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通訊:中國農業技術點亮肯尼亞青年未來
2018-03-29 19:29:3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內羅畢3月29日電  通訊:中國農業技術點亮肯尼亞青年未來

  新華社記者王小鵬

  肯尼亞小夥艾倫·瓊巴今年27歲,已是西部維希加郡知名的農業能人和溫室技術專家。他不僅可以幫助附近的農民防治常見農作物病蟲害,還經常指導他們搭建綠色大棚。

  3年前,一直習慣“靠天吃飯”的瓊巴,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潛葉蟲、什麼是枯萎病。碰上病蟲害肆虐,他和家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莊稼苗枯萎死去。

  2014年10月的一次農業技術培訓改變了瓊巴的“命運”。按他的話説:“我看到了農業種植的未來。”

  培訓班由南京農業大學農業專家在埃格頓大學組織舉辦,授課內容包括溫室原理、溫室安裝與維護、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等。瓊巴是這期培訓班的學員。

  南京農業大學與埃格頓大學1995年建立合作關係。2012年,作為雙方密切合作的見證,由兩校共建的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成立。作為全球第一所農業特色孔子學院,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在傳播漢語語言與中華文化的同時,注重傳授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致力于培養現代農業科技人才,助推肯尼亞農業經濟發展。

  在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的協助下,南京農業大學和埃格頓大學共舉辦了24期農業技術培訓班,培養學員近1000名。同時,在中國政府的援助下,埃格頓大學越來越多的師生赴華參加農業知識培訓或攻讀學位。截至目前,南京農業大學已為肯尼亞培養了70余名留學生。

  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農業專家劉高瓊是最早參與中肯農業技術合作的教師之一。1997年,在南京農業大學工作的劉高瓊前往肯尼亞進行農業技術援助。這一待便是20多年。

  在這20多年裏,劉高瓊扎根平均海拔約2500米的納庫魯地區,將先進實用的農業知識與技術傳授給當地人民。他還為肯尼亞引進綠色大棚的概念,用于種植果蔬花卉,大大提高了肯尼亞農作物産量。

  劉高瓊還在學校附近置下兩塊地,專門教授有志發展農業的肯尼亞青年育苗育種等關鍵技術。30歲出頭的吉爾貝特·馬布卡在上高中時學過農業種植,2015年經人介紹找到劉高瓊專門學習溫室和農作物培育等技術。目前,馬布卡一個人管理著綠色大棚內外的23種蔬菜。“我現在一周就可以搭建一個綠色大棚。”他驕傲地告訴記者。

  在劉高瓊的綠色大棚裏,25歲的埃格頓大學學生埃文斯·科斯蓋每天上午都要檢查苗圃的西紅柿苗和馬鈴薯苗的長勢。他告訴記者,在綠色大棚裏培育出新的農作物品種,“這是一項富有挑戰的工作,中國專家教會我許多”。

  近年來,中國政府對肯尼亞的技術援助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在埃格頓大學的校園裏,不僅有中國政府援建、南京農業大學和埃格頓大學承建的東非領先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還有一座中肯農業技術示范園,園內有甜葉菊引種試驗示范田,以及標準養魚池、魚苗孵化室及作物種子培育中心等。除此之外,兩校還于去年12月簽署了“埃格頓大學可持續農業與農業商務管理卓越中心”項目合作夥伴協議。

  中肯農業合作正讓更多的肯尼亞青年獲益。在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裏,埃格頓大學園藝學研究生薩拉·尼亞莫伊塔不時打開智能人工氣候箱,查看植物容器。她告訴記者,她在當地發現一種野生藍莓,希望通過實驗將其推廣種植。“來自中國的先進設備對我的實驗幫助很大,為我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農業是肯尼亞的支柱産業之一。目前,農業是肯重要創匯行業,其中,花卉、蔬菜、水果、茶葉和咖啡為主要出口産品。肯尼亞近幾屆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發展。為在2030年前將肯建設成新興工業化和中等發達國家,2008年肯政府正式啟動經濟發展《2030年遠景規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等重點産業。

+1
【糾錯】 責任編輯: 卓越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哈爾濱現“半江流水半江冰”
哈爾濱現“半江流水半江冰”
中國“最北”濕地迎來今年首批候鳥
中國“最北”濕地迎來今年首批候鳥
踏春賞景正當時
踏春賞景正當時
春暖花開好蕩舟
春暖花開好蕩舟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1067112261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