究所已對包括首都裏斯本在內的7個地區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此外,由於天氣炎熱乾燥,全國80個城市仍然面臨最高級別的火災風險。

  斯洛文尼亞:史上最熱6月 天氣“極為反常”

  斯洛文尼亞環境署6月30日發布報告説,2025年6月成為該國自195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炎熱、最乾旱且日照最充足的夏季月份,創下極端氣候紀錄。

  該機構氣候學家格雷戈爾·韋爾塔奇尼克&&,今年6月平均氣溫較長期基準值高出3.5攝氏度,日照時長增加40%,而降水量僅為常年同期的25%。

  斯洛文尼亞正經歷有記錄以來開始最早且持續時間最長的夏季熱浪天氣。自6月23日開始的熱浪預計將持續12天,其中6月26日東南部城鎮奇爾諾梅利測得38.4攝氏度的高溫,刷新該國6月氣溫紀錄。持續高溫導致湖泊和沿海水域溫度升至26至28攝氏度,遠高於季節性正常值。

  “如此持久的熱浪在6月極為反常,這種天氣通常出現在7月或8月。”韋爾塔奇尼克説。

  6月30日,在英國倫敦,觀眾在烈日下觀看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英國:多地氣溫持續攀升 蘇格蘭野火“極為嚴重”

  高溫天氣6月30日繼續席捲英國,英格蘭多個地區氣溫超過30攝氏度。英國衞生安全局當天向英格蘭大部分地區發布琥珀色高溫健康警報。

  英國氣象局數據顯示,倫敦希思羅機場氣溫攀升至33.1攝氏度。英國氣象局預測,英格蘭多地氣溫將繼續攀升,部分地區氣溫預計本週將達到35攝氏度。

  為此,英國衞生安全局當天將此前發布的琥珀色高溫健康警報擴展到英格蘭多數區域。琥珀色是英格蘭地區高溫健康警報的中間級別,介於黃色和紅色之間。該級別意味着整個醫療衞生服務體系都可能受到天氣影響,65歲以上人群或有基礎疾病人群的健康風險也會增加。

  多名專家&&,雖然“熱穹頂”效應是造成本輪歐洲高溫天氣的罪魁禍首,但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正在加劇熱浪,應立即採取減排與適應措施。英國雷丁大學氣象學系專家阿克沙伊·德奧拉斯説,地球現在比過去明顯變暖,這增加了夏季“熱穹頂”效應形成時出現熱浪的可能性。由於氣候變化,這類極端高溫事件正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嚴重。

  英國蘇格蘭地方政府首席大臣約翰·斯溫尼6月30日在社交&&&&,蘇格蘭多地正在發生的野火形勢“極為嚴重”。

  蘇格蘭消防救援局當天&&,蘇格蘭高地和馬裏地區發生多起大規模野火,消防員正在進行滅火作業。警方&&,出於安全考慮,當地一些道路已經關閉。

  據英國媒體報道,在乾燥天氣和強風影響下,蘇格蘭發生的野火已經持續三天,過火區域長達數公里。

  蘇格蘭綠黨議員德雷克·范德霍恩説,由於氣候變化問題加劇,曾經很少見的蘇格蘭野火現已不再罕見。

  土耳其:多地連日林火 逾5萬居民被疏散

  土耳其內政部長耶爾利卡亞6月30日説,土西部伊茲密爾省、馬尼薩省、比萊吉克省以及東南部哈塔伊省、阿達納省等地連日來遭受森林火災,逾5萬人被迫疏散。

  耶爾利卡亞在社交媒體上説,在伊茲密爾和比萊吉克兩省,大量建築和住宅被大火破壞。

  土耳其災害與應急管理署當天在社交媒體發文説,共有來自41個居民點的5萬多居民被迫暫時疏散到安全地點。伊茲密爾省火情最為嚴重,被疏散的主要為該省居民。

  土耳其農業和林業部長易卜拉欣·尤馬克利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説,過去三天,土耳其全國各地共發生263起森林火災。相關部門調派了大量滅火裝備和專業滅火人員。在伊茲密爾,相關部門還調動了數架消防直升機參與滅火。

  韓國:首爾今年首次發布高溫預警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氣象廳6月30日中午針對首爾全域發布高溫一級預警(注意報)。這是首爾今年第一次發布高溫預警。

  截至當天中午12時,韓國大部分地區發布高溫注意報;京畿道利川、江原道江陵、全羅南道羅州、慶尚北道龜尾、光州、大邱等多地發布高溫二級預警(警報)。

  韓聯社解釋,在韓國,高溫預警大致分為高溫注意報和高溫警報兩級。高溫注意報的發布標準為最高體感溫度在33攝氏度以上的天氣持續兩天以上,或因高溫天氣可能會造成重大損失;高溫警報則為最高體感溫度在35攝氏度以上的天氣持續兩天以上,或因高溫天氣可能會在廣大地區造成重大損失。

  韓國氣象廳6月30日説,首爾前一天晚上的最低氣溫為25.6攝氏度,經歷了今年第一個“熱帶夜”。據韓聯社報道,在韓國,“熱帶夜”指下午6時至次日上午9時之間的氣溫高於25攝氏度。

  韓國氣象廳説,由於濕熱的西南風持續涌入,韓國多地6月29日日落後氣溫並沒有明顯下降,包括東部沿海城市江陵、東南部城市大邱和浦項在內的多個城市當天也迎來了“熱帶夜”。

  古特雷斯:沒有國家可以倖免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6月30日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利亞出席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親身經歷西班牙熱浪的他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感慨:“極端高溫不再是罕見事件,它已成為新常態。”。

  古特雷斯警告説:“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熱,越來越危險——沒有國家可以倖免。”他呼籲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如何應對高溫天氣

  高溫會通過多種途徑影響人體健康。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現熱衰竭,症狀包括頭暈、頭痛、乏力、口渴等,若不及時干預,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中暑,甚至導致器官損傷或死亡。

  因此,專家呼籲各國積極行動,應對越來越頻繁的高溫天氣。德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安德烈亞斯·瓦爾特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隨着熱浪事件不斷增多,脆弱人群將面臨嚴重健康風險。尤其是城市應當採取措施來緩解熱浪帶來的影響,例如通過增加城市綠植、提供遮陰區域等手段來改善局地條件。”

  英國公共衞生專家約翰·阿什頓&&,必須採取措施應對高溫天氣,包括加強水資源管理、大規模植樹造林,為城鎮提供遮陰。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科學家尤利恩·尼古拉斯指出,早期預警系統和公共健康策略對保護弱勢群體至關重要。

  專家提醒,高溫天氣來襲時,個人除使用遮陽傘、帽子等防曬外,還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預防高溫引發的脫水和中暑。戶外工作者、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及孕産婦等群體需格外注意防護。此外,一些高溫地區同時也是旅游勝地,游客應注意採取防暑降溫等措施,並對高溫可能引發的野火等風險保持警惕。(記者:馮玉婧、羅毓、謝宇智、荀偉、周玥、郭爽、熊思浩)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