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playType=2&src=//vodpub2.v.news.cn/publish/yhaudio/20211111/8f704f4b-7565-4e91-a3c8-3fbca5d25168.mp3
和我一起讀課文裏的新華社名篇:黃繼光
2021-11-11 10:03:13

合肥市南門小學學生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打響了。這是朝鮮戰場上最激烈的一次陣地戰。 黃繼光所在的營已經持續戰鬥了四天四夜。
東方升起了啟明星,營參謀長看看表,已經四點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毀這個火力點,已經奪得的那些山頭就會全部丟失。
黃繼光憤怒地注視着敵人的火力點,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營參謀長説:“參謀長,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黃繼光帶上兩個戰士,拿了手雷,喊了一聲“讓祖國人民聽我們勝利的消息吧”,便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
這篇入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課文《黃繼光》改選自通訊《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黃繼光》,由新華社記者石峰、王玉章1952年從抗美援朝戰場發回。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
黃繼光紀念館講解員 樊星 臨走時,黃媽媽拉着兒子的手對他叮囑道,繼光,到了部隊要聽黨的話,聽毛主席的話,為祖國人民殺敵立功。臨行時繼光把鄉親們贈送給他繡有“可愛祖國”的手帕留給了母親,作為紀念。
《上甘嶺》
在承擔通信員的工作之餘,黃繼光還經常主動去陣地上分發彈藥、往前線運送木料。他在給母親的家書中傾訴了鐵血壯志:“不立功不下戰場”。 信寄出的5個月後,上甘嶺戰役打響。上甘嶺位於朝鮮中部五聖山上,是志願軍中線的大門,也是扎進敵人心窩的一把鋼刀。
《跨過鴨綠江》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營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為了戰鬥的勝利,關鍵時刻,黃繼光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炮火硝煙,用年輕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但他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21歲。
黃繼光用生命為戰友開闢了前進的道路,戰友們喊着“為黃繼光報仇”,衝了上去,一舉奪取了高地。凌晨打掃戰場時,戰友們才發現,黃繼光的手還牢牢抓着周圍的麻袋,胸膛緊緊堵着敵人的槍口。他的後背被打出個碗口大小的洞,可地堡上卻沒有血跡,他的血或許都在爬行的路上流幹了。
上甘嶺戰役一等功臣 賈汝功 黃繼光胸前打成蜂窩眼,後面的肉基本上打空了,但是一看地下,地下沒有什麼血,説明黃繼光七次躍進七次負傷,流血已經很多了。他最後一點血、最後一口氣的情況下,完成了任務。
戰後,志願軍總部給黃繼光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英雄”榮譽稱號。 遠在家鄉的黃媽媽得知了兒子的犧牲,悲痛萬分,卻連一張憑吊的照片都沒有,陪伴在旁的只有兒子臨行前留下的那條繡有“可愛祖國”的手帕。
黃繼光母親 鄧芳芝
我的兒子黃繼光,把他送到遠方,全國人民紀念他,我也感到很光榮。
隨後,黃媽媽又把黃繼光的弟弟黃繼恕送上了戰場。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19.7萬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
上甘嶺戰役一等功臣 賈汝功
當時看到每個掩體裏面,都是我們犧牲戰友的屍體。
志願軍老戰士 黃玉君
當時我參軍的時候才16歲半。飛機來了轟炸我們陣地,(指導員)喊大家快點隱蔽、快點隱蔽,結果炸彈下來,指導員當場就犧牲了,戰爭確實殘酷得很。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還有這樣一群特殊的戰士,筆和相機是他們的“武器”。1951年,新華社志願軍總分社在朝鮮檜倉一座廢棄的金礦坑道裏成立。志願軍戰歌歌詞是他們“發現”的;羅盛教、邱少雲、黃繼光等“英雄兒女”是他們“發掘”的;有記者還臨危指揮殲敵……
時任新華社志願軍總分社記者 李耐因
(2011年採訪錄音) 子彈順着房子下來了,從我們頭頂上就過去了,飛機打那個子彈是很粗的,這麼粗的子彈,就打了一溜火星從我們的眼前就過去了。那個從這邊打,我們躲在這裡,要是晚上那麼兩分鐘,我們兩個就完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在100多位奔赴朝鮮戰場的新華社記者、編輯及工作人員中,有7位以身殉職。
時任新華社第九兵團分社攝影記者 張崇岫
正因為我拿着照相機,那我不得不去(前線),而且非要到最前面去。
今天的課堂上依舊迴響着英雄的故事,仿佛在告訴我們,“最可愛的人”從未遠去。
合肥市南門小學學生 天快亮了,規定的時間馬上到了。指導員正在着急,只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他張開雙臂,向噴射着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合肥市南門小學四(9)班學生 周羽煊
通過今天誦讀《黃繼光》這篇課文,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不畏犧牲、頑強戰鬥的中國精神,也明白了我們今天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而我們作為共産主義事業接班人,應該銘記歷史、緬懷英烈,以英雄為榜樣,立愛國之志,做強國少年。
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黃繼光班第38任班長 余海龍
我們鋼多了,氣更多,骨頭更硬,敢打必勝的戰鬥精神更強,信心底氣更足。
黃繼光。 到!到!到! 忠誠、勇敢、向上、奉獻、擔當……