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手記:跟“網紅”講解員朋朋走進埃及博物館
2017-01-19 10:57:1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開羅1月18日電 記者手記:跟“網紅”講解員朋朋走進埃及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鄭凱倫

  位于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18日迎來一批中國小學生。他們的帶隊老師是孩子們口中的“朋朋哥哥”——中國國家博物館義務講解員張鵬。

  自2003年起,張鵬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博物館為青少年做講解。這一講就是十余年、數百個周末,並在現實中和網絡上擁有一批忠實粉絲。

  為體驗這名“網紅”講解員有何過人之處,記者跟隨張鵬和小朋友們走進埃及博物館參觀。

  張鵬認為,成功的講解來自事先充分的準備。“我們會在出發前舉辦前期課程,一起讀關于埃及歷史的書,並提前預習將要看到的珍貴文物。這樣才不會産生‘走馬觀花’的遺憾。”

  行前,他布置了一項動手作業:讓小朋友根據描述制作法老船。“有的小朋友可能想到法老船是從金字塔附近的沙漠裏發掘的,顏色肯定是黃色,就拿橘子皮做了一艘,然後迫切想看到真的法老船長什麼樣子,他的旅行就有了一個目的。”

  文明旅遊的啟蒙也是參觀前的重要一課。

  “大家進館後要輕聲慢步,與陳列櫃保持一米的距離,不要亂碰亂摸……”進館前,張鵬將此行約20名小朋友及其家長聚在一起“約法三章”。此時,平日隨和的他表情也嚴肅起來。

  “每個國家的博物館都陳列著這個民族最珍貴的遺産,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這個意識應該從兒童時開始培養,”張鵬對記者説。

  今天講解的重點是古埃及木乃伊。他從木乃伊的制作工序講起,一直講到古埃及人的生死觀。講到精彩處,張鵬模倣古埃及祭司的樣子,在一名小朋友的額頭上敲了一下:“古埃及人認為,祭司像這樣用石子碰過法老的身體後,這部分的功能就能在他復活後復蘇。”

  對于8歲至12歲的少兒來説,文物知識是否令他們感到枯燥?生死的概念又是否過于晦澀?張鵬説:“我們為每個小朋友分配了一個角色,比如法老的船工或者法老的衛士。這樣孩子們自己就會有一個動力去了解他的角色,聽講解時就會格外專注。”

  不只小朋友聚精會神地聽講解,隨行的家長同樣饒有興致。劉女士此行帶著一對雙胞胎。他們作為“朋朋”的“鐵粉”,已在去年跟隨張鵬的團隊去陜西遊學,春節過後還要去趟以色列。

  “我們過去帶孩子出去基本是度假或觀光,有時玩過也就玩過了;這種深度的博物館遊學寓教于樂,大人和孩子都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張鵬認為,青少年遊學具有兩層意義:一是開闊視野,教育孩子“容下和自己不一樣的東西”;二是有助于他們在一個參照係中定位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國。

  “現在大城市的孩子普遍覺得什麼都是自己或身邊的最好,往往失去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帶他們了解其他文明的輝煌歷史和成就,可以讓他們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明宇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老照片尋主人
    老照片尋主人
    少林功夫亮相特拉維夫
    少林功夫亮相特拉維夫
    奧巴馬舉行任期內最後一場記者會
    奧巴馬舉行任期內最後一場記者會
    北京降雪
    北京降雪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34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