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聞分析:美國在中東三大目標能否實現
2017-12-20 20:45:4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新聞分析:美國在中東三大目標能否實現

  新華社記者邵傑

  美國總統特朗普18日公布任職以來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其中在中東問題上明確定義了美國的三大目標。報告還具體列出了美國為實現這些目標在政治、經濟和軍事安全方面將會採取的15條措施。然而,美國能否實現這些目標令人懷疑。

  三大目標、兩大威脅

  這是特朗普上臺近一年以來,首次清晰定義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即防止中東成為恐怖分子避難天堂和滋生地、防止中東被任何敵視美國的力量控制、讓中東為穩定全球能源市場發揮作用。

  報告同時將恐怖主義和伊朗列為中東當前面臨的“兩大威脅”,並説美國為了保護自身及盟友,“將在這個地區保持必要的軍事存在”。

  中東廣受關注的沙特阿拉比亞網站指出,美國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有關中東的設想和目標,既不同于特朗普之前的最後一位共和黨總統小布希,也不同于特朗普前任奧巴馬。小布希尋求以武力改變中東,而奧巴馬則呼吁中東進行“民主化改革”。

  報告強調美國必須對其在中東所要達成的目標採取“現實主義”態度,不認同巴以衝突是中東諸多問題重要根源的觀點,宣稱“來自恐怖主義聖戰組織和伊朗的威脅已經讓人們意識到,以色列不是中東眾多問題的原因”。

  阿拉比亞網站還指出,“穩定”是美國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有關中東部分的關鍵詞。

  分析人士認為,報告顯示,美國現政府對中東局勢的認識存在偏差,而且美國打算採取的措施體現出對中東各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指導思想,美國維護其在中東霸權地位的真實意圖昭然若揭。而“穩定”不過是這份報告的華麗包裝而已。

  動作頻頻

  這份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出爐前,美國在中東採取了一係列外交行動。本月6日,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啟動美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的進程,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引起軒然大波。

  中東地區很多媒體都警告,如果美國在耶路撒冷問題上一意孤行,不僅無助于緩解中東緊張局勢,甚至可能對極端主義思想在中東進一步擴散推波助瀾,讓恐怖分子坐收漁利。

  美國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用濃墨重彩談及伊朗問題,刻意體現“伊朗威脅”的嚴重性和美國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還指責伊朗利用中東不穩定局勢來擴大影響。

  近來,美國多次公開指責伊朗。特朗普政府一再對此前各方就伊朗核問題達成的協議嗤之以鼻,威脅撕毀該協議。

  本月14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利向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代表和媒體記者展示了據稱是葉門胡塞武裝向沙特發射彈道導彈的殘骸,並説這些導彈是由伊朗提供給胡塞武裝的。

  英國媒體17日報道,美國高級將領詹姆斯·康韋將軍宣稱,最近曝光的文件顯示了伊朗與極端分子的同盟關係,而這些文件是2011年在“基地”組織創始人本·拉丹在巴基斯坦的藏身之地發現的。

  “伊朗威脅論”藏玄機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宣揚的所謂“伊朗威脅論”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判斷,讓美國“包賺不賠”的同時卻令中東局勢陷入惡性迴圈。

  事實上,伊朗與美國相隔千山萬水,其制造出的最新型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2000公里,勉強覆蓋中東地區,很難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

  但美國不斷叫囂“伊朗威脅論”,迫使伊朗對美國加強防范和提升自衛能力,卻因此讓中東地區與伊朗存在矛盾的國家感受到軍事威脅,不得不在安全方面進一步靠攏美國,大量購買美國武器。也就是説,美國對伊朗施壓力道越大,伊朗反彈力度也就越大,也越有可能讓周邊一些國家感到害怕。美國鼓吹“伊朗威脅論”不僅不會消除“伊朗威脅”,反而讓所謂“威脅”被進一步放大。

  特朗普很重視中東地區,他上臺之後首次出訪就把中東作為目的地。很顯然,美國會設法在中東鞏固其實際利益。然而,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在中東的三大目標不僅在理論上難以實現,很多做法也與這些目標背道而馳,因此實現幾無可能。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214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