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4/ 13 22:00:20
來源:新華網

非洲是我的創作寶庫——記旅居喀麥隆的中國畫家黃建兵

字體:

  不是阿兵把畫筆帶到非洲,是非洲讓阿兵重新拾起畫筆。

  黃建兵,今年47歲,來自著名僑鄉福建福清,在中部非洲國家喀麥隆旅居已經18年。“阿兵”是他的筆名。

  17歲那年,黃建兵半工半讀開始學習油畫。18歲離開工廠,來到廈門大學附近租住,旁聽藝術學院課程,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靠臨摹印象派的作品,賣給在廈門收畫的歐美畫商,黃建兵當時已經可以養活自己。

  3月5日,黃建兵正在創作係列油畫《日出》中的一幅,描繪非洲叢林日出時的景象。喬本孝 攝

  “當時一個月能賺上千元,每天和廈大的朋友們聊以後成了畫家如何如何,”黃建兵説。

  後來,黃建兵又去了杭州,在中國美術學院租住下來,照舊旁聽、交友、畫畫。再後來,他回老家結婚,生活越填越滿。“慢慢就不想成為畫家的事了。”

  2003年,經親戚介紹,黃建兵來到喀麥隆經濟中心杜阿拉,做鞋服貿易,自此心思都放在往返中非的貨櫃上。幾年後,生意逐漸走上正軌,可以按部就班進行。

  “我當時問自己,是不是做了生意就不能搞藝術了?”黃建兵説,“後來我想通了,其實完全不矛盾。”

  2015年,黃建兵報名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為期一年的進修班。班上老師看重他在非洲的獨特經歷,特許可以半年不來上課,條件是在非洲創作一批作品。

  那年,黃建兵重新拾起畫筆,創作了200多幅畫,把喀麥隆的風景、人物、民俗都收在畫布上。

  “非洲是一個創作的寶庫,這裏是我的主場。”黃建兵説。

  旅非生活幫助黃建兵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完成了個人的“色彩解放”。“非洲的色彩熱烈而純真,這種特性深深植根于非洲的人文地理,非實地生活不能體悟。”他説,手上還粘著前一晚作畫留下的顏料。

  黃建兵説,時隔多年能重新開始創作,並不全因為“情結未了”。

  “當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久,我作為僑鄉子弟就想出來闖一闖。”他説,“國家越來越強盛,中非關係越來越密切,我才能有基本的物質基礎,支援藝術創作。”  

  3月5日,黃建兵利用廢棄的礦山鑽頭創作裝置藝術,作品名為《花與石頭》。喬本孝 攝

  2017年5月,喀麥隆駐華使館舉行喀麥隆國慶節招待會,展出了黃建兵的作品。喀麥隆駐華大使稱讚黃建兵是兩國文化交流使者。未來,黃建兵還打算在喀麥隆成立木雕工作室,邀請國內藝術家前來,和喀麥隆同行一起交流創作。

  “中非文化藝術合作潛力巨大,相信這樣的機遇無論對中國還是非洲藝術家都會是非常有益的。”黃建兵説。(喬本孝)

【糾錯】 【責任編輯:何媛 劉鐘靈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0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