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康加冕:醫學之光點亮生命 37 歲結腸癌患者的免疫聯合治療“破局”之路 重燃人生希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2 01:07:05
來源:新華網

為健康加冕:醫學之光點亮生命 37 歲結腸癌患者的免疫聯合治療“破局”之路 重燃人生希望

字體:

  “從確診時的生不如死,到如今重獲新生,我想把我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大家不要放棄希望。”37 歲的劉明坐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隨訪診室裏,臉上帶着釋然的笑容。2023年11月,他被確診為乙狀結腸腺癌並伴隨轉移,一度瀕臨絕望,而如今,在免疫治療與化療、放療的聯合治療下,他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重新擁抱正常生活。

  這不僅是一個患者的抗癌奇蹟,更折射出近年來結直腸癌治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免疫治療正與傳統治療手段深度融合,為越來越多患者打開 “生命之窗”。

  

  綜合治療破局:免疫 + 放化療帶來生存轉機,在劉明陷入絕境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李心翔教授給出專業解答與鼓勵:“基因檢測顯示你屬於 pMMR(腫瘤突變負荷)較低類型,對免疫治療不是特別敏感,但我們有國際領先的新研究方案,通過放療聯合免疫治療、化療,很多患者腫瘤退縮效果很好,50% 以上患者病灶甚至能完全消退。”

  

  “免疫治療、手術治療都只是開始,腫瘤治療是全程化管理。”李心翔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強調,對於結直腸癌患者而言,治療後的護理與隨訪同樣關鍵。

  如今的劉明嚴格遵循醫囑,堅持用藥、定期隨訪,生活作息規律,還主動通過運動提升免疫力。“現在身體恢復得不錯,但願永遠不要復發。”他感慨道,“剛確診時覺得天塌了,現在熬過來了,特別感謝李教授和醫護團隊,讓我重獲新生。”

  採訪中,李心翔教授還提及目前的一個嚴峻現狀: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患者年齡不斷年輕化。“以前結直腸癌多集中在50歲以上人群,現在30-40歲的患者也不少見。”李教授建議:45歲以上人群應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篩查;若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屬於高危人群(如長期便秘、腸道息肉患者),篩查年齡需提前至40歲。

  劉明的重生,是醫學進步的見證,更是“不放棄”信念的勝利。未來,#為健康加冕#特別節目還將持續關注,記錄更多癌症患者在醫學助力下重獲健康的故事。

 

 

【糾錯】 【責任編輯:高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